“大營汽車集團,亞真汽車集團,東亞汽車集團,雷亞汽車公司,細亞汽車公司,順洋汽車公司。。。”
曹陽看著占據了H國百分之九十市場的國產汽車公司的資料,不由感嘆道:
“朱榮逸有點牛啊,這大營集團一家就占了大半,其他的加起來都打不過。難怪能成為陳秉喆的死對頭。”
“琳達,我要朱榮逸的資料。”
“是,會長。”
“朱榮逸,1915年出身。。。開米店。。。建筑起家。。。汽車之夢。。。大營精神。。。
他只是一個富有的勞動者,是用勞動生產財富的人。。。
提倡“現場第一主義”:他認為商場如戰場,一個指揮員如果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是不可能打勝仗的。。。
什么東西都認為是外國的好,連香煙這種東西也是外煙為上,這是一種十足的奴才心理。
這種心理是病態的,主要存在于富有階層和權勢階層中。。。
如果他們將這種心態傳播到社會上,形成某種社會潮流,毀掉的不僅是本國的產業,而是整個國家。。。
如果一個民族被這種心態所籠罩,這個民族的前途就該憂慮了。。。”
曹陽有些欣賞地合上文件,他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個真男人。
在H國真男人可不多。
“可惜了,H國終歸是阿美的殖民地。”
。。。。。。
回到別墅。
客廳。
“海仁,導俊呢?”曹陽。
“去公公那里了!”李海仁。
“你兒子有點不聽話啊!”
“什么我兒子,難道不是你的嘛?”
還真不是。
曹陽心里吐槽。
“算了,既然導俊不聽話,我們再生個聽話的小兒子吧!”
“不要。”
“癢~”
咔嚓。
大門打開,陳導俊:“我回來啦。”
“。。。”
你還不如別回來。
李海仁一把推開曹陽,拉上衣領子。
“啊!導俊吶,你回來啦!餓不餓,餓的話,媽媽給你燒點吃的!”
陳導俊狡黠一笑:“不用啦,爸爸媽媽,我回房間休息啦!你們繼續。”
說著,穿過客廳上了旋轉樓梯。
“都是你啦。”
“這有什么?兒子都叫我們繼續了。”
“不,回房間。”
“不回房間?
喜歡客廳是吧。我懂。”
“。。。”
。。。。。。。
這夜,
正心齋。
陳家老少齊聚。
曹陽:“確認過乘客名單了嘛?”
“大哥在問。”陳華英。
“請問是從巴格達機場搭機的最終乘客名單嗎?”陳永基。
“不是吧?”李必玉:“你爸不會如此虛無的死去。”
“母親,很抱歉。”陳永基勉強擠出一個哭臉。
“母親。”
“母親。”
李必玉站立不住,登時倒在了沙發上。
“哦媽。”
“爸爸,不會的。”
眾人哭作一團。
二哥陳東基、二嫂柳智娜,三姐陳華英、三姐夫崔昌濟哭的可傷心了。
曹陽相信他們是真心的,畢竟,陳秉喆要真空難死了,沒有遺囑的話,大頭大概率被陳永基以長子身份繼承。
陳導俊:不可能,怎么會?陳會長的自傳里明明沒有空難的記錄,難道是我改變歷史產生的蝴蝶效應?怎么會?
。。。。。。
正心齋。
“那就開始了。”
秘書室吳副室長,對著李必玉躬身說道。
李室長跟陳秉喆一塊遭遇了空難。
李必玉依舊是那副表情,她輕輕地點了點頭。
吳副室長:“今天,要向各位家屬公開的遺囑。。。”
“樸律師,開始吧。”
“好的。”順洋集團律師。
樸律師將一本本遺囑分發到每個人手中。
“本遺囑的內容,將會在會長死亡的同時,產生法律效力。“”
曹陽沒想到發生意外的陳秉喆竟然已經立了遺囑,遺囑上給自己留的順洋醫院、順洋人才中心、京畿道土地等等,雖然都是邊邊角角,也沒有控股公司順洋人壽的股份,但已經足夠他衣食無憂地過完一生了。
可惜,系統粑粑不允許啊。
遺囑結果:
“李必玉:順洋人壽19%
陳永基:順陽人壽16%
陳星俊:順洋人壽3%
陳東基:順陽人壽15%
陳藝俊:順洋人壽2%
陳華英:順洋人壽5%”
合上遺囑,大哥陳永基雖然面無表情,但眼眸深處的喜色,依稀可見,語氣詞很豐富的大嫂孫貞來幾乎要把持不住笑容,到底是高利貸家族出來的,眼睛都鉆錢眼里了;
二哥眼中滿是斗志,15%和16%的差距微乎其微,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二嫂柳智娜握了握老公的手,給他打氣;
三姐陳華英只拿到5%,略顯沮喪,三姐夫崔昌濟小心翼翼地安慰著。
為什么是順洋人壽?
很顯然,順洋人壽擔當著順洋集團控股公司的角色。
順洋集團是極其復雜的,順洋人壽、順洋物產、順洋電子、順洋火災保險、順洋百貨、順洋半導體、順洋化學、順洋建設、順洋汽車、順洋重工、順洋文化等等,數十家子公司進行瘋狂的交叉持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為股東。
在這種錯綜復雜股份下,陳秉喆如何控制整個集團。
很簡單,通過控股順洋人壽。
順洋人壽擁有5%的順洋物產,而順洋物產作為市值龐大的上市母公司,通過交叉控股、引進外國資本、上市等手段,將股份拆的稀碎,大股東就是順洋人壽,而其他公司股東,都是順洋人壽交叉過的。
統合起來,順洋人壽手上就擁有順洋物產接近50%的股權。
邏輯鏈條就是:控股順洋人壽→控股順洋物產→控制董事會→控制順洋集團。
對比天啟星上的三星,順洋物產就是三星電子,順洋人壽就是三星愛寶樂園。前者是市值高達470兆韓元的巨無霸,后者是不上市的私人公司。
當然,現在的順洋集團肯定不可能跟天啟星上的三星媲美。
三星真正膨脹到后世規模,還是吃到了半導體紅利的原因。
當前,美日半導體大戰打的如火如荼。一個要價3美元的DRAM(動態存儲器、內存條),阿美賣180美分,日本賣30美分。
被殃及池魚的順洋半導體一年起碼要虧損1500億韓元。
之前,一直是陳秉喆靠著權威強行推行。
大哥陳永基和二哥陳東基,還有死了的李室長都多次反對。
現在,陳秉喆死了。
誰還會堅持做一直虧錢,
似乎無底洞的半導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