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明康熙年制
- 鑒御至尊
- 柳青候
- 2213字
- 2023-02-21 11:42:20
“老板,這個盒子怎么賣?”楊林直接開口詢問道。
他之所以直接開口問價,不拐彎抹角,是因為他看得出來,這個攤主無論是神情還是面相,都是那種老實人。
這種人,一般來說是不會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的。
更何況,這個攤主大概率不知道這個木盒子的價值。
否則也不會將這個寶物拿到這種地方來賣了。
“這個呀,清代的老木盒子,一口價,五十塊錢,喜歡就拿走。”果然,這個攤主開出的價格不算黑。
楊林彎下腰,輕輕地撿起這個木盒子,仔細地審視著。
見楊林對這個普通的木盒子產生興趣,圍觀的群眾卻紛紛搖頭。
現在古玩熱愈來愈盛行,清初期的木盒,已經不是十年前白送的價格了。品相和材質好一點的,賣個大幾千甚至上萬都不是不可能。
但這個木盒子,無論從品相還是造型上講,都再普通不過了。
扁扁的圓柱形造型,黑乎乎的表面,毫無美感可言。
五十塊錢,對于喜歡收藏此類物件的人來說,倒是不算黑,但也絕對不存在任何撿漏的可能。
想以此獲勝,簡直是天方夜譚。
五十塊錢的木盒子,價值甚至不如沿途的一些高仿品或者中低端到代真品。
一時間,議論聲四起。都是在質疑、嘲笑、惋惜楊林的年輕和無知。
此刻,原本落后于楊林的葉雪,也走到了這個攤位。
她正好看見楊林打開木盒的一系列動作。
當楊林還未將那個木盒打開之際,她的想法也和圍觀群眾大同小異。
但看著這個木盒子的外部造型,忽然間,她似乎想起了什么。
而就在此刻,楊林也終于打開了這個木盒。
木盒內部,鑲嵌有幾個大小形狀不一的坑洞,坑洞中空無一物。顯然,這是一個空盒子。
這個木盒的內部構造,在圍觀群眾的眼中,仍舊平平無奇。
但葉雪的身上,卻不禁冒出冷汗!
她已然認出了這個木盒子的來歷!
此刻,她的心情復雜無比。
為什么這個小子,竟然會對這個木盒有興趣?
難道他能認出這個盒子的來歷?
這不可能啊!?
連她都要躊躇片刻才能想起的東西,他怎么會一眼認出來?
但就在楊林瀏覽完畢,確認這個盒子是真品無疑的那一刻,他不經意的一瞥,忽然發現斜前方的另一個攤位上,擺著一個看似不起眼的青花酒杯。
楊林的目光瞬間一凝。
他直接就放下那個木盒。
老板一看楊林忽然放下木盒,瞬間就有點急了。
“小伙子,別走啊,你要買的話,我再給你便宜五塊錢……不,十塊錢!”
他本就是從大老遠的郊區來的農村人,正逢家中老人生病,極度缺錢,不得已才將家里的老物件拿過來賣。
但他已經在這里賣了兩天,除了一個古董茶杯以外,再也沒賣出過其他東西。
急需的醫藥費,遙遙無期。
“實在不好意思,這個木盒子我就是看看,沒想著買。”楊林察覺出這個攤主背后的辛酸,帶著歉意的語氣道。
而圍觀的群眾也紛紛有說有笑起來。
這個小伙子,看起來雖然有些過于青澀,但還不至于傻。
要是真買了這個木盒子,那他就輸定了。
楊林很快就走到了斜前方的那個攤位上,拿起那個青花酒杯,仔細地審查。
酒杯的胎質堅固,輕薄透亮,在清晨的日光下,可以看到酒杯的紋理如絲如絮。
杯子外部,靠近底部的一圈,繪有深藍色的貫套紋,因為年代久遠,已經微微發黃,但紋路繪圖的精細,卻令人忍不住拍手稱快。
顯然,這是清代官窯的制作工藝,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代,都是世界一流。即使憑借現代先進的科技,只怕也不能仿造出一模一樣的至尊精品。
但最令人稱奇的,是這個酒杯底部的落款。
正是這個落款,楊林才最終確認了這個酒杯的價值和來歷。
但也正是由于這個落款,讓絕大多數不知情的人遠遠低估了這個酒杯的價值!
他按捺住內心的激動,問攤主道:“這個酒杯怎么賣?”
這個攤位的攤主,是在這一帶做了多年生意的本地人。
他見楊林竟然對這個酒杯產生興趣,內心既激動,又惋惜。
激動的是自己這件東西總算有人問津了。
惋惜的是眾目睽睽之下,他不好坐地起價,獅子大開口。
畢竟對在某個地方長久做生意的人,信譽和口碑才是重中之重。
眾目睽睽之下,他不能因小失大,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使得自己貼上了“不厚道”“坑人黑商”的標簽。
于是,他直接報出了一個心目中合理的價格:“一口價,一百塊錢。”
話音剛落,人群中就傳來了議論聲。
“那個青花酒杯,看起來做工精良,火候十足,像是清代早期的官窯品。他怎么會只開價一百塊錢呢?”
“就是啊。老板,允許截胡嗎?我出一千!”
“我出一千五!”
一些不知情,但尚有幾分眼力的圍觀群眾紛紛道。
但一些看過那個酒杯的人,見狀直搖頭,勸道:“你們先別急著出價,這個酒杯,呵呵……”
但就在與此同時,楊林已經完成了與攤主的交易。
他以一百塊錢,拿下來那個酒杯。
郭宏鳴見楊林已經率先買下了一件物品,問道:“小楊兄弟,你已經選好無誤了?”
楊林點頭道:“是的。”
郭宏鳴點了點頭,微微道:“好。”
但他的目光中,似乎有一種對楊林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惋惜。
顯然,他也認出了剛才那件木盒的來歷和價值。
雖然他還沒看到楊林手中酒杯的落款,但郭宏鳴已經可以判斷,這個酒杯就是一件清早期的普通官窯款,價值雖然不低,但也不會太高,撐死十萬塊錢。
只要葉雪買到那個木盒,楊林必輸無疑。
而葉雪也是美眸中閃過幾分不屑與輕蔑。
此刻,她已經確信,楊林剛才查看古董木盒的舉動,純粹是偶然為之。
實際上,那家伙根本就沒有充足的知識底蘊和精湛的眼力。
這不,現在直接撿芝麻丟西瓜了。
但就在這時,張國文忽然想起了什么
他上前對楊林悄聲道:“小楊,你要不在考慮一下吧,這個杯子……”
楊林知道他此前應該見過這個杯子,知道他想要說什么。
但還沒等他說完,人群中一個人忽然道:“小伙子,敢不敢翻開杯子底,讓大伙瞧瞧落款!”
楊林聞聲,笑著將杯子底翻了過了。
一個六字落款顯現在大庭廣眾之下。
大明康熙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