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王,外儒內法,王霸雜之
- 遮天:生孩子就變強,擺爛成大帝
- 我老婆天下第一
- 2341字
- 2023-03-07 21:38:39
朝堂之上,因為武安君一直沉默寡言,其他將領也不敢多言。
雖說武將以死戰為榮。
他們在戰場上英勇無比,殺敵一往無前。
可是在那些舞文弄墨的文官面前談論政治,可就稚嫩了。
連武將之首都武安君平日里都需謹慎言行,不然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被言官參上一本,雖然沒什么大事,但架不住奏折如雪花般到秦王女手里,處理起來卻也頭疼。
故此,他們只能義憤填膺的看著這些文官你一言我一語的反駁秦王女,卻無法站明立場,不然被抓住言語上的錯失,連仗都沒得打,還要被白白貶官。
秦王女雖然對著文官的諫言進行了一一反駁,可這根本就叫不醒這些裝睡的文人。
他們本就不是希望開戰的人,雖然還沒有明言說想割地賠款,卻明里暗里都是“投降”二字,好像唯有這樣才能給秦國帶來喘息與和平。
“王上,你難道真想把國家命運交給這些個人?且不說他們是否忠心為秦國賣命,他們的能力在哪里,幾個人就試圖扭轉幾百萬人的逆勢嗎,萬一戰敗,即便是王上也擔當不起國破家亡的錯失??!”
“混賬,還沒開戰就已言敗,戶部尚書你到底是何居心,說到底你們便是覺得秦國必敗,早點投降是不是更合你們心意?”
“臣等不敢,臣等只是不相信這些山野術士~”一眾文臣齊聲喝唱,但心中意思已然明了。
沈老眼神更是充滿了殺氣,對這些迂腐只想求全的老儒十分的痛恨,這些過慣了安全舒適日子的蛀蟲根本就沒有替秦國考慮過,只是擔心自己是否能繼續錦衣玉食,榮華富貴罷了。
“既然秦王的話你們都不愿意相信,那老身作為擔??煞??”
一直寡言的沈老終于忍不住開口了,她同樣身為女人,十分能體會秦王女現在的無奈,語氣憤然道,
“你們覺得老身是否有資格說這話呢?
這幾位仙人是老身奉秦王之命,特地從萬里之外的圣靈城請來的,個個實力通天,就連古史中也有記載他們這種境界的仙人,對戰局的幫助是多大,這樣你們可信嗎?”
她這一開口,文官集團沉默良久。
他們雖然不清楚道宮境修士的實力如何,但卻了解這個深居內宮的老婦人有多強大,連先王都對其禮敬有加。
“不知道老朽是否能有資格擔保,沈老的話并無作假,這些仙人的實力強大到連我們二人都不是對手,要尊稱他們為前輩也不為過,我相信這四位仙人能給秦國帶來勝利,甚至是我秦國高攀了他們才是。”
楚老也開口了,他雖是太監,但身份高的嚇人,比沈老還要過之。
因為他乃的四朝老臣,百年前就已經是執法提督太監,毫不夸張的說,他的威望不弱于王。
如今站著的這些文武百官,在還是五六品小官時就見識過他的厲害,那時犯了錯死在他手里的一品,二品大臣不在少數,三品更是數不勝數。
這是殺出來的威望。
某些時候楚老比王還要讓這些百官害怕,因為王會和你講道理,執法提督太監不會,落到他手里只會秉公辦理。
楚老宛若這話一錘定音。
看著老太監陰狠毒辣的眸子,像是被一條暗處的老蛇盯著,讓人毛骨悚然,把文官堵的啞口無言。
“若真是如沈老所說,那我們無話可說,但我們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最先說話的賈伊不得不站出來,仍然據理力爭道,
“就比如秦王之前請來的那位修士,也說是仙人,可是傳聞四王之亂后他就逃回了姜府,棄秦國不顧,這又如何解釋?
臣等只是擔心陛下所謂的依仗,是否真能庇佑秦國度過此次危機。”
“朕再說一遍,姜愛卿只是回去處理家事,并非謠言里的聽聞五國伐秦就膽小逃避,難道朕的話還比不上那些子虛烏有的謠言不成?”
“就是,太道哥哥才不會害怕壞人呢,他把我留在這里就是要幫你們呀!”小道童已經吃完了糖酥,奶聲奶氣道,她不明白,自己都不害怕壞蛋,為什么下面那么多比她還大的老爺爺卻這么害怕。
不過一切都在秦王女的謀算內,有沈老,楚老的幫助,她可以開始反擊了。
只是秦王女的一個眼神,楚老立刻會意,隨即又換了一個口氣,冰冷機械的說道,
“先王曾令我掌管繡衣衛,監察天下之事,監察文武百官之事,監察王子王孫之事……”
此話一出,文官向蔫了的茄子,就連剛才毅然站出來的賈伊都縮了回去。
這是天子賜刀,架在在所有人頭上的一柄生殺利刃,除非你一生都沒有犯過錯,你的家人親戚一生都沒有犯過錯,不然……
只見楚老從苦海中取出一卷密宗竹簡,
“安寧王贏胡,于萬武一年,身為長子王爺勾結北海王,河區王,黑水王謀亂,其中書信往來者有左光祿大夫,尚書令,尚書右仆射,金紫光祿大夫,禮部尚書,戶部尚書……”
“臣惶恐,臣并謀反之意啊王上……”
隨著楚老一個個的點名。
本來高高在上的一品,二品大員,幾個老國公,腿腳一下子顫顫巍巍,趕緊匍匐跪在地上。
甚至有些還沒有報道名字的也飛快跪在了地上,連忙磕頭求饒。
秦王女端坐在上位,等待楚老念完名字才語氣空然道,
“朕初登大寶,奉先王遺志以振秦國,按理來說,你們所犯之罪已是大不敬,按法當該滿門抄斬,你們可有冤屈?”
“臣等并無謀亂之心啊……”
被點名的重官不斷磕頭表明忠心,但這事被揪出來就是褲襠藏黃泥,不是屎也是死了。
歷朝歷代謀反都是禁忌,是寧可錯殺也不能放過的,特別是這種有和反賊書信往來的官員,哪怕口口聲聲說沒有謀反,但實際情況卻是無需查證直接按誅九族的大罪處理,這還沒法抱怨,理該如此。
“朕只想繼承父王遺志,志不在殺人,而在振興秦國,爾等罪過暫且扣下,日后若再有罪過,兩次并罰?!?
秦王女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句話都振聾發聵,威嚴霸氣,不容人質疑。
一手威壓,一手懷柔,就連宰相也縮起來脖子不敢替文官集團求情。
見秦王女說完話,楚老又拿出一道圣旨,
“贏秦國運,受封于天,王詔曰,
武安君白牧,封一字并肩王贏國公,封上柱國,領銜太尉,司徒,司空。
封左光祿大夫……”
“臣等謝主隆恩……”
一道圣旨,將武官之首白牧的地位一下子推到了頂峰,位極人臣不過如此。
而后面的幾十個文官冊封,則明升暗調,名頭雖然聽上去打大的嚇人卻變成了虛職,秦王女一下子將文官大部分的實權位置重新拿回了自己手中,為了日后的戰事暢通無阻,她絕不希望是這些位置上的文臣拖秦國后腿。
秦國,要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