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 中華雄風
- 火冰
- 2344字
- 2005-07-10 11:08:00
聽完盧象升的一番話,盧智心中暗想:“果然厲害!一眼就看出來穿云弩才是我們的主力武器。”
想歸想,他嘴上還是說道:“多想大哥提醒,回頭我一定通知他們。”
盧象升點了點頭,然后問道:“二位賢弟將來可有什么打算嗎?”
盧智心中暗道一聲:“果然不出所料,說到正題上了。”他在假作思索狀后,才問道:“大哥有何見教?”
盧象升說道:“二位賢弟既有為國分憂之心,又訓(xùn)練出如此勁旅,自然是件好事。不過,名不正則言不順,二位賢弟可曾想過這‘正名’之事?”
盧智點頭說道:“大哥說的不錯,我御劍門此次派人去遼東助戰(zhàn),確有‘正名’之意。”
聽盧智這么一說,盧象升大喜。他正要說些什么,卻聽見盧智又接著說道,“遼東韃子猖獗,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不出數(shù)日,必有召我等前往效命的文書傳來。”
原本想借此機會,保舉盧智和盧勇二人入仕為官的盧象升,在聽到盧智的這一番話后,把剛準備說的話又咽了回去。
果然,不出數(shù)日,朝廷召御劍門門主等有功之人進京聽封的公文,就送到了御劍門門主火冰的手中。
御劍門自四年前那場變故后,除了用來跟密令主人聯(lián)系的秘密接頭點外,總舵和所有的分堂都轉(zhuǎn)到“地下”了,外人自然不得而知。這份朝廷文書之所以能順利的送到火冰的手中,自然是跟密令主人有關(guān)系了。
與朝廷的文書一起送達的,還要一封密令主人的親筆信。這封信的筆跡跟上次密令主人的筆跡一致,上面還加蓋了皇后的寶印,密令主人的身份問題是毫無疑問了。
“朝廷的文書和密令主人的手書之上,都指明要你和小智一起去京城聽封,是不是先派人去把小智找來再動身?”展戀影望著心急火燎、坐立不安的火冰問道。
恨不得馬上就動身的火冰,站起身來急道:“不用了,密令主人——也就是皇后,她那里形式頗為不妙,去遲了恐怕會有閃失。這樣,我一個人先去;你馬上派楊易其去大名府找小智,然后讓他們兩人一起趕來京城信王府和我匯合。”
至于為什么派去接盧智的不是別人,而是試刀堂的堂主楊易其,是因為派他的世襲錦衣衛(wèi)百戶身份。京城錦衣衛(wèi)中,也有一些試刀堂的人,有他在自然方便不少。
“信王府?”展戀影愣了一下,但旋即一想:信王雖然還是個小孩子,無權(quán)無勢的,但密令主人既然是皇后,平常人等進出皇宮多有不便。信王是當今皇上的親弟弟,又只是個小孩子,旁人不會多加防范,進出皇宮比較方便,確實是個好聯(lián)絡(luò)人。
火冰交代了信王府找他的接頭暗號后,起身便要上路。
展戀影想到京城是東廠的老巢,此去十分兇險,又叫住他關(guān)切的問道:“我陪你一塊去吧!”
“不行,萬一京城有變,這里還需要有人主持。”說到這里,火冰看到展戀影擔心的樣子,只好改口安慰道,“放心,我們不會有什么危險的。京城錦衣衛(wèi)中有不少試刀堂的人,楊易其到了京城會聯(lián)絡(luò)他們。有這些錦衣衛(wèi)中人在暗中相助,就算東廠想玩陰的,我們也不怕他!”
展戀影這才心中稍安,不在堅持。
火冰急著趕路,楊易其呢,他接到展戀影的命令后也著急上火,一路狂奔著就來接盧智了。他來得也真是時候,正趕上半夜三更,盧智正在床上夢周公呢!
被人吵醒了美夢,可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盧智耷拉著腦袋,一邊穿衣服,一邊嘀咕著:“有沒有搞錯?半夜三更的也不讓人睡覺,明天早上天亮了再出發(fā)不行啊?”
楊易其解釋道:“我也不想這個時候打擾副門主,可這是門主的命令。門主他已經(jīng)出發(fā)了,在前面等我們趕去匯合。”
由于盧智和盧勇兄弟倆住在一間房里,剛才楊易其叫醒盧智時,“無辜”的盧勇也被順帶著給吵醒了。他更是拉長了臉,睡意未消的發(fā)著牢騷:“喂,我說——找我哥就找我哥了,又不是找我,干嗎非得把我也給吵醒了?害的我的美夢剛做了一半就被你給攪和了,要是回頭我做的夢接不上,你可要賠!”
其實,這也不能怪楊易其。本來嘛,只要叫醒盧智就可以了。但由于盧智和盧勇這對雙胞胎兄弟實在是長得太像了(雙胞胎,能長得不像嗎?),如果不說話,連跟了他們四年的貼身衛(wèi)士也分不出誰是誰。所以,門外值班守夜的衛(wèi)士只好將他們兩個人都給叫醒了。
不過,天下哪有要別人賠美夢的?這自然只是氣話。楊易其笑了笑,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趕時間不是?門主已經(jīng)出發(fā)了,臨行前吩咐我們盡快趕去和他匯合。咱們總不能讓門主只身犯險吧?”
盧智已經(jīng)穿好了衣服,白了一眼盧勇,對楊易其說道:“算了,別理他。咱們趕緊出發(fā)吧。”
盧勇見哥哥也著急了,連夜就要出發(fā),也不好再開玩笑了,忙提議道:“哥,此去京城你還是要小心些。這樣吧,你把我們新訓(xùn)練好的第二小隊全部帶去。實在不行,以第二小隊的實力,再加上這些門主和楊堂主這些高手的協(xié)助,即使是殺出京城也不是什么難事。”
盧智這時也想起了上次上京路上遭遇東廠埋伏那檔子事了,心想多帶點人馬去至少多一層安全保護,便點頭表示同意。
盧勇見哥哥沒反對,馬上對守夜的衛(wèi)士吩咐道:“立刻傳令:第二小隊立刻緊急集合,跟副門主出發(fā)。這次行動補給不便,讓他們每人多帶上點手雷——就按最大攜帶量每人一百顆吧。”
手雷為了方便單手投擲,一顆也就十二兩重(古代十六兩為一斤),一百顆手雷的分量也就在七十五斤重左右(約三十七點五公斤)。一匹馬最多可以坐兩個成年人,就算保守點,按一個成年人的體重一百三十斤計算,坐一個人的情況下可以再攜帶一百三十斤的物品。而一個騎兵攜帶的兵器和身上穿的輕甲,再加上一百顆手雷的分量,總共重量也不到一百三十斤。所以按最大攜帶量帶一百顆手雷,雖然對馬的速度和耐力有那么一點點的影響,但對作戰(zhàn)影響并不是太明顯,還是可以勉強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