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擔擔面

“現(xiàn)在出發(fā)的是三號選手林師傅,他幸運地拿到了一號簽,腳步輕盈,其他選手都露出了羨慕的表情。

應該都在祈禱,祈禱林師傅千萬不要與自己發(fā)生沖突...

看得出,他很謹慎,在猶豫。

因為你并不知道對手要做的是什么菜色,如果選擇的食材不僅能為己所用,還能給對手增加麻煩,則是兩全其美...

林師傅伸手了。

第一樣,是雞翅。

有些意外。

雞翅在大家平時生活里,并不算經常出現(xiàn)的食材,一周吃個一到兩次,差不多了。

做法基本比較固定,紅燒,可樂...哎,他又放下了。

提醒下林師傅,你只有三分鐘的時間。

不選擇雞翅是明智的。

因為雞翅不管是紅燒,烤制或是其他一些做法,都需要提前腌制,這需要時間...

好的,林師傅做出了選擇,他拿了五花肉,米椒,大蒜,生姜以及...蒜苗。

看來是一道家常菜,五花肉炒蒜苗。

咸,香,辣,特別下飯...”

“主持人有點東西啊。”

“我已經吃過午飯了,為什么只是聽他介紹,又饞了呢。”

“前方高能,先準備好零食。”

劉強臉上難得露出笑意,沒選錯人。

到了介紹環(huán)節(jié),寧不語可以說如魚得水,解說的那叫個行云流水,在介紹單品的情況下,還能衍生,一個五花肉,說了三四種做法。

要不是第二位選手上去了,他還能繼續(xù)。

就倆字:專業(yè)。

連帶著評委那兒兩位專業(yè)人士,都另眼相看。

說的很好,說的很白,沒有那么些個拗口的詞匯,哪怕不會做菜的小白,也能聽懂。

“六位選手全部選擇完畢。

他們要做的菜肴,我剛才也做了介紹。”

寧不語此時也不管攝影機有沒有拍著自己,繼續(xù)介紹。

“可以看出,每位選手策略不同。

有的不受影響,按照計劃進行,有的則是臨時改變,提前搶食材。

記下來規(guī)則如下,選手要完成一道菜肴,端到評委方,才能繼續(xù)選擇下一道菜所需的食材。”

見眾人都明白了,寧不語舉起右手,倒數(shù)三個數(shù),比賽開始。

比賽有策略么?

肯定有。

比如根據評委的構成制定菜色,這點很重要。

十位評委基本都是靜海人,有個特點不是特別能吃辣。

你做的菜要是爆辣,有可能效果不好。

再比如,要不要搶速度。

第一道菜上去,肯定會有加成,人嘛,肚子里有食,味覺會沒有那么靈敏。

同樣,你還得注意,第一道菜有可能要求更高,不一定會給高分。

“好的...四號選手黃師傅已經要裝盤了。”

舞臺左邊的計時器上,時間只過去四分鐘。

聽到寧不語的話,有的選手甚至沒有扭頭去看。

屬于意料之中。

黃師傅選的主要食材就兩樣,豆腐,五花肉。

顯然是做的家常豆腐,燒制起來比較簡單,速度自然快。

隨著第一道菜上桌,寧不語移步到了評委區(qū)。

“各位,最高分10分,最低分1分,品嘗之后,即可打分。”

“好不專業(yè)啊,都不漱口。”

“哈哈哈,直接開吃么?”

“這才真實好吧,我覺得所謂的美食家都是假的,我們自己有舌頭,不要你教我什么,會判斷。”

“沒錯,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一盤肉沫豆腐,十個人一人一勺子,還剩下了一些,沒有浪費,寧不語直接端到了觀眾席。

“你覺得味道怎么樣?”

“不錯誒,鍋氣很足。”

寧不語笑了:“你應該也是廚師吧,一般人可不會用鍋氣來形容。

有人可能認為是翻炒鍋的時候,火焰燎燒,其實不然。

和大家解釋一下,鍋氣,其實就是大火短時間內爆炒出來的味道,算是焦香,但食材本身并沒有焦。

如果溫度不夠,鍋氣就會不足。

咱們家里日常不用太計較,因為設備的關系,溫度很難再短時間內提高。”

現(xiàn)場不少觀眾跟著點頭,無怪乎同樣炒青菜,飯店里的就是好吃一些,漲知識了。

在寧不語互動期間,選手們的第一道菜紛紛出爐上桌。

最快的四分鐘,最慢的,在八分鐘多一些,也完成了。

第二輪的食材顯然變的緊張了許多。

首先售罄的是五花肉,接著是牛肉,還有蝦。

這些食材都有同樣一個特點,處理簡單,烹飪時間短,做法多樣。

能被邀請來參加比賽的,手底下都有點功夫。

要是不小心撞車,做到同樣一道菜,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這點,在賽前采訪里,都有提到。

哪怕是五星酒店的行政主廚,他都不敢拍胸脯認為必定是擂主。

眾口難調!

原本的計劃里,主持人只是負責開場,中間多數(shù)時間,鏡頭都會放在選手身上,旁白幾句即可。

這樣的效果肯定一般。

因為你沒有剪輯,都在備菜的話,觀眾看著比較枯燥無味。

劉強現(xiàn)在反而有些佩服自己有些冒失的決定。

講解的太好了。

做什么菜,需要什么材料,為什么條配條,絲配絲,什么情況下需要熱油爆香,什么時候蒜頭得后放。

他解釋的一清二楚。

一度讓劉強產生錯覺,寧不語不是傳媒大學畢業(yè),而是就讀于新西方來著。

中間的那些串詞,與陳姐等人沒有任何關系,全部由他自由發(fā)揮。

這就像解說競技比賽,規(guī)則是死的,但會發(fā)生什么事,有什么狀況,都得隨機應變。

而且,直播間的人氣穩(wěn)中有升,直播開啟半小時了,已經來到十七萬多人。

劉強很擔心一點。

觀眾都是沖著木以柳的面子過來,現(xiàn)在木以柳也不咋說話了,其他人沒了興致,隨后離開。

還好,彈幕的內容已經慢慢改變。

新來的還在問木以柳在哪,呆了一會的已經在討論做菜相關,好事。

就這樣,四十分鐘過去。

六位選手里,快一些的,提早五分鐘完成,慢一些的,幾乎是壓哨。

比賽嘛,多少會有些緊張,再者,原本計劃被打亂,臨時決定換個菜,會耽誤時間。

“接下來,將是第一節(jié)計分環(huán)節(jié),同時,我們節(jié)目組將會送出五個機械鍵盤,彈幕即可參與...”

寧不語說完這些,鏡頭給了評委那邊。

他則是去到場邊,進行補妝。

里頭雖然開著空調,可一直站在鍋邊上,熱氣呼呼的,臉上的妝有些脫了。

“小寧,表現(xiàn)的不錯。”

陳姐拿了瓶水過來。

“謝謝陳姐,直播間里有多少人了?”

“馬上二十萬。”

“這么多!”寧不語不敢置信。

昨晚上的動員會上,老劉說了,今天定個小目標,能有一萬人,就算成功,才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翻了二十倍。

“多虧了你來著,導演讓你參謀參謀,回頭給木以柳小姐送個什么禮物,表示感謝。”

“好的,”寧不語點點頭:“陳姐,你看看要不要給現(xiàn)場觀眾送點小零食或者什么的?”

“什么意思?”

“香味。”

六位廚師一起炒菜,場內都是香味,寧不語都饞了,何況觀眾呢。

“我問問導演去。”陳姐一點就通。

然后,寧不語接到了個選擇題。

“你要不要,上去露兩手?”

劉強就是給他露臉的機會,給觀眾買點吃的,那是小事。

但你是美食節(jié)目,如果能自己做,還是由主持人來動手,不僅能表現(xiàn),還是噱頭。

“行啊!”

寧不語此時一直是史老師半附身狀態(tài),手癢癢的,早就想表現(xiàn)表現(xiàn)了。

時間有限,想要喂飽一百個,不可能,就是解解饞。

啥東西最合適,炸物。

在此之前,需要有個合適的理由。

這點不難,他直接上臺,宣布這個是給現(xiàn)場觀眾的福利,有想來感受氣氛的,現(xiàn)在就可以報名了。

“阿珍老板,幫我個忙吧。”

分數(shù)已經統(tǒng)計完畢,廚師們經過四十分鐘的比賽,多少有些疲倦,正坐在那休息。

寧不語不好叫別人,便喊來最熟悉的阿珍老板。

“各位現(xiàn)場以及正在看直播的朋友們,可以稍微認真一些。

我接下來做的一道菜,有一點點繁瑣,不過,保證味道很不錯。”

接著轉身,讓阿珍老板幫忙下面條,自己則是拿了個大湯碗。

他準備做的是擔擔面。

其實這會用油炸的零嘴最為合適,只是時間不允許。

因為都要提前腌制,否則不入味,不好吃。

再者,炸一百人份的東西,不管是什么,都不是個簡單的活兒。

那么,面條最快了。

“我要做的叫擔擔面,講究清香麻辣,所以,紅辣椒油,花椒油必不可少,首先炒制餡料,需要的是豬肉,最好是五花肉...”

一邊說,他一邊拿起菜刀,先將豬肉切片,再切條,最后成丁。

起鍋燒油,下大料煸香。

接著加入紅白相間的豬肉炒到六成熟,加入芥菜干,醬油。

其他廚師來了興趣。

哎,這主持人挺有意思的,還真能下廚,不只是嘴皮子功夫。

看他切肉就知道,有兩手。

尤其是處理蒜頭的時候,一放,一拍,再一吹,一整個蒜頭十秒搞定。

這邊準備好,那邊阿珍老板的面也差不多了。

不著急撈出,生抽老抽,豬油紅油...

十幾種調料先放在盆子里,然后放上面條,加入臊子,撒上蔥花碎花生,滴幾滴藤椒油。

“一人一小碗,嘗嘗味道。”

熱氣騰騰的面條被端到觀眾席那,負責分發(fā)的工作人員只是用筷子先拌均勻,喉結不停地上下抖動。

香,太香了。

它不是那種肉香。

而是各種味道混合在一塊,不停地刺激著鼻腔和味蕾,鮮艷的紅色,讓人食指大動。

“好想吃一筷子啊。”

工作人員心里冒出了這個想法,不過手沒有停止。

一大盆面,分了二十個人,沒人一小碗。

呼嚕嚕...

隨著嗦面聲響起,特有的麻辣香味傳開。

所有觀眾的視線都轉移到這兒。

“味道怎么樣?”有人迫不及待地詢問。

“好好吃。”

“我從來沒嘗過這樣的面條。”

“嘴巴有點麻,不過好爽。”

“餡料炒制的特別香,味道很豐富。”

誰家的節(jié)目這么不正經啊,看直播的觀眾發(fā)出了哀嚎聲。

擔擔面的威力太大了,除了觀眾外,評委以及工作人員都分到了一碗,甚至攝影師都有份。

至于味道,不用多說。

每個人都在呼嚕嚕,除個別覺得口味太重,吃的有些累,多數(shù)人都是一邊擦著汗,嘶哈嘶哈張著嘴,卻又舍不得放下筷子。

彈幕現(xiàn)在倒是統(tǒng)一的格式,全都在罵節(jié)目組。

人多吃飯香,看著一百多號人在呼嚕嚕地吸面條,哪怕隔著屏幕,都能感受一二。

只是誰都沒想到,這看似刻意安排的環(huán)節(jié),屬于意外。

“好吃誒。”

“這面條真香。”

“寧老師,能不能教教我們呢?”

“行啊。”

寧不語覺得身體那位老師還沒過癮,只是不能再耽擱時間了。

“過程都直播出去,不管你們是在家自己做也好,拿到飯店也賣也行,我都沒意見。

不過,名字不能改,挑擔子的擔,擔擔面。

來由我不大清楚,就這么叫吧。”

經過觀眾加餐的環(huán)節(jié),比賽節(jié)奏被緩和了不少,本來大伙都期待比分來著,忽然被打斷,本應是大忌。

直播間里觀眾沒有減少,劉強也不在意。

經過倒計時以及BGM的渲染,寧不語一一公布了分數(shù)。

六個人在四十分鐘里,都只做出了三菜一湯。

分數(shù)差距不小。

第一名是林師傅,拿了83分,平均每位評委都在八分以上。

最后一名則只有62分,剛好及格。

“我們這只是第一輪比賽,有優(yōu)勢的要保持,落后也只是暫時,誰能拿下第一期擂主尚未可知。

在進行第二輪比賽前,請林師傅出列。”

廚師似乎都有個共同點,體重超標。

林師傅一米七幾的樣子,估計能有近兩百斤,臉圓圓的,很是可愛。

“你現(xiàn)在要做一個決定。”

寧不語拿出一個信封。

“是否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林县| 格尔木市| 无极县| 那曲县| 德惠市| 永顺县| 铁力市| 平乐县| 淅川县| 随州市| 达孜县| 安宁市| 聂荣县| 丘北县| 五家渠市| 方正县| 崇义县| 蒙阴县| 德化县| 山西省| 房山区| 贵港市| 临颍县| 徐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平和县| 教育| 宽城| 光山县| 沧州市| 平原县| 炉霍县| 竹山县| 留坝县| 常德市| 班戈县| 香河县| 临湘市| 宕昌县| 莱西市| 信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