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誰寫的詩
- 救命!被一群地球明星附身怎么辦
- 月亮有個坑
- 2131字
- 2023-02-25 00:01:00
寧不語醒了,李白也醒了...
這位的附身期就剩下三天,原以為會平平淡淡地過去。
昨晚上在一群領導觀眾面前露了一手,看著是瀟灑,可后遺癥還不知道咋解決。
現在,寧不語能夠很清晰地感受到,那位又想喝酒了。
狀況之強烈,如果不滿足,估計身體的控制權又要被奪走。
寧不語不敢怠慢。
好像藝術家都有些愛好,李白先生,大概率屬于酒蒙子,甚至有著酒癮。
下了樓,快步走了出去。
“五點多,只能上便利店了?!?
寧不語看著還有些空蕩的街道,徑直朝著對面走了過去。
打著瞌睡的小哥都有些懵了,這是喝到天亮不過癮么?
身上帶著酒氣不說,看看手里的,除了一些吃喝外,全都是高度的白酒。
拎著個袋子,克制住身體里的主,寧不語沒有跑太遠,而是到酒店開了個房間。
喝酒誤事。
要是回家,父母擔心,在宿舍,得麻煩同事,都不合適。
干脆,開個房間,喝醉了就睡,也不用擔心瞎跑啥的。
“媽,我這兩天在電臺加班,不一定回去,不用擔心。”
“于老師,喝多了身體有些不舒服,先請兩天假?!?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咔嚓,擰開蓋,那些雞腿,花生米啥的,看都不帶看一眼,直接噸噸噸。
“還好我年輕,還好我提前喝了個牛奶?!?
“這主在地球上是窮人么,喝不上酒還是咋地?”
“悠著點誒,這也有42度?!?
再然后,就開心了,各種搖頭晃腦。
“我大唐怎無如此好酒,文煥不在,否則,可盡興...”
地球都不知道在哪,寧不語更不關心大唐,文煥啥的。
李白是詩人,喝了酒,估計能激發創作靈感,要是能多留下幾首詩,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是不錯。
再再然后,他又醉了。
寧不語獨自在酒店飲酒作樂,外界卻不平靜。
老于早上六點多就起床了,看見了寧不語的信息,電話過去,說住酒店,也就沒多想,讓他先休息休息。
一斤多白酒下肚,對他而言,確實有些多了。
從群里了解到兩首詩的名字之后,立刻上報給了臺長秘書那兒。
昨個他和寧不語一塊走的,后來從同事處了解到后邊進行的很順利。
準確來說,是很無趣。
珠玉在前,其他人的作品相比而言,著實沒有什么可以稱贊的點。
一場晚會結束,眾多參賽者欲哭無淚。
不管是領導,還是網絡上,稱贊的都是寧不語,其余人都成了背景。
其中不少為了這次詩歌會,花費了不少時間精力,結果...
董磊便是之一,甚至還更尷尬。
開始,大伙把寧不語錯當成了他,后來解釋清楚了。
送走之后,主持人依然沒忘記這茬,讓他繼續上臺。
打個比方!
一些晚會,演唱會什么的,抒情歌手最不希望的順序,是接搖滾或是類似情緒高漲的班。
因為這會觀眾嗨了,你忽然來一首平淡的歌曲,效果會大打折扣。
寧不語的表現,讓他更平凡了。
翻了無數彈幕和評論,與自己有關的只有寥寥幾條,很有可能還是團隊發的。
存在感是零。
有人歡喜有人憂嘛。
老于不用說了,結束后臺長打來了電話,他老實交代,都是意外。
臺長表示不在意,因為結果是好的。
領導們對于電臺拿出的節目很是滿意,這就夠了。
另外,還有老寧夫婦。
他倆還真不知道發生了啥,吃過飯后,便一起追劇。
第二天醒來,接到了不少親戚同事的電話。
作為父母,他們有些慚愧。
啥?
我兒子居然會寫詩,啊...我不...我知道...這孩子打小就聰明,毛筆字寫到九歲呢,還拿過小學生比賽四等獎。
只是,到了下午,情況有些變了。
月夕詩歌會不只是靜海,全國各地的大城市,基本都會舉辦。
而每個地方做的最好的詩詞,都會拿出來互相鑒賞一番。
其中北海,黃田,中州三地比較牛,每年的前三,基本都屬于他們。
評比放在網上,交給網友們投票進行。
雖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獎勵,不過這么多年下來,相當于約定俗成。
排在前頭的有面嘛。
中午十二點,排行榜出爐,沒有意外,排第一的是中州,并且有三個作品入選,都在前十里頭。
只是,誰都沒有注意到,前三十里,居然有靜海。
靜海,是沿海城市,也是旅游城市,經濟啥的是挺發達。
可詩歌方面,從來就沒啥特別的建樹。
到了一點鐘,靜海的兩首作品悄咪咪地來到了第十一的位置。
論壇里出現了大量的討論帖。
兩點鐘,不僅榜首易主,連帶著榜眼也成了靜海的。
剛開始許多人以為出錯了,或是靜海不要臉的刷票。
以前不是沒出現過刷票的行為,只是后來人家一看那作品,不對勁,被噴的體無完膚。
再者,沒有實質性的獎勵,還事關一個城市的面子,后來基本沒人這么干。
包括前三的大佬,也認為是統計錯誤。
啥,靜海,別開玩笑了,他們也能拿第一么?
點進去一看,好家伙!
詩,寫的好不好,讀兩遍大概能有感覺。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這句有意思啊,我覺得是作者對于友人的思念,期待兩位好朋友見面。”
“我覺得不然,理應是在描述喝醉的狀態,已經看到了三重影子,著實有些妙?!?
“瞎扯,你們分析要結合上下文,獨酌無相親,說的是自己喝酒,身邊沒有親人,想要的肯定是親人在身邊?!?
“...”
每一句下頭,都有無數條評論解析,一言不合,便開始文斗,好不熱鬧。
一看風頭被搶,有人不愿意,進行了反擊。
說的,自然不是詩本身,你想要把黑的硬拗成白的,不大現實。
很輕松地在網絡上找到了靜海月夕詩會的視頻,一番了解,找到了作者寧不語的資料。
傳媒大學廣告系應屆生,電臺實習生。
哥們,有點過了啊。
于是,便有了另外的聲音。
“真的假的,一個24歲的年輕人,能寫出這樣的詩?”
“有點不信啊,都沒有生活閱歷,確定是自己的作品嗎?”
“會不會是其他大師的,借過來的?”
電臺這兒,老于被叫到了臺長辦公室,招呼都沒打,直接問道。
“老于,那兩首詩,到底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