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級Java現代化:寫給開發者的云原生簡明指南
- (德)Markus Eisele等
- 571字
- 2023-02-28 19:01:57
“云原生”的含義
你可能已經聽說過采用云原生的方式來開發應用和服務,自2015年云原生計算基金會(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成立并發布Kubernetes v1版本以來,更是如此。Bill Wilder在他的Cloud Architecture Patterns(O'Reilly)(網址見鏈接列表1.6條目)一書中,首次使用了“云原生”這個術語。按照Wilder的說法,云原生應用在架構上要通過使用云平臺的服務和自動擴展,充分發揮云平臺的優勢。在業界對開發和部署云原生應用的興趣日益濃厚的時期,Wilder出版了這本書。開發人員可以選擇各種公有和私有的平臺,包括Amazon AWS、Google Cloud和Microsoft Azure,以及眾多小型的云供應商。但是,混合云部署在當時變得更常見,這就帶來了一些挑戰。
CNCF是這樣定義“云原生”的(網址見鏈接列表1.7條目):
云原生技術有利于各組織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動態環境中,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云原生的代表技術包括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不可變基礎設施和聲明式API。
這些技術能夠構建容錯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觀察的松耦合系統。結合可靠的自動化手段,云原生技術使工程師能夠輕松地對系統做出頻繁和可預測的重大變更。
——CNCF云原生定義v1.0
與云原生技術類似的還有十二因素應用(網址見鏈接列表1.8條目)。十二因素應用宣言定義了交付到云中的應用的構建模式。雖然這些模式與Wilder的云架構模式重合,但是十二因素方法論可以用到任意語言編寫的應用程序中,并且可以使用任意的后端服務組合(數據庫、隊列、內存緩存等)。
推薦閱讀
- Data Visualization with D3 4.x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PHP動態網站程序設計
- Visual Basic .NET程序設計(第3版)
- Flash CS6中文版應用教程(第三版)
- Multithreading in C# 5.0 Cookbook
- 從零開始學C#
- Building Dynamics CRM 2015 Dashboards with Power BI
- Mastering Elixir
- Mastering jQuery Mobile
- DB2SQL性能調優秘笈
- Python 3快速入門與實戰
- Swift High Performance
- Java程序設計教程
- Python架構模式:精通基于Python的API設計、事件驅動架構和包管理
- AVR單片機C語言非常入門與視頻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