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報表分析:看透財務數字的邏輯與真相
- 謝士杰
- 3783字
- 2023-02-23 16:09:20
前言
洞察財報真相片面的真實與刻意的造假
有這樣一個故事:醫生拿著X光片給病人講述病情,X光片顯示病情較為嚴重,當醫生耐心地告訴病人該怎樣配合治療時,病人卻意外地打斷醫生的講話,問醫生能不能把X光片修補一下,把顯示有異常的部分修補為正常的狀態,這樣的X光片就能顯示他的身體是健康的。
有一些上市公司的經營者與這位病人一樣,不想解決問題,只想掩蓋問題。當企業的經營業績不斷下滑時,他們首先考慮的不是去改善經營管理,扭轉財務惡化的局面,而是千方百計地通過粉飾財務報表掩蓋經營不善的事實。
即使嚴格按照會計準則記錄會計數字,財務報表也可能并未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不足,會計數字本身的局限性,或者管理層有意隱瞞一些關鍵信息,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對外披露的財務數據盡管是真實的,但可能是片面的。
真正糟糕的問題是,一些公司會刻意進行會計造假,這給財務分析者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盡管全球資本市場的監管者對財務舞弊行為的處罰力度不斷加大,但是舞弊案件仍時有發生。造假者與監管者的博弈一刻都沒有停止過。隨著造假手法不斷地推陳出新,造假套路愈發隱蔽,綜合來看,當前財務粉飾的手段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造假模式更為復雜,完全按照真實的業務流程虛構經濟業務,現金流已成為造假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早期財務舞弊案中,現金流造假比較少見,而當前,現金流納入造假程序已是常態。購銷合同、發貨收貨手續、資金流轉單據、發票、合同驗收報告等一應俱全。通過虛增業績,做高估值,然后通過股權融資或債務融資補充現金流,維持正常經營活動,一切看起來都無懈可擊。
第二,通過并購重組粉飾業績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手段。當前,財務舞弊策略已經不再局限于調節賬簿中的會計科目,上市公司已經把并購重組作為業績調節的重要手段,并且經常與非關聯公司進行并購重組,這樣的操作手法隱蔽性非常強。
第三,利用復雜的金融工具或通過涉外業務進行財務操縱,增加了查證難度。一些上市公司通過復雜的金融衍生工具比如套期保值等,或者與境外的關聯機構或非關聯機構合作,進行虛假的商業交易,從而達到操縱報表數字的目的。
由于當前財務舞弊的模式與手段更加復雜,更具系統性,并且是全鏈條式的造假,加之傳統手段與新型金融工具相結合,財務報表的分析和識別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辦?
華人神探李昌鈺介紹偵破案件的經驗時,總結出七點經驗,那就是“七看”:站著看、彎腰看、腰彎深一點看、蹲著看、跪著看、坐著看、各種方法綜合起來看。這“七看”實際上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挖掘事實的真相,不能只看一面,要通過各個角度、多個層面的信息綜合考察、分析和判斷。
對于財務真相的挖掘,我們當然不能只看一面。既要看報表中的數字,也要看車間廠房的機器;既要看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還要看所處行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既要看微觀的信息,也要關注宏觀的信息。只有掌握更多的信息,通過多方位觀察、多層次求證、多角度分析,才有可能洞察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與財務狀況。
電影《羅生門》里的武士被殺案撲朔迷離,不知道誰是真兇,原因何在?因為案件的幾位當事人都基于自身角度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陳述,篡改了事實,掩蓋了真相。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的財報數字看起來疑點重重、懸念叢生?根本原因是里面的數字是人為設計出來的。財務舞弊是一個復雜的現象,既有人性趨利避害的原因,也有巨大利益誘惑的原因;既有公司內部治理缺陷的問題,也有外部監管不力的問題。
正因為復雜,所以我們對于財報的分析,首先,要有質疑的意識和能力,善于從報表數字中發現邏輯異常,善于從會計數字與企業行為的背離中發現異常,善于通過行業橫向對比以及歷史縱向對比發現異常;其次,要具有辯證的思維,看問題要一分為二,閱讀財務數字既要知其一又要知其二;最后,對財報中的信息,既不能輕信,也不要輕易下結論。
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維·多德在他們的名著《證券分析》一書中寫道:“切記不可以蠡測海,只看表面和眼前的現象。筆者以自己闖蕩華爾街二十年的沉浮經驗告誡讀者,表面和眼前的現象是金融世界的夢幻泡影與無底深淵。”
財務報表分析能力不僅僅是財務會計專業人士需要具備的基本功,也應該成為所有從事經營管理、商業貿易、投融資職業的人士必備的一種工作技能。
為什么很多人對于財務報表里面的數字感到困惑和不解?主要原因是會計數字有兩面性:一面是正常的數字,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數字是正常的也是真實的;另一面是非正常的數字,一未必是一,二未必是二。非正常的數字也有兩種可能:一是真實但片面;二是企業故意造假。
本書的核心內容就是從兩個方面論述:第一,正常的財務數字如何解讀;第二,非正常的或虛假的報表如何辨識和判斷。
本書的特點
本書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第一,本書不僅告訴讀者怎樣解讀真實的、正常的財務報表,而且幫助讀者看透數字背后的假象,以及辨識虛假的財務報表。比如,怎樣通過報表內數字的邏輯異常,識別會計舞弊行為,如何通過實地調研發掘企業財務真相。
第二,本書系統地解讀了四張財務報表之間的關系以及相互影響。四張財務報表之間存在顯性的和隱性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報表之間會相互影響,比如資產負債表會影響利潤表,反過來利潤表也會影響資產負債表。我們詳細解讀這種報表之間的關系與相互影響,幫助讀者更深層次地理解財務報表。
第三,本書對于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這三張財務報表的理解和解讀的角度有新意。我們從實力、能力與質量,投入與產出,存量與流量三個角度解讀報表。從實力、能力與質量角度看,資產負債表是企業財務實力的體現,利潤表是企業經營能力的體現,而現金流量表是企業經營質量的體現;從投入與產出角度看,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的投入情況,利潤表反映企業經營的產出,現金流量表既反映企業現金流的產出,也反映企業產出的質量;從存量與流量角度看,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存量信息,而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反映企業的流量信息。
第四,在財務分析思路與方法方面,我們提出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宏觀方面,我們提倡構建“三維視角”,從企業所處的商業賽道、企業自身擁有的“護城河”與企業管理層的可信賴程度這三個方面考察企業的狀況;微觀方面,我們介紹了常用的分析方法,以及關于盈利能力、流動性及償債能力、成長能力、現金流的分析思路。
第五,本書立足實戰,語言力求靈活生動、通俗易懂,通過理論介紹、經驗總結、案例剖析,全面、深入、系統地介紹財務分析思路以及虛假財報識別的技巧。
本書的主要內容
本書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避開財報陷阱:財報里也有‘江湖’”,這一部分的內容屬于財報分析的“理念篇”。財報分析人員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樹立正確的理念。善于質疑是財報分析人員必須堅持的理念之一。不可輕信財務報表中的數字,要讀懂報表提供者的動機和意圖,同時要具備洞察財報真相的技巧和能力。
第二部分是“重新認識四張財報之間的關系及相互影響”,這一部分的內容屬于財報分析的“認識篇”。深刻認識四張報表之間顯性的、隱性的關系及相互影響,對于我們解讀財報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第三部分是“財報分析新格局:突破思維局限,建立全局分析視角”,這一部分的內容屬于財報分析的“方法篇”。本部分的內容主要從兩個方面介紹財務分析的思路與方法:第一個方面是較為宏觀的方面,從商業賽道、“護城河”、管理層的“三維視角”看待企業、分析企業、評價企業;第二個方面就是微觀的、具體的財報分析方法的介紹,比如財務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財報分析的四條主線等。
第四部分是“發掘財報真相:邏輯判斷,多維驗證”,這一部分的內容屬于“真相篇”。在實務中,有很多公司的財務報表被人為粉飾,存在虛假記載的問題,導致財務數字偏離了真實的經營狀況。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的財報,財務舞弊手法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復雜,這就給我們識別、分析財務報表帶來很大的挑戰。這在客觀上要求我們,不僅要善于分析真實的財務報表,而且要能夠識別虛假的財報。本部分內容介紹了識別財務異常的3條途徑、15個邏輯判斷指標,以及如何通過實地調研發現企業經營的真相。
本書的讀者對象
財務會計從業者:通過閱讀本書可以系統地掌握財務報表分析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可以看透財務數字真實的一面與虛假的一面。通過本書提高對財務報表的認識,深入理解報表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與相互影響,提高財報分析的能力。
投資者: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掌握正常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可以通過財報數字的邏輯關系判斷會計舞弊的行為,掌握實地調研的思路與方法,通過多維驗證發現企業的經營與財務真相,準確判斷企業的投資價值,為自己的投資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信用評級、銀行授信人員: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掌握財報分析方法,并通過財務數字的異常判斷企業是否存在會計造假,也可以掌握現場考察、訪談的技巧,以了解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
其他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或者創業者均可通過閱讀本書,掌握財務分析的方法,識別財務造假的手法,洞察企業經營的真相。
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謝策劃編輯石美華老師,感謝每一位參與了本書編輯、出版的工作人員,感謝試讀了本書的讀者。沒有你們的辛苦付出,就不會有本書的問世。
書稿寫作過程中,本人反復推敲斟酌,數次修訂,但由于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出現疏漏或錯誤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謝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