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回師救援
- 三國:不裝了,我是霸王項羽
- 今日爆更
- 2042字
- 2023-04-24 19:51:11
“好,此計甚合我意,就依你之言去辦。”
劉宏立即采納蹇碩所言,皇甫嵩在長社還有四萬兵馬,若能率軍回援,與董卓的兵馬形成合擊之勢,那黃巾軍必然潰敗。
何進與蹇碩的一番提議,讓劉宏原本憂慮的心情,頓時緩解了不少。
就在此時,一名守城護衛急匆匆往庭內而來。
“啟稟陛下,哨騎來報,波才率領大軍已從軒轅關向洛陽殺來!”
滿朝文武聞言一震,沒想到波才行軍如此迅速。
軒轅關到洛陽并沒有天險阻攔,如此一來,洛陽岌岌可危。
“波才這剛攻破陽城,怎么大軍如此迅速就往洛陽殺來,現在該如何是好?”
劉宏邊說邊看向何進,目光之中,迫切需要何進給出解決辦法。
何進也是沒料到波才行軍如此神速,一時眉頭緊鄒,不知如何應對。
但面對劉宏的提問,何進顯然不能置之不理,必須給出一個滿意的答復。
“波才此行有多少兵馬?”何進開口問道。
“黃巾軍漫山遍野,聲勢浩大,估計有八萬之眾!”
護衛連忙回答。
什么?
竟然有八萬兵馬?
整個洛陽現在只有兵馬萬余,即使臨時征兵也頂多兩萬人馬。
這八萬兵馬要是兵臨城下,那洛陽豈能久守。
劉宏一聽黃巾軍有八萬人馬,猛的一驚,手中的奏折直接掉落地上。
滿朝文武也是面面相覷,倍感壓力。
“陛下勿憂,有我何進在,絕不讓黃巾軍踏進洛陽半步!”
何進內心雖然驚慌,但表面依舊故作鎮定,一展大將軍沉穩氣質。
何進繼續道:“末將這就去領軍駐守圍鄉,定將黃巾軍拒之門外!”
圍鄉乃洛陽城外一處要塞,是軒轅關通往洛陽的必經之路。
此要塞雖然不大,但易守難攻,若領兵駐守,倒是能抵擋一陣。
“好!關鍵時刻,還得靠大將軍出馬啊!”
劉宏感嘆一聲,對何進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陛下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堅持到董卓與皇甫嵩率軍回援!”
何進信誓旦旦,劉宏十分滿意,立即示意何進率軍前去。
劉宏繼續道:“蹇碩,洛陽城內今日開始嚴加防范,城中百姓不得擅自出城,以防有人通風報信,同時加固城防,以防不測。”
“諾!”
蹇碩抱拳領命,隨之就去部署安排。
“此大敵當前,列位愛卿必須齊心協力,保我大漢江山千秋萬代!”
“大漢萬年,大漢萬年!”
文武大臣,齊聲呼應。
……
話說皇甫嵩接到朱儁的書信后,立即率領大軍,直奔陽城。
然而大軍行至半途,就接到陽城失守的消息,這讓皇甫嵩十分震驚。
本以為朱儁還能堅守一陣,沒想到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陽城就被黃巾軍攻破。
隨后軒轅關失守,朱儁被生擒的消息也接蹤而至。
這讓原本一路進軍的皇甫嵩,立即停下,大軍于原地安營扎寨。
中軍賬內。
皇甫嵩與麾下將領正在商議軍情。
這幾日傳來的軍情著實有些出乎意料,完全打亂了皇甫嵩之前的部署。
如果朱儁還能堅守,皇甫嵩便可率軍突襲,局勢尚可逆轉。
可如今陽城失守,軒轅關被破,波才定會揮師北上,通過軒轅關直奔洛陽。
如此一來,洛陽危矣!
帳內的氣氛有些沉重,不僅是皇甫嵩,其麾下的將領也是面露憂慮。
“將軍,軒轅關乃洛陽南面屏障,如今失守,黃巾軍定會率大軍殺奔洛陽,必須盡快前去增援!”
說話的將領名叫高順,為人剛正不阿,頗有勇力。
之前皇甫嵩領軍駐守長社,高順便率七百勇士來投,皇甫嵩十分欣賞高順的膽氣,遂將其招致麾下。
“高將軍所言甚是,波才的大軍若殺奔洛陽,兵臨城下,那洛陽岌岌可危啊!”
另一位將領接著說道,其名叫郭典,為人忠義,頗有膽識。
皇甫嵩自然知道當下洛陽局勢危機,也想立馬發兵前去救援。
但軒轅關已被黃巾軍拿下,波才率軍攻打洛陽,定會留重兵駐守軒轅關。
軒轅關依托天險,易守難攻,就算收復陽城,軒轅關一時也難以撼動。
所以此行必須深思熟慮,想好萬全之策后再行動。
“我豈會不知洛陽身處險境,只是軒轅關已被黃巾軍占領,就算我等拿下陽城,到時如何拿下軒轅關呢,拿不下軒轅關,又談何救援洛陽。”
皇甫嵩將心中的憂慮說出,軒轅關已成當下回援的最大障礙。
本來戰意十足的高順、郭典,頓時陷入深思。
軒轅關依托天險,易守難攻,此行必須將其拿下,才能回援洛陽。
這么淺顯的道理,黃巾軍自然也會懂得,定會加強守備,死守軒轅關。
軒轅關不破,就算拿下陽城,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將軍,我軍拿下陽城,再一鼓作氣攻打軒轅關,我軍全力出擊,定可攻入關內。”
郭典抱拳說道,面露激昂。
“強攻軒轅關,耗時長久,傷亡巨大,我軍尚未破關,波才的大軍恐怕已攻入洛陽,必須有一良策能快速破關才行。”
皇甫嵩直接否定郭典的提議,一針見血,當下局勢,必須迅速破關才能解洛陽之危。
雖然皇甫嵩抓住要點,看出破局的關鍵所在。
但要迅速破關又談何容易。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突然一名士兵步入帳內。
“啟稟將軍,營外有一人求見,說是有良策可解將軍心中困惑。”
哦?
皇甫嵩聞言眼前一亮,這關鍵時候,有人主動前來獻言,莫非真有良策?
“此人叫什么名字,是何來路?”
皇甫嵩頗有期待的問道。
“此人未曾提及,不過看其相貌平平,還有些愚鈍,恐怕是想來軍中混吃混喝,不如將其哄走算了。”
士兵表明心中想法,不過立即被皇甫嵩制止。
“人不可貌相,既然此人敢來獻策,定有韜略,你速去將其帶來!”
“諾!”
士兵應聲領命。
很快,此人就被士兵帶入帳內。
皇甫嵩看此人,果然如士兵所言,相貌平平,看似愚鈍。
“在下荀攸,字公達,拜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