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李旦來臺05
- 900人從1620開始
- 坐等升值
- 3128字
- 2023-04-24 12:01:00
換個角度李旦忽然發現了自己兒子身上的優點,或者說也是他第一次嘗試轉換新的角度去發現兒子身上的亮點。
嚴父總是很難發現孩子身上的亮點,或者說期望值過高,這使得父子之間的關系其實很一般。
李國柱在李旦身邊也表現的十分乖巧,轉過身其實那些打罵下人,在外面仗勢欺人的事情李旦都是知道的。
原本他一直以為這是孩子的一個發泄口,他自己在平戶過的也不算順心如意,所以他也就一直放任,加上對李國柱的失望,所以他單純就把這個兒子的教育變成了眼不見為凈的逃避。
如今再看面前的李國柱,盡管那種不羈放蕩的感覺還是讓他皺眉,但是效仿唐人剪了短發,一身唐人款式的服裝倒還真的讓李旦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富家公子哥搖身一變成了精神小伙,這遠比在平戶接到消息知道自己兒子剪頭發時的那種憤怒不同。
見李旦沒有因為他剪頭發而發火,看著自己的目光也沒有了往日里那般嚴苛和憤怒,李國柱天生的樂觀精神立刻讓他露出了得意的笑臉,舔著臉就開口說道:“父親,孩兒未曾夸張,這唐人方方面面都優于大明,我們李家若是能在唐人治下立足,未來唐人建立不世之功的時候,未必就沒有我李家一席之地。”
偷眼發現自己父親沒有開口責備,臉上更是沒有出現慍怒,反倒是李國柱發現李旦臉上出現了思索的意思,他趕忙又道:“再者這唐人教育孩兒也專門研究過了,唐人學校暫時不教四書五經,據說以后會增加,但他們自身算學、文學、工科皆成一家之言,很明顯遠比大明那種只教四書五經的腐儒更先進。”
“孩兒自知沒有讀書天賦,但要讓孩兒評判,孩兒還是希望自己未來的子嗣能在臺南接受唐人的教育。不指望他們真的能當上唐人的官,多學點手藝,憑著咱們家的家底,孩兒覺得他們也能享幾世富貴,傳承咱們李家一點問題都沒有。”
李旦輕輕點了點頭,這一點自然也是他來臺南的一種考量。大明人在海外和后世的海外華人其實一樣,都是無根之木,想要教育后代非常困難。
做的好一點充其量還能保留部分國學教育,大多數情況除了少數有錢人可以請私教之外,很多二代甚至三代海外人都只能被人家的教育改變。
這也是初代華人更愛國,二代三代往往對國家沒有多少感情的主要原因。
沒有是非對錯,也無需用血脈綁架人家。成長環境不同,不同民族之間本身就存在生存競爭,身處海外屬于弱勢群體,被對方反過來融合也是正常現象。
李家的體量固然能夠讓李國柱獲得大明正統教育,但包括李國柱在內的李家內部其他人的后代,他們因為常年定居平戶,生活和語言等諸多方面其實都已經有了倭國人的影子。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其實很容易讓后代趨于被通化,甚至讓很多后代主動融入當地的文化環境。
李旦早就發現了這一點,加上他本就是移居過去的,所以不管是老祖宗的傳承也好,落葉歸根的念想也罷,他終究是無法接受自己后代漸漸融入倭國,最終成為我倭國人的事情發生。
所以他也有想法讓后代返回大明,當然唐人的出現加速了這個想法的同時,也給了他另外一種選擇。
微微點頭,李旦不置可否的說了一句:“沒天賦管理家產,那就找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為父終究不可能照顧你一輩子。你要是能找到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只要不觸犯唐人的律法,在這臺南或許還真能夠富貴一輩子。”
說道這里李旦的目光卻轉向了身邊的許心素,話語卻還沒有停下來:“抓緊時間成親生娃才是正道,我死之前是一定要抱上孫子的,我還準備給我孫子留下一筆錢,這筆錢我會存在唐人的銀行里,只能等我孫子長大之后才能取出來。不管你怎么折騰,我希望我的孫子一樣能過上富貴一生,說不得你小子紈绔,你的兒子倒是有了出息,到時候我李家也未必不能在唐人這里成為一方大員。”
李國柱無所謂的點了點頭,他很清楚李旦對他有多么失望,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李旦的這個做法確實挺靠譜的。
他的性格有點不羈,但也不是傻子,他很清楚自己沒有管理能力,人際交往其實也分不清好壞。
但他知道自家的財產會有多少人覬覦,身邊也有很多人隨時會為了錢財對他下手,所以無論是出于對李家的負責還是對自己后代的考量,他都很贊同李旦的這種做法。
許心素倒是笑著捋了捋胡子道:“哈哈,我與李兄倒是有同樣想法,而且已經這么做了。”
李旦含笑點頭道:“唐人終究只是我等為后代考慮的一方面而已,大明那里,倭國那里同樣要有所準備,所謂狡兔三窟,這唐人不過是我更看好而已,許兄可莫要全盤壓在唐人身上啊!”
許心素笑道:“李兄這次帶了大半家產,唐人第一時間就開放了這艘大船的參觀,要我說這不僅僅是想留下李兄的錢財,或許也是想通過李兄給倭國人傳遞一些消息。”
李旦無奈苦笑:“是啊!松浦家族與我等關系盡人皆知,島津家派人去聯系我的事情也沒有刻意隱瞞,如今看來唐人的消息渠道當真了得啊!”
許心素點了點頭小聲說道:“何止啊!據我所知各家都在和唐人互通情報,唐人只需要多方匯集消息再做精簡,很多事情甚至比我們知道的還快。而且據說泉州錦衣衛也在和唐人合作,那幫人早就被文官們折磨的死去活來了,或許沒有背叛大明的考慮,但未必沒有給文官士紳使絆子的想法。”
李旦抬起頭眺望了不遠處的港灣,悠悠的說道:“這里匯聚了各國海商,按照唐人和歐洲人的說法,大半個地球都有人來這里做生意,這又是個多么龐大的消息來源,要我說錦衣衛或許也是看重了這一點,這是要通過合作來從唐人這里置換一些外面的消息以策不備。”
許心素順著李旦的目光看了看港灣中停泊的各國商船,不置可否的說道:“或許吧!倒是李兄想好了沒有?這次來了是短暫停留后返回平戶?還是就此定居于此?”
李旦饒有興致的看向許心素問道:“許兄可有教我?”
許心素笑道:“我說了你可別說我收了別人的錢才行。”
李旦搖了搖頭道:“你希望我留下?真就是因為你也愿意在這里常住?”
許心素手拍欄桿道:“是啊!我還真就喜歡了這里,說實話我一直覺得還是老家泉州住的舒服,可自從來了這里,我還真就越來越不想離開了。”
李旦沒有開口,也用眼神制止了躍躍欲試的李國柱,父子二人靜靜的聽著,許心素確實一臉愜意的說道。
“這里的環境比泉州更安全,或者說比我去過的任何一個城市都要安全,沒人敢在唐人的地盤鬧事,別管是哪一個海上霸主或是哪國大員,在這里大家都是唐人治下的普通人,唐人可不會管你是誰。”
“除了安全之外,這里的干凈李兄稍候也能親自體驗,唐人對衛生格外關注,雖然初時有些讓人不太適應,可一旦習慣了,再回到從前那般污穢不堪的地步是沒人愿意的,哪怕是那些歐洲商人也是一樣,他們為了讓自己能夠干凈一些,甚至還強制要求那個新來的傳教士把教堂建在澡堂旁邊,由此可見這里喜愛干凈的氛圍有多么可怕的影響力。”
看了看許心素和他身后的隨從,再看看自己兒子和他身后的隨從,李旦猛然發現只有自己帶來的那些人顯得有些不堪。
在平戶,李旦最多會皺眉一些剛剛下船的人,畢竟海上情況特殊,一兩個月不洗澡也是正常現象。
可生活方方面面見到的人和事同樣污穢不堪,李旦自然也不可能是個潔癖,他也沒那么大的經歷的資本去要求整個平戶的人都愛干凈。
這畢竟只是生活小節,看起來無足輕重,但從許心素著重描述來看,李旦不得不思考起了唐人這些生活細節對人的改變究竟有多大。
他可是跟西班牙人打過仗的,很清楚那幫人又多么狂熱,能讓那種人主動選擇清理個人衛生,僅僅是這一條就說明了唐人的管理并不是完全依靠自身實力,或許其中還有很多他并不清楚的手段沒有被發現。
許心素顯然是在暗示他這一點,不然也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和眼前這個場景之下說出這番話。
二人兄弟幾十年,彼此之間默契很足,兩個商業大佬在一起聊天很少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哪怕是一些玩笑之語往往也隨口說出便立刻轉換話題,可沒有普通人那般單純吹牛扯皮就能說一下午的情況。
看著許心素饒有深意的目光,李旦笑道:“愛干凈倒是個好事,我等就算再有錢,充其量也只能讓自家下人收拾干凈一些,唐人能讓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變的干凈,至少在這里生活也能更舒心一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