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去菜園子摘了菜回來,蹲在臺階上清洗削皮,一邊和坐在門口的姥姥聊天。
她只摘了一個茄子,一條絲瓜和幾個青椒,洗好了就拿刀削。村里的都是這樣,蔬菜都是用刀直接削的,用不上砧板,一個一個削到碗里裝好。
炒了一盤茄子青椒,又讓田雨去雞窩里撿了個雞蛋來,做了絲瓜雞蛋湯。菜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只等著地里的人回來吃飯。
田間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太陽已經下山了,夕陽的余暉把空中的云染成各種色彩,為翠綠的大山里增添了一道絢麗的風景。
田園家的房子地勢較高,一眼望去,田地里還有很多人沒有回家。他們頭上帶著斗笠,正彎腰忙碌著。沒一會兒,其中一人背上了鋤頭,和旁邊的人說著話,隨后一起離開了地里。
陸陸續續的,都離開田地回家了;沿途會和路邊的人家交談上幾句,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叮當—叮當—”,牛鈴聲在小村里此起彼伏地回蕩著,夾雜一兩聲嘹亮悠長的牛鳴。
“哞——”
黃昏、黃土小路、山村里,在這模糊轉清晰,清晰又轉模糊的叮當聲里,慢慢地消融在暮色中。
李梅和田志兩人也扛上了鋤頭,踏著夕陽的余暉回來了。
田雨在臺階上看到他們的身影,急忙跑回去廚房說:“二姐姐,媽媽他們回來了。”
田園正在盛湯,看田雨急匆匆地沖過來,差點把湯撒地上,緩了緩,繼續把往碗里倒湯。
她慢條斯理的地吩咐田雨:“好,那你去擺碗筷吧。先給姥姥盛碗飯,記得給姥姥的飯里放紅薯啊。”
田雨連忙跑到櫥柜拿碗,這時屋外傳來了李梅的聲音。
“做好飯了嗎?”
田志先去堂屋放工具去了,李梅走到臺階上,打開水龍頭,把手腳上的泥沖洗干凈。
姥姥坐在門口不遠,聽到她的話,笑呵呵的說道:“飯做好了。”
“現在小雨和園園都很能干呢,兩個人一回來就煮飯炒菜,分工合作;剛好你們回來,飯菜就做好了。”
田雨最近不像以往一樣一放學回來,扔下書包就跑出去玩;她現在回來了也不往外跑,就呆在家里陪姥姥說話,這讓姥姥很高興,時不時就要在李梅兩人面前夸獎她幾句。
李梅洗完手腳上的泥,正拿水往臉上潑,再用手一抹,大部分的水被甩了下去。她抬起濕漉漉的臉,此刻滿是笑容。
“都這么大的人了,是該做點事情了。”
這次看到桌上的絲瓜雞蛋湯,李梅沒再說田園浪費之類的話了。
李梅也清楚自己一家人的情況,一直都缺乏營養,而且田園大多數時候都在學校吃沒營養的咸菜,回來了肯定要補一補的。
而田志又是個很傳統的男人,家里很多事他是不管的,桌上放著什么菜他就吃什么菜,都是李梅在操心。
......
吃過晚飯,田園一邊洗著碗,一邊問李梅:“媽,現在地里還很忙嗎?”
李梅坐在竹椅上,攪拌著豬食,“地里哪有不忙的時候?這田地里都是三分種,七分管,之前插了秧,得一直看著啊。”
一天的忙碌下來,腰酸背痛,李梅沒好氣的看了一眼田園。
“還要種菜,玉米和紅薯也都要收拾,哪個不要施肥除草,怎么可能不忙?”
她手上的活沒停,一邊還不忘叮囑田園:“你問這個做什么?你現在好好讀書就行了,這些事不要你操心,你現在最大的事就是考上高中!”
田園把洗好的碗倒扣在櫥柜,這樣方便瀝干,“哦,是這樣,我們學校大概會有十幾個同學想要做褲子,我先問問你有沒有空嘛!”
李梅頓時停下了動作,抬頭看向田園,眼睛都圓了,她不確定的問道:“多少?你說有幾個人要做褲子?”
她突然提高的聲音把旁邊正在寫作業的田雨驚得抬起頭來,她看了李梅一眼,又轉頭去看田園。
田園淡定從容的擺著碗,語調平淡:“可能是十個,也可能只有五個,現在還不確定。”
“你如果能抽出時間,我再跟他們說可以做。”她擺完了最后一個碗,端起洗碗水往外走去。
李梅安靜的坐著,腦子里還有些發懵。
田雨看完田園的一套動作,也放下心來,不再管她們,繼續寫自己的作業。
沒一會兒田園就回來了,她放好洗碗盆,拿起旁邊的洗臉盆架子上的毛巾擦手,轉身問李梅:“你剛剛不是說很忙嗎?要是忙就算了吧。”
李梅回過神來,白了她一眼,義正辭嚴的說:“做幾條褲子的時間還是能抽出來的,你跟他們說,可以做!”
之前做劉龍的褲子時,她就做得更快了,還仔細把線頭剪干凈,才拿過去給肖美云,當時就被肖美云夸贊了半天,夸得她都不好意思了。可惜劉龍上學去了,不能試穿。
這時聽田園說又有褲子可以做,這種好事怎么能不做!
她有些急切的問:“那價格怎么說的?”
田園把毛巾掛好,搬了個小板凳過來,放李梅旁邊坐下,“分三個碼數,小碼,就我這種的,30塊錢一條,中碼35。”
她看著李梅說道:“這個得要自己去買布來做,算上成本,你看這個價格合適不?”
李梅喜出望外,趕緊說:“合適合適,一塊布才多少錢啊,這個價格不錯。”
說完她又有些擔憂:“這么貴他們真的會做嗎?去店里買條新褲子也才這個價格。”
“不用擔心,已經有一個人確定要做了,其他的要等他們回去問了家里人才能確定,但應該也會有幾個做。”
田園并不擔心會不會有人做,她只是怕累到了李梅:“到時他們確定要做的話,星期天就要給他們帶過去,我怕人多了你做不完哦。”
李梅聽她這么說,臉上止不住笑意,剛想說話,就聽到屋外有人喊。
“梅子,在不在家啊?”
李梅朝門口看去,只見兩個女人帶著小孩朝這邊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