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31.要錢
- 開局上交光刻機,我引領機器狂潮
- 不智能機器人
- 2483字
- 2023-02-24 14:44:50
“買地?要多大的地?”
“大一點吧。”
“大一點是多大?說清楚點,具體要求是什么,比如你建什么廠房,做什么類型產品這些要求,要能和人家的土地規劃對得上,要不然拍下來也不讓你造。”
沈寶坤把車停到一邊,翻出個小本本打算記下關鍵信息。
高科技人才他幫不上忙,找地這種事情還真非他莫屬。
別看拍地看似只是花錢買地,這里面門道多了,沒經歷過的拎不清。
“這么麻煩?”
陳銘還真以為拍塊地,只要是工業用就能隨便往上面造廠房......
沈寶坤嗤笑:“傻了吧?有的是這種沒做過生意的大學生,畝和米都分不清,出來就說要開廠,他不破產誰破產,你就說你的需求。”
“倉庫是必須的,所有最終產品可以從這里發貨,電商部需要一點位置,賣貨的主力是他們,這樣就先一個倉庫,一個兩三層的辦公房,跟你那個差不多。”
陳銘想著從科臥斯友好參觀來的先進做法,據友人方世民說,
“因為電商出貨量大,和倉庫放在一起,不管是在網上下單以后的訂單出貨還是處理退貨上,效率都會提高很多。”
挺有道理的說法,陳銘采納。
“另外前期可以把組裝廠先開起來,零件進貨,組裝我們自己來,對了,還有個履帶和交換裝置,這個我們也可以自己來搞,這是我們新加的零件,他們上下游沒有,利潤我們可以自己吃掉。”
“這就三個廠了,后期的話,一個個廠挪進來,方便擴充就行。”陳銘覺得自己說的挺清楚了“大致就是這樣的意思。”
“那你這地不好拍啊。”
沈寶坤起初還以為真的只是大一點,規模也就他機床廠的兩三個大……
“前面你說的都沒什么問題,關鍵就是最后一句,擴充。”
沈寶坤看著陳銘笑:“三個廠還不夠,我聽你的意思是要把整個地球搬到藍溪來,你也不看看藍溪吃不吃得下。”
哪有那么夸張...“有什么問題?”陳銘問道。
沈寶坤斜了他一眼,嗤笑道:“土拍工業用地都是固定大小的,拿出來拍多少就是多少,人家規劃定死的,還擴充…你起初拍還行,后面你這些廠要過來,只能看什么地方有位置就拍什么地方。”
“那就是分開啊…”
理論上不是不行,藍溪沒多大,每個廠要是零件生產好了,隨便大車拉一下估計就夠用很久,掃地機都是小零件。
但是陳銘不太滿意,他得考慮到后續,他以后總不能只做一個掃地機,得考慮后續的可能改變。
“那別人怎么操作的?我看別人不都是一個園區一個園區的么?”
杭城這樣的地塊太多了,比如阿喱。
沈寶坤哼笑:“人家大公司,上來就直接和政府談,談到就是一整塊地,你跟人家怎么比?你公司名頭都沒有,上面干嘛要給你,整塊地基本都是好地段,一個藍溪都劃拉不出幾塊來。”
陳銘哧的一聲:“我選藍溪不就因為杭城好地都被大公司占了么?我要是藍溪還拿不到,我來這里干嘛?
再說了,有什么不能比的?人家大公司對杭城,我們中公司對藍溪,拿地總得有個要求,你就說有什么要求。”
“有啊,投資額。投資額大小,稅收,創造崗位這些,領導也要升職。這些就是他們要的政績。”
“那不就結了,崗位稅收我們全創造,要政績我們就給他政績,說到底就是投資多少錢的問題,舅舅,那是不是說只要我們這邊投資額給到位,地皮就不是問題。”
“把他家拆了都行。”
“嗤。”陳銘笑:“那舅舅你去談,不就花錢么?
我說沈寶坤同學,你格局要打開,我們不是開小廠,我們是來富裕藍溪人民的,我們是來建造美麗新藍溪的,跟他們說,要多少投資額能拿地,說個數出來,錢不是問題。”
文化人說話真好聽,不過沈寶坤怎么那么看不慣陳銘這囂張跋扈的狗大戶模樣呢,笑道:“一億?兩億?大幾千萬可能也可以,就是位置的問題。”
“那就按我們看到的科臥斯工業園標準來,我搜搜。工業園占地面積約為4.14萬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1.45萬平方米,約占總占地面積的35 %。項目總投資為28000萬元,2億8千萬,就按這個標準來。”
陳銘在某度找到信息亮了亮,“他們既然可以,我們就不應該有問題,而且價格理論上應該比他們還便宜。”
縣級市,地價怎么也不應該能和蘇市比。
“是便宜.....你是真的敢,根本不把錢當錢看。”
沈寶坤:“我要是招商領導,我能把你當爹供著,不過你確定要這么大手筆?”
“昂。”陳銘豈是開玩笑。
“那這就不一樣了。”沈寶坤身子莫名挺起了些,氣勢斐然:“那劇本就不是這么拿了,小錢你是求上門,大錢你是被求上門。”
“被?”
“昂。”
“哦~”
“嗯。”
“你來。”
“我來?挺爽的,你要不要見見?”
“我忙。”
“行吧,我勉為其難。”沈寶坤同學開心:“對了,還有個問題,你這開工業園人手的問題怎么解決?藍溪沒那么多工人的。”
藍溪才一個60萬人口的縣級市,那勞動力才多少?
陳銘點點頭:“你說的是工資的問題,這不是問題,等廠子開起來就租大巴,去各人工大省直接整車整車拉人,東邊有電子廠,老鄭有流水線,魔都更有老外的造車廠,這不滿地是人?大巴開到門口,直接從他們手里搶。”
“呵呵呵,你小子身上有股狠勁。”
“那是。”
“像我。”
“......”
兩人商量定,陳銘回到了杭城的家里。
先給老媽掛了個電話,讓她有空就來杭城幫他選個房子。
雖然一套房子他現在很容易就買的起,但是讓老媽幫他挑的意義就不一樣,找點事做,大家都開心。
“那我明天就過來。”買房這種大事,老媽一聽就很急。
“明天我不一定有空啊。”
陳銘得趕緊去找人手,財務法務…要不然沒人幫他處理入董事會的事。
“你忙你的好嘞,你又看不懂個好壞,我找個中介自己轉轉。”
“行行行,你最懂。”
收電話,洗澡,看書。
計劃有條不紊的推進,學習也不能落下。
以前陳銘感覺自己就像站在一家圖書館前,眼前是無數的知識,都有用,但是不知道哪本書能解決他遇到的問題。
現在就不一樣了,所有學到的知識,都明確的通往解決問題的快速路上,簡單高效。
學習使人快樂。
知識點的花費就是鞭撻。
下一次解鎖要5000了,陳銘才有一萬多而已,而且目前一天平均入賬才100多或者200出頭的樣子。
居安思危,按網友的說法,發工資的當天就要想著還花唄,要不然月底要不夠的。
“杭城的辦公場地也要找起來了。”
“三億七萬多萬,工業園花費肯定用不完,錢倒是夠了。”
“對哦,還有筆天使投資沒拿,國家的錢不能不要,差點忘了…天使投資,網上說好像就幾十幾百萬,有點少。”
“少也不能便宜何國為,得要。”
蚊子再小也是肉,陳銘想到這里就躺在沙發上給何國為打了個電話。
“領導,忙不忙?”
“加班,怎么了?”
“錢的事,該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