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反對者眾

也真是難為代善了,為了反對遷都,想了個這樣的理由出來,偏偏它還比較符合如今的境況。

見有人要反對代善之言,福臨擺了擺手:“今日之議,諸卿當暢所欲言,且聽皇伯說完。”

代善起身朝福臨拱了拱手,看向濟爾哈朗和多爾袞等人:“諸位都曾帶兵打仗,當知兵法有云:為將者,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矣。”

“燕京新下,其舊明官員不可輕信,其民眾之心尚未可知。若倉促遷都,一旦有變,朝廷為之奈何?又遷回盛京,圖增笑柄?”

不等眾人回答,代善又看向福臨:“以臣之淺見,都城莊重,不可輕動,故此時朝廷不宜遷都,當一切如故。臣聞狡兔三窟,當今之勢,盛京為一窟,燕京僅可為半窟,黑龍江之地亦僅為半窟。”

“燕京雖好,大清卻未曾經營半日。為今之計,可遣一大臣進駐燕京,耐心經營數載,修通兩京之大道,以便兩京往來。待黑龍江之窟修成,方可議遷都之事。”

“禮親王所言甚謬,豈不聞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燕京乃上天賜予大清,豈有辭而不受之理?

再者,我大清軍威赫赫,沿途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值此之時,朝廷應當機立斷,克日遷都,鼎成中原。”

多爾袞是遷都意見的鐵桿支持者,要不然也不會主動請纓帶兵入關。見代善反對遷都,立刻表示反對。“我看,禮親王老了,再無半點魄力。”

代善也毫不示弱,說自己是老了,但是看問題更加透徹,睿親王年輕,但容易忽視細節。“睿親王當知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

“治大國如烹小鮮,切忌操之過急。李自成殷鑒不遠,我大清當更加慎重。”

崇政殿內,支持遷都者眾,就連希福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更多的是對多爾袞之言的解釋。“蒙陛下問起,臣贊同睿親王之言,定都燕京有以下幾大好處:

其一,燕京勢踞形勝。東臨滄海扼遼東,西擁太行襟山陜;北倚燕山連朔漠,南通運河控中原。以燕京為都,能更好的掌控九州。

其二,便如睿親王所言,燕京自古便是興王之地,遷都燕京便是大清興盛之始。

其三,燕京為都已逾三百年,百姓皆奉燕京為正統,若不入燕京,則名不正言不順。”

不過不管群臣如何支持,代善都表示反對。“你們說的我都懂,我也不是反對遷都,只是現在不是遷都的最好時機。”

有內閣首相反對,這個決定一時之間也定不下去,見臨近中午,福臨只能中斷今日的朝議:“諸卿之言,朕已知曉,遷都于大清有利,但皇伯所言不無道理。”

“正值飯時,想必諸卿唇槍舌劍一上午,早已饑腸轆轆,且隨朕一同用膳。遷都之事,明日召集群臣再議。”

吃個飯的時間,內閣商議遷都之事,便傳遍了盛京。正如福臨所想,有人支持遷都,有人則反對。

例如阿濟格,擁立多爾袞不成,便竭力反對遷都。

五月十九日,群臣于崇政殿繼續商議遷都之事,這一次不再是內閣之間的討論,有入朝資格的官員皆可發言。

到了群臣這個層次,反對遷都的就更多了。還不待阿濟格說話,一些人就已經跳了出來,表示支持代善,反對遷都。

“現在戰局不明,李自成居北,張獻忠之流居于西南,南方更有偽明朝廷,燕京四戰之地,怎可貿然遷都。”

“臣附議,燕京與盛京數千里之遙,大清入關太快,關內民心未附,所需補給皆需通過盛京均輸轉運,若遷都燕京,所耗費錢糧不計其數。”

旁人只說局勢不穩,后勤難以支撐,到了阿濟格這里,就激進多了:“我是反對遷都的,在座的不少人都曾跟著太祖打過天下,彼時情景我是歷歷在目。”

“大清初得遼東之時,因不行殺戮,故清人多為遼民所殺。想來燕京也差不多,為避免重蹈復撤,大清當乘此兵威,于燕京大肆屠戮。再遣諸王,坐鎮燕京,大軍或還師坐鎮燕京,或退保山海以望關內,如此可無后患。”

阿濟格之言一出,不少人持贊同意見,他們大多有勇無謀,只知道逞強蠻干。他們十分懷念努爾哈赤時期的日子,底下有數不清的漢人奴隸供養。

但皇太極繼位以后,禁止以漢人為奴,統一編戶為民。為保障漢民不受欺辱,又令漢、滿之民分地別居。

一時間,這些人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如今有阿濟格帶頭,他們自然愿意支持,最好朝廷能改弦更張,恢復努爾哈赤時期的政策。

福臨讓代善持反對意見,就是想將這些人給引出來。若是內閣一致同意遷都,遷都勢在必行,這些人的反對就只能藏在心里。

果不其然,只過了一天,就有無數人跳了出來,反對朝廷遷都。

多爾袞沒想到自己的親大哥竟會帶頭反對自己,言辭還那么激進,在燕京大肆殺戮,那大清還憑何取天下?

“荒謬!中原之民何其多也,殺的完嗎?大清欲圖進取,必須遷都燕京。”

福臨穩坐釣魚臺,看著大殿內的眾臣爭論,這邊說遷都的好處,那邊說遷都的壞處,至于更加激進的人,已經被福臨記小本本上了,阿濟格就位列頭名。

“樓親,不是朕厭惡你爹,實在是他帶不動啊!”

吵了差不多快兩個時辰,大家都吵累了,都不太想說話了,崇政殿才漸漸安靜下來。

“列位愛卿,商議了一上午,可曾商量出一個結果來?”

多爾袞立馬表示:“陛下,先帝曾言,若得燕京,當立行遷都之事。依臣看來,此事無須再議,當遵從先帝遺愿,克日遷都燕京。”

福臨登時從龍椅中站起,看向多爾袞:“皇叔此言當真,皇考曾說過此話?”

“先帝之言,臣豈敢胡亂編造?先帝言及此事時,諸王貝勒皆隨從在側。”

“皇伯,朕皇考說過此話?”福臨又看向代善,想從他那得到準確答案。代善點了點頭,回答道:“回陛下,先帝確實說過這樣的話。”

“諸位皇叔,你們也曾聽到?”

濟爾哈朗、多鐸也紛紛點頭:“先帝確有此言。”

阿濟格見皇帝看向自己,只好無奈的答道:“說過。”

不等福臨總結,代善先行起身告罪:“臣忘記先帝之言,還請陛下恕臣不恭之罪。”福臨自是不會真的怪罪代善,本來就是他讓代善反對的。“一來皇伯憂勞國事甚矣,二來朕亦不知皇考有此一言,又豈會怪罪皇伯。”

“既然有先帝遺愿在前,臣愿支持遷都。”

皇帝和宰相再一次達成共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耒阳市| 武清区| 岳池县| 松潘县| 厦门市| 晋城| 宣汉县| 建阳市| 玉林市| 灌南县| 嘉定区| 曲水县| 福海县| 五河县| 玉环县| 雷州市| 普安县| 朝阳县| 武安市| 鱼台县| 吴忠市| 乳源| 青海省| 镇雄县| 开平市| 济阳县| 化州市| 金门县| 仁怀市| 英山县| 柳河县| 方山县| 周宁县| 长宁区| 沧源| 嘉黎县| 辽阳市| 大渡口区| 开原市|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