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親的動作和聲音驚動了附近正在參考的學子,此時大家都還在奮筆疾書。考之前,大家都知道題目會比較簡單,但是打開考卷后,沒人料到題目會這么簡單。
大概相當于大明童生的水平?
一些在大明多次鄉試不過的學子,眼淚都要出來了,頓時文思泉涌,將自己內心對“能養”的想法寫在白紙上。
破題、承題、起講、入題一氣呵成。
一聽有人舞弊,邊上的人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這么簡單還要舞弊?這么菜來參加什么科舉,在家多讀兩年書不好嗎?
騷亂只持續了一小會,附近的學子只對自己的前途感興趣,哪里有空去關心一個作死的人?
把聰明勁放在作弊上面,真的是聰明過頭了。
科舉經過這么些年的發展,防作弊手段已經非常完善。一般情況下,除非是手眼通天,能夠收買所有與科舉相關的人,否則很難夾帶小抄進入考場。
但有那本事,又何必夾帶呢,直接讓考官泄題不好嗎?
大清的條件雖然簡陋,但有大明珠玉在前,該有的防作弊手段都用上了。進入考場前,每個人都經受過脫光衣服檢查,原本所穿衣服也被換成了統一的素衣。
只是沒細致到掰開每個人的谷道檢查,本以為不會有人膽敢舞弊,卻不料真有人通過此種方法帶小抄進入考場。
附近巡視的侍衛很快趕到樓親邊上,一番簡單的交流后,將那名作弊的學子帶了出去。
那人似乎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連連用母語表明自己的身份,隨后就是不斷的求饒。“我是崔光浩尚書的兒子,不是上國子民,你們不能殺我。”
“念在我響應上國號召,不遠千里從開城趕到盛京參加科舉,還請饒了我這一回。”
“我真的知道錯了,念我還是初犯,就饒了我這一回吧!求求你們了。”
崔啟智自顧自的求饒,兩名侍衛只當做沒聽見。這么大的事,誰有那么大的膽子放人?
朝鮮國派人到盛京參加科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明朝強盛的時候,他們也會派人到燕京參考。雖然他們不一定會擔任大清或大明的的官員,但是通過上國的科舉也算一種資歷。
回到自己國家后,憑借這份資歷,再通過家族長輩的運作,便能輕易躋身朝堂。朝鮮國此時的情況和中原的隋唐時期差不多,上層被士族門閥所壟斷。
他們的姓氏還照搬了五姓七望,搞了個“李崔盧鄭王”,當然他們和隋唐時期的五姓七望沒有哪怕那么一點點血緣關系。
福臨坐在大殿內,看著廣場上發生的事情,心中已經有了猜測。“遏必隆,去看看怎么回事。”
他有些不理解,此次科舉題目明明已經非常簡單,為什么還有人敢冒天下之不違,當著他這個皇帝的面舞弊。
皇帝很生氣,后果很嚴重,哪怕這個皇帝還是個小孩。
很快,遏必隆回來了,神色稍顯慌張,看上去事情似乎不小?
“說說吧,怎么回事。”福臨隨意的問道,夾帶小抄而已,還能是捅破天的事不成?
“萬歲爺,是…”遏必隆不知道該如何說出口,崔啟智所夾帶的小抄就在他手上,他看過后猶如雷擊。
“是有人舞弊吧?從服飾上看,那人是漢人?”
崇禎自縊萬歲山的消息,已經通過鷹信和飛鴿傳到了盛京。不過只在幾個內閣大臣之間流傳,遏必隆因為伴在福臨左右,才有幸得知此消息。
因為明已經滅亡,福臨自動將明人替換成了漢人。
遏必隆搖了搖頭:“萬歲爺,不是漢人,是朝鮮國的學子?”
這福臨就很不理解了。“他們不都是幾個世家的子弟嗎,按照道理來說,學識應該都還不錯吧,有必要夾帶東西進考場?”
突然福臨意識到了什么,八股取題只在四書五經之內,那人帶的什么東西進考場,總不能把四書五經都給帶進來吧?再一聯系遏必隆的深情,福臨覺得有些不對勁。
難道,真的有人泄題?
福臨一驚而起,若是這樣,那可真是捅破天的大事了。題目只有內閣成員知道,如果能泄露出去,那?
“那人夾帶的東西你帶來了吧,把他交給朕!”福臨變得異常嚴肅,一雙眼睛盯著遏必隆看。
遏必隆顯得更加慌張了,一雙手忍不住的顫抖。這張紙交出去,一場政斗避無可避,若是不交出去,自己必不能活。
最后把心一橫,將紙張雙手遞上。
福臨匆匆一瞥,身體一晃坐在了龍椅上。很快,福臨做出了決斷:“樓親看過沒?”
福臨搖了搖頭:“不管他有沒有看過,將樓親和那兩名侍衛都帶到鳳凰樓五樓,再將崔啟智下獄。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準靠近他們四人。”
“你也一樣,禁止將此事泄露給旁人。給朕當作無事發生,一切等今天考試結束再說。”
“是!”
遏必隆帶著福臨的口諭,將三人強行帶到了鳳凰樓上。兩名侍衛還算聽話,沒有反抗。但是脾氣暴躁的樓親對著遏必隆又打又踢,“狗膽,竟敢抓小爺我,你知道我是什么人嗎?”
“舞弊那人是被小爺揪出來的,不獎賞我就算了,還要軟禁我?放開我,我要去見方喀啦!”
任憑樓親如何打罵,遏必隆都一言不發,只負責守在鳳凰樓五樓樓梯口。
福臨也當做無事發生,繼續坐在篤恭殿監考,有時候也會去廣場上巡視一二,看看學子們的水平。
看著他們對最后兩道數學題束手無策,福臨忍不住搖搖頭。看來以前歷朝歷代對數學的重視還不夠,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知道做,以后若是想要攀科技樹,還得借助借助西洋人的力量。
每場考試持續一個時辰,中間沒有休息時間,離座視為放棄考試。好在直到結束,都沒有人起身離座,也算是給籠罩了一層陰云的福臨,帶去了一個好消息。
律法考試結束,考生們陸續離開,外面已經準備好了熱粥和饅頭,勉強墊墊肚子。
“諸叔伯兄長,盡快命人閱卷,總分七十以上,皆錄取。”
隨后福臨離開了篤恭殿。“三德子,命范師傅天黑后入宮見朕,不要驚動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