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舅額駙、內大臣阿布泰,在皇太極喪事期間,不入內廷齋戒,卻私自出城送豫郡王多鐸出征,實乃負主恩、無人臣禮之輩。
經諸王、貝勒、貝子、固山額真、議政大臣等人商議,剝奪阿布泰統領的牛錄,廢其國舅額駙、內大臣之名。
二十二日,兩黃旗大臣宣布效忠福臨。雖然誓詞和之前別人發誓的時候差不多,但是兩黃旗就是要單獨發誓。
這可能是因為兩黃旗由皇帝親領,同其余六旗相比,他們和皇帝的關系更加親近,所以要特立獨行。
二十四日,諸王、貝勒、貝子、率文武各官祭告皇太極:茲者龍馭上賓,臣等以大位不可久虛,國家不可無主,議奉皇子嗣承大位。伏祈昭鑒!
由此,正式昭告天下,由皇九子福臨繼承皇位。
二十五日,是福臨開啟正式即位程序的第一天。他就像個提線木偶一般,在郊外祭天,在城里祭祀太廟。
太廟就位于大清門東側,里面供奉著他愛新覺羅家的祖宗,以及大清的奠基者努爾哈赤。
“孝孫嗣皇帝臣敢昭告于太祖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曰:維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皇考上賓,諸伯叔兄及文武群臣咸以大位不可久虛,國家不可無主,爰奉藐躬,繼承大統,改明年為順治元年,伏祈昭鑒。”
沒有任何體驗感,福臨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登基后的年號已經被定為了順治。三位輔政親王只是在將結果出來后,進宮通知了一下他。
晚上,福臨在永福宮里激動的睡不著覺,拉著自己的額娘、姐姐以及蘇茉兒說話。
“額娘,阿姐,我要做皇帝了!你們開心嗎?”
“開心,怎么能不開心呢,我弟弟是大清國的皇帝,日后若是我被人欺負了,弟弟你可要為姐姐我做主啊!”
“阿姐放心,以后我封你為長公主,誰若是敢欺負你,我就誅他九族。”
“誅九族是吧?長公主是吧?半個多月沒去學堂上學,還不知道荒廢了多少學業,都給我看書去。”大玉兒一人彈了個腦瓜崩,原本還意氣風發的大清皇帝和大清長公主瞬間焉了。
這段時間皇宮里的氣氛太過沉悶,所以福臨適當的開了個小玩笑,果不其然,永福宮的氣氛輕松了不少。
“福臨,你雖然做了皇帝,但是年紀還小,還需要多加學習,不可輕易插手政事,遇事多向鄭親王和范侍讀請教。”
“你一定要做一個好皇帝!”大玉兒將福臨和娜圖攬入懷中。
福臨鄭重的點了點頭:“額娘,我會成為一個好皇帝的,我會開創一個比現在更大的基業,我要讓大清的龍旗插遍天下。”
深夜,福臨獨自坐在案前,思考著明天登基大典的事宜。明天的登基大典大概是他最近幾年唯一一次插手政務的機會,畢竟眾目睽睽之下,王公大臣們不會輕易反駁新君的圣旨。
有些事情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雖說因為他的出現,歷史已經出現了偏折,但難保不會因其慣性又重回原本的軌道。
原本歷史上福臨即位后,只有濟爾哈朗和多爾袞輔政,隨后多爾袞借著事由剝奪了濟爾哈朗的輔政地位,開啟了一人輔政的年代。
隨后一把推翻皇太極優厚漢人的政策,重啟圈地,占房,投充,逋逃等加劇漢滿矛盾的政策,以及大肆屠城。
江陰八十一日,嘉定三屠。
如今多了一位代善輔政,可福臨看著那代善的老態,心里不由得發虛。代善能不能壓制住多爾袞,這還真的是個問題。
漢滿關系,
跪拜禮,
壓制多爾袞,
還有人殉,都大清了,竟然還有人殉,簡直不可理喻。好在目前只有敦達里、安達里兩人給皇太極殉了葬,暫時還沒有后妃殉葬。
福臨在紙上寫了劃,劃了寫,直到子時過后,才拿出一份比較滿意的說法。
寅時,天邊微亮,剛睡下不久的福臨便被三德子喚醒,很快便有侍女們端著朝冠,朝服,袞服,朝珠,朝帶進來。
棉質石青色袞服罩于朝服之上,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前后各一。其章左日、右月,萬壽篆文,間以五色云。
朝服穿好以后,福臨走出永福宮。此時已是八月底,遼東已是分外寒冷,朝服和袞服顯得有些單薄。三德子拿了一件里子是紅色的皮裘披在福臨身上,這才暖和起來。
輦車已經停在永福宮門口,只等福臨登輦。福臨一腳踏上軟凳,卻見自己的乳母想要跟著自己一起登上御輦,伸手將其攔住:“此非汝所宜乘。”
接著獨自登上輦車,經東掖門前往篤恭殿即位。
以禮親王代善為首的諸王、貝勒以及文武群臣在篤恭殿門口跪迎。福臨穿過人群,從中間御道拾階而上,踏過門檻,一步一步走向位于陛階之上的龍椅。
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豪格等王公大臣依次入殿,準備向福臨行跪拜禮。
這時福臨從龍椅上起身,快速沖到代善面前,雙手將其扶住,操著奶聲奶氣的口音說道:“禮親王乃朕之皇伯,宗親伯長,又為輔政大臣,毋拜也。”
接著福臨又扶起濟爾哈朗和多爾袞:“輔政大臣者,佐君王理天下,當坐而論道,毋跪也。”
“來人,賜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座。”
頓時殿內議論紛紛,也沒有太監去搬凳子。“還愣著干嘛,難道朕的話不管用嗎?去搬凳子過來,從即日起,輔政大臣見君不跪,拱手行禮即可。”
福臨回到龍椅之上,看向階下的臣子:“眾愛卿平身。自今日起,廢跪拜禮。”
“臣等謹遵圣諭!”
廢跪拜禮是施恩于臣下,畢竟能站著,沒有愿意跪下去。有了一個好的開頭,福臨對接下來的事更加有信心了,當下便命令三德子宣詔。
即位詔書其實已經由代善等人擬好,為皇太極議廟號謚號,尊立皇后哲哲為母后皇太后,莊妃大玉兒為圣母皇太后,大赦天下是應有之義。
只不過福臨又加了點新東西進去。
“朕聞古之圣賢皆以孝治天下,故有孝文為母親嘗湯藥之事,孝武開舉孝廉之制。弗能孝事雙親,其必不能忠君。為主殉葬,實奪其孝且不能盡其忠,更重吾君父不德,吾弗取也!故有此詔,咸告內外,盡廢人殉之事。”
“朕年幼沖,尚賴諸伯叔兄、大臣共襄治理。內三院乃皇帝所欽用,故備咨詢之所,當以輔政大臣領之。今改內三院為內閣,統領六部,以禮親王代善為內閣總理大臣,以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為副大臣。
肅親王豪格,豫郡王多鐸,饒余貝勒阿巴泰,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鑲黃旗固山額真拜音圖,侍讀范文程,侍讀洪承疇皆入閣,為議政大臣。”
“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