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子要動刀了!
- 大明:攤牌了,朕是一代暴君!
- 無敵丸丸
- 2118字
- 2023-12-09 15:05:59
楊一清猛地的一震!
難道是這新帝...
青龍似乎是知道了楊一清心中所想,堅定的點了點頭。
“哈哈哈哈!”
楊一清爽朗的笑容響徹整座城樓。
“天佑我大明!吾皇萬歲!大明萬歲!”
楊一清自然也是猜到了青龍說的京都變天了的真正含義。
大明的這片天,終歸還是回到了皇帝的手里。
少年天子并沒有讓他失望。
反而是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并且皇帝還給自己送了一份大禮。
要不是皇帝派錦衣衛的高手前往漠北取下了韃靼瓦剌聯軍首腦的人頭。
自己鎮守多年的大同說不定就已經被異族攻破。
楊一清此刻望著北直隸京都的方向,重重的跪了下去。
“烽火連天戍邊疆,不畏艱險護家園!”
“卑職當為吾皇赴湯蹈火!至死不渝!”
這一幕,讓錦衣衛的青龍也深受感動,隨即將楊一清扶了起來。
“楊總兵,陛下剛登基就對九邊要塞異常的關注,我等也絕對不允許屬于大明的土地被異族入侵!”
青龍隨后堅定的繼續說道。
“陛下這次派我等來執行此次任務絕對不只是要韃靼瓦剌聯軍退兵...陛下要的是能夠覆滅北元的余孽!”
楊一清再度被青龍的話給震顫到了。
此刻楊一清的胸腔內一股股熱辣辣的氣血沖上頭頂。
沒錯!
我們要的不只是韃靼瓦剌聯軍的短暫退兵,要的是將這些影響大明安定的北元余孽異族統統覆滅!
這新皇帝有如此魄力又有著這等智慧,大明何愁昌盛也?
......
明都城。
養心殿。
朱佑樘堂前站著大明未來的重將之臣。
新上任的內閣三閣老和六部尚書都聚集于此。
這一場小小堂會對于新上任的幾位官員也是至關重要。
同時他們也想知道天子未來的執政方法。
共同讓大明走向輝煌才是他們的共同目標。
眾人都在等待著朱佑樘的開口,可是接下來朱佑樘的話讓眾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傅愛卿,你作為禮部尚書,可知這句話為何意,出自何處?”
傅瀚作為剛剛被升職為禮部尚書,和內閣六部其他幾人一樣。
以為這次皇帝召見他們會商討一下諸如改革軍事、推問庫銀亦或是稅收改革等等方面的問題。
唯獨沒有想過天子會問出這等話。
禮部尚書傅瀚還是急忙回道。
“回陛下...此句出自于《孝經》,孔圣將‘孝’分為了三個層面,小孝為侍奉雙親,中孝為侍奉君王,大孝為修身立事實現自身的遠大志向...”
朱佑樘點點頭,繼續問道。
“那朕問你,愛卿認為哪一種孝更為重要?”
傅瀚的額冒著斗大的汗珠,有些惶恐的回道。
“回陛下!我等身為朝廷命官,為天子做事,自然是‘中于事軍’最為重要,吾等愿為吾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一旁的內閣尚書也是紛紛點頭。
而朱佑樘則是搖搖頭,隨即淡淡道。
“既然如此,那孔圣人何為會將‘始于事親’立在《孝經》之首?”
朱佑樘的一番話讓禮部尚書傅瀚不知應該如何回答。
朱佑樘繼續說道。
“即日起,追封吾母紀氏為大行太后,謚號‘孝穆’,合葬帝陵。”
這話說完,身旁的內閣和六部尚書豁然開朗了起來。
劉健則是低著頭,眼眸之中藏著深深的震撼。
在此之前,劉健也想過今日皇上召見自己說的那些話。
以皇上剛登基這段時間以來的作風和手段,首先要先說的無非就是一些震懾他們內閣六部的話。
畢竟內閣和六部都不是省油的燈。
甚至有時候還能動搖皇權。
可是如今的劉健才發現...他錯了!
沒想到自己和天子比起來,目光還是淺薄了許多。
亦或是說,是自己剛剛被升至內閣有些急功近利了。
冊立先后這一步,看上去無關緊要。
實則里頭都是天子的大智慧。
也可以說這是少年天子初登記之后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這關乎著新天子能否在天下人面前站穩腳跟。
大明自建國以來,一直都是以孝治天下。
開國皇帝朱元璋更是在孝道方面做的非常好。
朱元璋對孝道的體現主要就在對朱家先人陵寢的修建和對孝道的尊崇上。
馬皇后死后,謚號“孝慈”,葬于南京,也叫“孝陵”。
甚至在朱元璋的遺詔上,也依然念念不忘闡發孝道。
朱元璋推崇“以孝治天下”,孝陵也是明朝崇尚“孝道”的一個縮影。
也正是因為朱元璋推崇孝道,才能如此的受到百姓和天下人的尊重和愛戴。
朱佑樘這么做的目的為了就是日后能在天下百姓眼前名正言順的站住腳跟!
劉健心中不禁心生佩服,他完全被朱佑樘的心思給折服了。
本來以為天子不過是個殺伐果敢,有魄力的皇帝。
現在看來,這天子無論是手段還是智慧心思都非常的不一般啊...
追封大行太后的事很快就定了下來。
自然沒有任何反對。
一個個都在贊嘆朱佑樘的孝心。
片刻后,養心殿陷入了沉默。
朱佑樘則是坐在龍椅上翻閱著奏疏。
又過了很久,朱佑樘合上了案牘上的奏疏,這才開口道。
“周愛卿,你作為戶部尚書,可知如今大明國庫還剩多少銀兩?”
周洪謨作為剛剛上任的戶部尚書,自然早有準備。
“回陛下...成化末年至今,大明國庫存銀八十萬兩。”
朱佑樘微微有些皺眉,轉頭問向一旁的劉健。
“劉閣老,卿認為按照大明的稅收,去年結余的國庫應當有多少?”
劉健能成為內閣首輔,這些事情他早已熟記于心上。
劉健一五一十的回道。
“回陛下...按照大明累年的稅收,大明的國庫存銀應結余至少六百萬兩以上...”
朱佑樘點頭道。
“李閣老和謝閣老你們兩人的答案呢?”
李東陽和謝遷兩人附和道。
“劉閣老和微臣想的一樣...”
朱佑樘再度點頭,淡淡的說道。
“九邊要塞這些年來欠下軍餉一共七百五十萬兩,兵部還有借貸于民間的三百萬兩用于軍隊的開支還沒有還清。”
幾人有些不明白天子想要說什么。
接下來朱佑樘的話讓內閣三人臉色一變。
“既然如此,朕給你們內閣半個月的時間,要在國庫見到六百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