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北疆的困境
- 大明:攤牌了,朕是一代暴君!
- 無敵丸丸
- 2197字
- 2023-12-07 15:22:04
四大護法聞言后,心中有些震驚。
還沒來得及問清楚,牟斌繼續說道。
“這是陛下給咱們錦衣衛的第一次任務,你們要是完不成這趟任務,就不用回來了!”
“錦衣衛的榮光能否重塑,就在此一舉了!”
牟斌的話語中斬釘截鐵,容不得一絲敗相。
現在整個明都城內,任誰都知道現在北元的形勢迫在眉睫,韃靼瓦剌兵臨城下,大明的江山危在旦夕。
而內閣六部等官員卻充耳不聞。
這樣朝廷的無所作為他們都看在眼里。
而他們作為錦衣衛也想為大明獻上自己的一切,甘愿為自己的國家拋頭顱灑熱血。
一身武藝傍身的他們也想殺這些蠻夷之輩為大明效忠。
現在的他們終于有了這個機會。
四大護法激動不已。
這是天子給他們的機會!
不僅僅是錦衣衛重塑榮光的機會,更是作為大明的子民一個報效國家的機會!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作為大明的子民,愿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而這個難得又艱巨的任務,他們勢必要漂漂亮亮的完成!
幾人心中滿是豪氣云天。
青龍帶頭堅定的說道。
“大哥!你盡管放心!我們哥幾個誓死完成陛下的任務!”
“若是不成功,我們哥幾個提頭來見!”
聽到幾人的決心,牟斌很是滿意。
作為大哥,牟斌很是了解幾人的能力和手段。
牟斌相信只要幾人齊心協力,定能完成任務!
只要兄弟幾人能成功歸來,那屆時他們也定能升官加爵成為為錦衣衛重塑榮光的功勛。
牟斌此刻放下了錦衣衛總指揮使官職的位子,以大哥的口吻語重心長的對幾人說道。
“你們幾個給我記住了!”
“不管是內閣三閣老、六部尚書還是萬太后,這大明的天只屬于一個人,那就是陛下!”
“陛下的一句話就能定人生死,萬喜又如何?萬太后又如何?”
“只要陛下想!殺你一個萬太后又能怎樣?”
“那些老鱉囊一個個以為天子初登基沒有皇權,那簡直是愚不可及!”
“今天咱們錦衣衛能有現在的威名都是因為天子的一句話,要是哪天咱們錦衣衛辦事不如東廠了,天子一句話就能讓東廠給咱們滅了...”
“要想錦衣衛日后威風八面,那就得看看咱們錦衣衛的本事和手段!只要咱們有能力就能一直為天子沖鋒陷陣!”
“我說了這么多,想必哥幾個也應該明白了...”
四大護法聽完牟斌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語后,心中也若有所思。
他們心中清楚牟斌所說的一切,現在他們錦衣衛的權利都是天子一句話的事。
要想日后得到重用,這次的任務勢必要辦的漂亮。
緊接著牟斌向幾人交代了一番后,以青龍為首的錦衣衛四大護法趁著夜色前往了北疆。
......
九邊,大同鎮。
大同鎮是大明北疆邊防的要沖,也被稱為九塞之冠。
現在的大同鎮四面楚歌,正在和韃靼瓦剌的部隊交戰。
總兵楊一清這短時間以來已經好些日子沒有合過眼了,此時的他佇立在滿目荒涼城池樓上,向遠方眺望。
楊一清作為總兵帶領著大明的軍隊和韃靼瓦剌已經交戰數月。
在此期間,楊一清不間斷的奏疏朝廷請求支援北疆。
可是卻從未得到過答復,朝廷也沒有派兵增援。
再這么繼續下去,大同鎮必定會被韃靼瓦剌聯軍攻下。
想到這里,楊一清心生悲涼。
“楊總兵,現如今的情況恐怕不出三日大同鎮即將被攻破...”
一旁的屬下一臉的絕望。
城樓下的士兵面色也帶著幾分頹敗。
楊一清清了清嗓子,厲呵道。
“大膽!竟然動搖軍心!拖下去斬了!”
現如今,正是士氣最低落的時候。
大同鎮圍困數日,城內糧草也將快耗盡。
城內的將士們已經彈盡糧絕,早已沒有抵抗的力氣了。
似乎現在面對他們的只有慢慢的死亡。
雖說他們都是大明的士兵,有著必死的覺悟,但是不甘心。
不甘心死在和韃靼瓦剌的戰爭中。
就算死他們也愿意死在和敵人的廝殺中。
楊一清心中何嘗不是萬分的失望。
自己送出去的奏疏一封都沒有得到回復,朝廷也遲遲不肯派出援手。
到了現在最后的時候,楊一清心中的希望也漸漸的破滅。
自從萬太后掌權朝政之后,朝廷對九邊的重視就逐漸開始削減。
認為九邊要塞不需要派這么多的兵力,每年的軍餉一降再降。
以至于九邊已經欠下了一百多萬兩白銀的軍餉。
而將士們都是在拿命填補這些漏洞。
他們不為別的!
就是為了這片故土,為了這個地方能養活他們。
可是朝廷的不作為讓楊一清和所有將士們都寒了心。
作為一個朝廷命官,楊一清知道這是屬于他們的宿命,楊一清也坦然接受。
此刻的他已經抱著必死的決心。
但是成為九塞之冠的總兵,他不能表現出任何的頹相。
因為他現在就是這座城內所有人的主心骨,一旦楊一清放棄了,那么他身后的所有人也將會隨之倒下。
屆時,他身后的這座城池,這屬于大明的土地將會被蠻夷入侵,大漢的民眾將會民不聊生。
為了這片土地,為了大明的尊嚴,他絕對不能放棄!
楊一清激昂的大聲說道。
“所有人聽令!守住這大同鎮是我們的使命!家國社稷的安危是我們作為將士的驕傲!他等異族決不能侵犯我大明的領土!我們要誓死守住這大同鎮!”
“我等愿隨將軍死守大同!”
剩下的士兵心中燃起斗志,他們勢必要死守住這座城池。
這些人才是大明的脊梁!
漢人從軟弱之宋朝開始,已經跪的太久了,似乎已經忘了該怎么站起來。
可巍巍華夏長河五千年歲月中,總有一群人選擇站著死!
正是他們才鑄就了華夏人的脊梁和氣概?。。?
楊一清看著將士們也是包著必死的決心,雙眼有些泛紅。
既然這樣,那就勢必要死守這座城池。
敵人若想進入,那必須踏過他們的尸體!
不過此時的楊一清心中還有一絲絲的期望。
那唯一的希望就是剛剛登基的小皇帝。
希望小皇帝能夠重整超綱,重視起軍政大事,知道九邊要塞的處境。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一線生機...
不過這也只是楊一清給自己最后的寬慰罷了,因為他也清楚新帝才剛剛登基不過十日。
一個剛剛登基的小皇帝能有什么作為呢?
想必也是萬太后的傀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