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三突然下指令讓見性和白鈺感到錯愕,他們和這位隊長合作過不少次,還未曾發生過這種事。
白鈺知道武三這個決策是正確的,如果被一只土僵拖著,他們這十來人遲早要被一一突破,而且寸功未建。
而先把村里的僵尸都解決掉的話,至少能夠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務。只是這樣一來,他們在射殺僵尸的時候時時刻刻都會面臨著土僵的突襲。
“便這樣定了,解決了村內的僵尸我們再來對付這只土僵,實在不行我們便退走,等日后糾集師兄弟們一起過來~”
白鈺同意武三的決定,他看了看見性,后者嘆口氣不再說話。
他又掃了在場所有人一眼,來的時候十二人,現在只剩十人,特異局的人員神色肅穆,沒有過多其他表情。
他們是軍人,服從指令是天職,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也不會皺一下眉。
“出發!根據信息,那群僵尸都停留在村中祠堂,我們進去搜尋,目標便是那里!”
。。。。。。。。。。。。。。。。。。
封門村外,一個一身道袍,背負長劍的道士道士站在村口石刻邊上,濃郁的陰氣使得整個村莊看起來朦朧不清。
“心血來潮之下總算是趕到了,這村子分明是鬼村,師叔這趟兇多吉少,希望還來得及~”
張初廣面色平靜,古樸平凡的面容一雙眸子卻是極為亮眼,他看了一眼村內翻滾的氣息,渾身的氣息如同利劍出鞘一般帶著凌厲,大步踏入村內。
剛一進村,村里景象他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村分明是布置了養尸法陣。
十來分鐘后,一個破敗的祠堂顯現在他眼前,祠堂破敗不堪,到處都是腐朽的氣息,外面的白墻脫落了一片又一片,祠堂內雜草叢生,高的都已經沒過門檻。
兩扇門戶大開,一個僧人和一個道士盤膝坐在祠堂中間,閉目打坐。
“師叔,大師~”
在張初廣出聲的瞬間,和尚和道士睜開了雙眼,他們的胸前一片黑紅,有血跡緩緩滲出。
“師侄快走~”
“施主速退,此地….”
見性和白鈺話音未落,只見張初廣原地騰空,在他的身下一只骨瘦如柴的手掌破開地面,五爪表面漆黑帶著些許泥土,抓了個空。
“土僵?”
張初廣人在半空,見到這一幕眼中精光一閃,他掌心浮現雷球,揮手一甩,落入地上的洞穴中。
土僵速度雖快,又怎么能快的上雷電,雷弧噼啪作響,不消一會,一具身披黑袍,全身漆黑的僵尸從地下被炸了上來。
見性和白鈺神色震驚。
前一陣子張初廣下山后途經汕風市,拜訪了兩人。
白鈺和張初廣本身是同門,十年之前他出山坐鎮汕風市時張初廣還是個埋首讀書的少年,在山上頂多就是相識而已,多了解卻是談不上。
另一人是佛門高僧,有金剛降魔之功,更有慈眉超度之法,見識廣博,對于張初廣這位天師之子的到來甚是歡迎。
三人坐而論道,短時間內居然建立起了不淺的情誼。
白鈺是不知道他這位師侄已經邁入了神海境的,通過張初廣平日里自信且淡然跟他們交談的下山以來的斬妖除魔事跡,他推測這位師侄的修為至少為玉液巔峰期。
剛剛他便打算以龍虎山的秘符請這位身在不遠市內的張初廣出手,只是遭遇土僵后,他便斷了這個念想。
要是張初廣過來了不敵土僵飲恨在這里,他就是龍虎山的罪人啊,是以危在旦夕也沒有發符箓通知張初廣,卻不想他自己尋來了。
他們兩人在祠堂內尋到聚集的僵尸時,在搏斗中他們兩人被這只土僵偷襲受了傷。
張初廣跟土僵剛一交手,揮手間施展雷法逼出地下的土僵,這番手段實在是讓他們心中震動。
更加讓兩人震驚的是張初廣的修為,出手之時法力的涌動比他們更為深厚,這位跟他交流了幾天修行心得的年輕人是妥妥的神海大佬啊!
雷法,至陽至圣,乃天地間眾多鬼物邪魔的克星,但也最難修習,龍虎修行成功的人寥寥無幾。
白鈺一行人進村之時十二人,在這祠堂里消滅了大部分的僵尸,最后死在土僵手里的足足有八人,就連武三都被拉進了地下。
兩人耗費了大力氣消滅了最后一波僵尸,丹田中的法力已是不多,這才坐在地上。
一方面是專心感應土僵的動向,避免被偷襲,另一方面是需要時間恢復法力。
“半人半僵?”
張初廣凝神注視著黑袍,看出了異常之處,冷聲道。
“見識不錯,可惜,今天你們都要死!
破了我的遁地術又如何,喝了那么多練武之人的鮮血,我的防御之身已經凝聚!”
沙啞的聲音從黑袍下傳出,只見他用尖細的手褪下頭上的黑袍,露出了容貌。
這是一個老年人,臉上斑駁,瘦的皮包骨,嘴角猩紅,外露的獠牙已到了下巴處,頭發枯黃散亂,猙獰笑著。
“半人半僵?你是茅山棄徒封山?”
白鈺古井不波的心在今天不知震動了多少次,在聽到半人半僵這四個字想起了二十年前茅山發生的事。
十年前靈氣剛復蘇時,茅山一位三十五代弟子無意之中在藏書樓的暗格里發現了一卷書冊,上面記載著諸多的“黑茅術”。
所謂“黑茅術”便是邪術,施展這些法術的媒介要么是生人的血液,要么是生人的魂魄,其中便有將自身煉化為半人半僵的邪術。
這一邪術可以讓施術人自身繼承僵尸的特性,變成不老不死的存在!
當然,吸食人血和外形特征也會一并繼承。
這件事當時在茅山曾引發熱議,門派中的高層都知道此事。
而施展這道法術需要以近親之血服食七七四十九天,再服用僵尸牙粉制作的藥丸陷入假死之中,在養尸地中待夠七七四十九天,時間一到,會自然醒來!
醒來后需再飲七七四十九近親之人的鮮血,如此才算完成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