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海濤洶涌
- 血色_銀狐
- 7211字
- 2004-12-29 16:45:00
自那日回來,葉海就沒再出過門,躲在屋里按著草圖在電腦中繪制標準構件圖。這個工作雖不難,但是瑣碎,是考教水磨工夫的細活。雖然現在用電腦制圖比以前在學校用手工繪制省了很多事,仍是消耗了他大量的精力。
標準圖和草圖那是兩碼子事,草圖隨手畫出輪廓知道個大概就行了,標準圖連個螺孔直徑都要標注出來。一天畫下來,兩眼發黑,頭皮炸麻,最可恨的還是根本搞不定幾個,工作進度和蝸牛有的一比。望著厚厚一沓,數量達幾千的各式配件草圖,不由哀嚎“這要到何時才是個頭啊”。
沉浸于圖紙中的葉海已沒有了時間,空間的概念,整日里除了偶爾在休息時還惦記起著場地的事外,腦子中就剩零件,尺寸,拼裝圖了。當接到孫錦林“元旦快樂”的祝福電話時,才意識到2003年過去了,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問起場地的事,得到還沒結果的答復,沒了興趣。找個借口推掉了元旦同學聚會,拜托他在聚會上把這事提提后就掛了線。又給家里報了個平安,就忙他的制圖大業去了。
※※※
元旦后還沒幾日,小孫再次來電話,這回是場地有消息了。離城比較遠,但基本還符合他的要求。本來以為是聚會時哪個老同學給的信息,一問竟是他公司個叫“顧燕”的女孩,還說葉海也認識的。想了半天也沒記起有這么個熟人,經番點撥下,才想起上回去他公司路上撞車的事。葉海最近畫圖早畫昏了頭,哪還記得這么個小插曲。
在孫錦林嘮嘮叨叨什么有眼無珠啊,放著這么大個美女連人都忘了啊,艷遇怎么不垂青他啊,越來越沒邊的廢話里,終于找到對自己唯一有用的信息“后天周日上午去看場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了,就再也沒興趣聽他啰唆,三言兩語打發后就掛了電話。
放下電話葉海沒象以往抓起鼠標就按鍵盤。小孫的話勾起了他那天“巧遇”顧燕的記憶。一時間什么圖紙啊,零件啊都不知道飛哪個爪哇國去了,整個腦海里只剩下那張宜喜宜嗔的面孔,久久徘徊不去。
總算他還有些自制力,知道這樣的嬌娃欣賞欣賞就行了,不用動什么癡心念頭,大腦才恢復了正常運轉。只是對事情怎么和她扯上聯系覺得匪疑所思,剛才因怕聽孫錦林極度自戀的言語也沒顧得上問。
“下次見面一定記得問清楚”葉海暗暗對自己說。
其實孫錦林這人還是不錯的,長得白白凈凈,一米七幾個子微有些發胖,一張圓臉笑起來還有個小酒窩,給人一種和善,安全的感覺。就是嘴有些啰唆,芝麻大的事都能講半天,不投胎做女人實在是種資源浪費。
想想也奇怪,葉海本身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幾個還算交好的朋友個個都是能說會侃的主。不是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看來還不一定都是對的呢。
※※※
到了約好的日子,葉海起了個大早。前一天怕自己把這事忘了,還專門去買了個鬧鐘調定時間擱在床頭。畢竟今天是個重要時刻,如果順利的話(想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條件都擺出去了,既然肯談也就沒太大的出入了)這將是自己施展抱負的第一個平臺。
乘車到工業園入口匯合了早已等候多時的孫,顧兩人。(到不是葉海遲到了,在對他說時孫錦林有意把會面時間推遲了半小時,至于原因嗎,哈哈,想大家也猜得到)見了面,孫錦林一個勁的埋怨葉海怎么遲了這么久,搞得葉海還以為自己忙糊涂,把時間搞錯了。一個勁的道著歉。
和顧燕禮貌的打了招呼,今天她穿了件大紅披風,脖頸上系了條白絲巾,格外扎眼。好在葉海和她也算一回生,二回熟了,總還沒出多大的洋象。
地方離工業園很遠,一個在城南,一個在東北角,幾乎要橫跨整個城市。在乘什么工具去的問題上三人產生分歧,顧燕主張搭乘公交,孫錦林堅決要求打車。葉海心里想省錢(要知道,幾十里地打車沒個百多塊也下不來),嘴上卻積極支持老同學。
最后還是我黨的一貫基本方針起了作用“少數服從多數”就是有特權(女士)也不行。叫了車,付賬的葉海自然坐在前面。孫,顧倆人坐后排(葉海很懷疑,孫錦林堅決要打車只怕就是這目的吧?)車上問起了那天想起的問題。
其實事情過程也很簡單:“元旦后上班,小孫到策劃部辦事情,正好顧燕也在,聽了他名字想起那天的事就隨意和他聊了幾句。得到公司第一美女的垂青,口舌本就靈巧的他自然來了精神,三扯兩扯下就扯出了葉海要找場地的事情。
顧燕正好有個伯父做加工生意虧了本不想再干了,打算把它盤出去。和她伯父聯系了把葉海的條件說了番,基本能滿足也就有了今天之行。”
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葉海不得不佩服造物者的神奇,要不是一連串的巧合,怎么能把本來毫不相干的三人拉了坐到一起呢。有美女搭伴坐車就是不同,一路上小孫把顧燕惹的俏笑頻頻,把小車內搞得熱鬧非凡。
葉海說的雖不多,但聽著銀鈴般的笑語也是種享受。這一個月來坐車的次數抵的上以前23年的總和,也就這次和上回遇到黃珉輝那次坐的比較舒坦,不過聽黃大炮那破嗓子說話哪有現在遐臆。
※※※
幾十里路一晃就過去了,的士已駛入城郊柏合鎮,在過了一個集市后停到一片寬廣的作坊區道路邊。付了車費,下車走了約有五十米遠,在一家掛著“大理石加工”的小廠門前停下來。早有個四十多,不到五十的中年人站在門口等他們。
“二伯,人我帶來了,待會兒怎么謝我啊?”顧燕先迎上去拽著中年人的胳膊笑道。
“你這丫頭,就這點事還敲二伯竹杠,也不怕別人笑話,還不替我介紹下。”
在了解了葉,孫兩人的身份后,簡單的和孫錦林握了手,就抓著葉海的手高笑道“葉老板真是年輕有為啊,幸會,幸會,我是這家廠子的負責人顧遠華”。
第一次被人稱做老板,葉海窘了個大紅臉忙聲道“哪里,我和葉小姐是朋友,叫我小葉就行了”。
旁邊顧燕也笑著說“二伯,葉海是個老實人,你就別耍你那套官話了,快帶我們進去看看吧”。
顧遠華瞪了顧燕一眼,也就沒在堅持“那我就不見外了,叫你聲葉老弟了。”不再接受葉海的推辭,就帶著三人進了廠子。
在里面轉了兩圈,看了下大體情況。整個小廠一畝多見方,三面圍墻一面臨河,順著邊墻建了一溜的鋼架敞蓬,里面散亂的放著些石材和加工器具。靠里面砌了幾間平房,應該是辦公室和倉庫,靠河邊還蓋了個廁所。
因為沒有多少房屋,所以顯得很空曠。葉海看了看,覺得很滿意,尤其是那條小河,聽介紹還連著外大河,對于需要大量水資源的合鋼儀來說,是不能再理想的了。
看了場地,幾人在辦公室內坐下來。顧遠華讓顧燕倒了幾杯水笑著對葉海說“葉老弟,你看地方還可以嗎?”
“嗯,不錯,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不知道價錢方面怎么樣。”沒有什么談判經驗的葉海就照直了說。
“呵呵,葉老弟真是爽快人,這樣吧,既然是小燕的朋友,我也不占你便宜,就按我原來盤別人的55萬怎么樣?”
葉海對地皮價格根本沒數,僅是按自己現有資金來做分配的,55萬比原先自己想的四十來萬是高了點,對以后資金的分配有些影響,但人家都說到這地步了,也抹不下臉來還價。于是便先答應下來,以后再在別的地方省吧。
商定了具體細節,皆大歡喜的四人在附近的酒樓上開了個小小的慶功會。席上興致很高的顧遠華頻頻勸酒,雖然由孫錦林代飲了不少,酒量很小的葉海還是醉的不醒人事,最后的印象好象是說了自己的住址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當宿酒初醒時已是第二天中午了,頭疼欲裂的葉海發現他躺在自己住所的床鋪上。打電話給小孫后才知道是由他和顧燕一直架回來的,在路上不但把人家車子吐的一塌糊涂,連顧燕的衣服都被吐臟了,直呼他唐突佳人。
答應改日請客陪罪后,葉海去洗了把臉才徹底清醒過來。有鑒于平生第一次醉酒的痛苦后,發誓以后不管誰勸都再不喝酒了。(這個誓言發的效果不錯,終其一生都沒再喝醉過,當然這和他以后地位日高,也沒什么人敢硬勸他有很大關系。)
※※※
后幾日都在陪著顧遠華到各個部門轉交房產手續,公證處公正合同,銀行轉帳款項中渡過,其間還專門宴請了孫,顧倆人并買了兩件禮品作為答謝。在忙完一切后,葉海開始對著已搬的空空如野的廠區做自己的基建規劃。
車間肯定是要靠河邊的,好在機械不大,建兩間平房就行了。旁邊要造個蓄水池,這個可要大些,最好一直建到前門圍墻,畫了幾筆看看太大,改成幾個小池子才算合理。辦公,倉庫都是現成的稍做調整就行了。
廠房對面原來拆掉鋼蓬的地方圍個露天池子堆放礦石。在角落再砌個廁所。畫好布置圖后看看總覺得少點什么,一想對了自己住哪?總不能每天都往城里跑吧,既不經濟也不方便,最后有把原來平房再加了三間,自己住一間,剩下的先空著。
完成了構思繪成圖還覺滿意,剩下就是具體實施了。這倒不用葉海費什么心思,這幾天好幾個得到消息的施工隊頭目,找過來聯系承建業務。經過這一個月的鍛煉,他已經有些經濟頭腦了。
開了個小型招標會,把幾個頭目都叫來,讓他們自己做個預算,價低者中標。好在幾個施工隊也只是屬于“打野雞”的貨色(幾個瓦匠組一塊,推個頭出來,找些零散業務做做混口飯吃)。所以工程額雖不大,到也搞得似模似樣,最終以32。5萬定給了一個頭叫“劉廣春”的施工隊。
既然大事已定,葉海把自己畫的示意圖交給劉隊長督促他盡快開工,并再三強調要把質保量后,回城考慮辦廠手續問題了。
※※※
回了住所,葉海本來想找孫錦林來商量商量看怎么辦手續,他只知道辦企業要先拿營業執照。找誰辦,怎么辦,要拿什么東西辦都是兩眼一抹黑。可一想最近麻煩他不輕了,現在年關將近,各單位都很忙,老找別人也不太好。不是經常在網上看到各處都在招商引資嗎?送上門去應該不會為難自己吧。對,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有了定計便不在想這事,思維還是回到圖紙上來。“這可是大事,現在眼看前期工作都有了著落,圖紙繪制還遙遙無期呢。這是根本,圖紙出不來,就沒法加工配件,那什么都免談。還有零件在哪加工,標準通用的還好說,直接買就行了,可還不少專用的,那可要自己打做了。
拿圖紙給別人加工嗎?單獨一個只怕人家不可能做的吧,再說現在只是理論上能行,實際肯定有不少改動,難道都找人?看來還先要搞個車床,刨床什么的出來啊。還有熟練機工,礦石原料,產品銷售……”
“啊”葉海郁悶的幾乎要喊出來了,怎么這么多事要做,以前怎么就沒想到呢?當真是體會了創業艱難,尤其是一個人創業那更是難如登天啊。
“不管怎么說,路還是要一步一步走,飯還是一口一口吃”,用精神催眠法拒絕再想下去的葉海,對著鏡子用愉快的口氣為自己鼓勁“面包會有DI,牛奶會有DI,一切的一切都是會有DI”。
第二天他先到廠子里看了看,還不錯,已經有幾個民工在開地基槽了。看到葉海來了,劉隊長放下手中活對他道“葉老板,錢帶來了嗎?就等著進材料呢”。
想起昨天走的時候答應他先給幾萬塊錢備材料的,回去一煩都給忘了。好在鎮上有銀行,帶著劉隊長到銀行提了五萬塊。打發他走后,葉海想了想還是先到柏合鎮鎮政府去打探下情況。
在門衛的指引下找到了掛著“鎮政府招商引資辦公室”牌子的大門。門是開著的,在外面看了下里面就倆人,一個辦事員正伏案書寫,另一個看樣子是個領導,端著杯子泯著茶看悠閑的報紙呢。徑直走到那人面前“你好,我想咨詢件事情”。
領導抬頭看了下,見是個拎著個皮包,學生模樣的小青年,就沒太在意,繼續瞄著報紙隨意道“什么事,說吧”。
“我是外地來的,想在鎮上辦個加工廠,問下辦廠要什么手續”。
“哦,你準備多大投資?”
“初步先投資200萬”
“200萬?”聽見這貌不驚人的小個子說了這么大個數字,領導頓時來了興趣,杯子放下了,報紙也丟了,站起來熱情的伸出手歡聲道“歡迎來柏合投資啊,我是招資辦副主任馬躍進,老板貴姓啊”。
“哦,我叫葉海,宜賓來的,想辦個鋼管加工廠”葉海有些受寵若驚的連忙伸出手握了下馬主任那寬大多肉的手掌。
“不急,不急,先坐下來喝杯水,慢慢說。”引著葉海在邊上沙發上坐了下來,又叫辦事員小李泡了杯茶水端給他。
葉海把他的大體情況講了下,馬主任爽朗的笑道“手續好辦,鎮里對外地投資者有優惠政策,特事特辦。就是鋼鐵制品要經市里報批《特殊商品經營許可證》,這個下午我可以陪你去市里跑趟。”
葉海自然是連連稱謝,馬主任又把優惠政策詳細給他介紹了,并取出投資意向書指導他填寫備案。一番常規工序完成后,倍受黨和政府殷切關懷的葉海,如浴春風般和小李去鎮各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在工商所拿了《營業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稅務部門的《稅務登記證》,又到基建辦補辦了《土建施工許可證》,果然是一路綠燈,順風順水。
“都說現在共產黨的辦事效率低,我看還是滿有熱情的嗎”從未受過如此規格重視的葉海感慨之余,小小的滿足了一把虛榮心。中午又由馬主任領著幾個部門小頭目做陪,在鎮辦飯店招待了頓豐盛的午餐,一番推辭后酒足飯飽,稍侍休息帶齊資料就和馬主任趨車前往市工商局。
※※※
市里面對此類以加工,改裝為主的小型企業審查并不嚴格,大致看了看申報材料,詢問些具體情況,在馬主任以鎮政府名義的說項下,很快便批下了許可證。辦完事后,為感謝馬主任的大力幫助。葉海在一家商店買了兩瓶好酒,兩條好煙送給他表示謝意,又拿條中檔煙給送他們來的鎮政府小車司機。推辭不就,老馬他們也就笑納了。
葉海并未隨車回鎮子,在送老馬他們走后,回住處放下辦好的東西打了一輛車去舊器材市場看看。他的想法是機床這類前期加工配件的設備,買新的不至于,也沒那么多錢折騰。不如買個淘汰了的舊貨色改造下,反正能用就行了,又不圖它賺錢。
在市場里轉了轉,大多都是半成新的二手貨,索價不菲,不合他心意。改到廢材收購處,才找到幾臺銹跡斑斑的報廢機床,經番討價還價以2。5萬元的價格,選了兩臺還入眼的雇車拖回了小廠。叫做活的民工把機械下到倉庫里后,天已快黑了。鎖好門,關照劉隊長次日找幾個勞工來整理機械便走了。
有感于往來極不方便,葉海擇日把原有的辦公室收拾了下,又到鎮上購了一套家私布置起來,接通水電,電話后算有了個臨時的窩。隨身攜帶筆記本電腦和部分樣稿來往兩地,耽誤回程時住宿,繪圖兩不誤。
機床已雇人全部拆散并逐個清洗除銹,磨損嚴重和已無法使用的部件都更換了新的,又到市職業介紹所雇了兩個下崗的熟練機工,在葉海的指導下負責拼裝。
對這倆人葉海可是下了工夫的,畢竟以后靠他們生產并組裝新儀器,生產起來后還要負責操作的。在介紹所泡了大半天,從厚厚一沓履歷表中挑選出來,經面試合格后才正式雇用的。
倆人工齡都在二十年以上,業務熟練,老實可靠。給他們工資開到1000塊一個月(對一個普通下崗工人來說是相當高的報酬了,想當初自己給人打工不過才500塊呢),又打掃了間屋子安排住在廠里,以解決離城遠上下班不方便的問題。當然住廠還有能晚上看門,代葉海做做飯之類的業余用處了。從來了成都后他一直靠下館子和方便面度日的。
※※※
這日早上,葉海正在倉庫指揮裝機床,聽得外面一人大叫“葉老板,出門接客拉”。忙擦了干凈手跑出來,是孫錦林和顧燕聯抉造訪。自那回請客陪罪后就再沒見過,這段時間又忙,一直沒聯系。
“哈哈,葉老板,大興土木了啊,你身上怎么涂得跟泥蚯似的?”孫錦林指著葉海笑聲說道。
“呵呵,我哪算什么老板啊,裝機械時機油抹的。”
“不錯啊,機械都到位了啊,帶我們見識下,給你提提意見嗎。”
看了倆人衣光鮮亮葉海有些猶豫道:“里面亂的很,怕弄臟了你們衣服。”
“呵呵,又不是沒有過,怕什么啊。”小孫有些促狹的笑道。把旁邊一直還沒說話的顧燕也惹得“吃吃”笑了出來,顯然想起了葉海那天醉酒的窘相。搞得他臉都有些發燒了,和顧燕打了招呼后帶他們進了倉庫。
一進倉庫,就看見幾個工人圍著一堆拆的亂七八糟的破舊零件在清洗,旁邊還有倆人搗鼓著才裝一半的機床。“你這是干什么呢?”孫錦林有些疑惑著說。
葉海把他的構想說出來。這下不但孫錦林笑的前仰后翻,連顧燕也是花枝亂顫了。小孫指著葉海說不出話來,捂著肚子直呵呵。還是顧燕心細,看見葉海尷尬的不知所措,喘息道“好了,我們別在這打攪工人做事,有話出去說吧。”
直到進了葉海屋子,孫錦林才緩過氣來“我說老大,你要省錢也不能這么個省法啊。”
顧燕也跟著說“是啊,葉海,你這樣裝的機器用不了多久的,而且新零件的磨損,更換很快,即不經濟也不實用的。”不虧是搞策劃的,這么快就能從經濟角度指出其中弊端了。
“我也沒打算用它多長時間,只要加工些零件就行了。”
“哦,怎么說?”
葉海只得把和盤托出自己準備造個加工機器出來,用機床來制造特殊配件的想法。孫,顧倆人面面相覷,半響小孫才結巴著說“葉海,我知道你畢業時論文寫的不錯,可你水平不會高到自己造機械的地步吧?”
“嘿嘿,我自己瞎琢磨的,還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呢。”
“我暈!”小孫搖著頭嘆息著“我都不知道說你什么了,花幾百萬搞個自己都沒把握的東西出來,也太兒戲了吧。”
沒等葉海說話,顧燕插口說“好了不說這些了,葉海既然敢做,肯定有他道理,等機械造出來不就知道了,我們四處看看吧。”
葉海從她的秀眸中看出點異樣,心下嘀咕“她不會把我當瘋子吧?”
這倒是冤枉顧燕了,她只覺得葉海這人很奇怪而已。不過話說回來,天才和白癡也就那么一線之隔,誰又能分得清呢?
帶著孫,顧在建設中的廠子里轉悠,并解釋各部位用途。搞得倆人越來越覺得葉海深不可測,又是蓄水池,又是礦石場,這是在建加工廠嗎?怎么倒象是核電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