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029指鹿為馬
- 國漫:秦始帝
- 修修玉雪身
- 1770字
- 2023-03-16 23:45:05
“相國大人,恕在下不能再坐視下去了……”
“相國大人再沒有動作,這聯盟怕是……”
“相國大人,這人心……如此,還請早作打算。”
呂不韋有節奏拍打大腿的手指卒然停下,同時睜眼道:“本來,待那鄭國渠出現波折之時,一舉發難、一擊必殺才是最好的辦法。”
這本是呂不韋的打算,奈何那使用真元作為動力的元氣動力機關工具人,太特喵的好用了啊。
再加上趙政采用了先進的預算分流方式,又以薪代役,鄭國渠工程也與其它“奇觀”筑造一樣,非但沒有損耗秦國的民力,反而大大提升了國力。
而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想要借此將趙政強行扳倒,光憑單片面的指責是成不了事的,還需要“人和”、眾口鑠金。
所以呂不韋才耐心地沖在座的盟友道:“確實不能再讓咱們的國君繼續做大下去了。
咱們的國君還是過于年輕了,他并不知道一個強勢的秦國只會引發六國猜忌與提防,大大加強征戰難度。”
強行給自己找了這么個借口之后,呂不韋就圖窮匕見了,“明天還望諸君同心協力,撥動是非,混淆視聽、‘指鹿為馬’!”
其實呂不韋也有點心急了,一開始放任趙政“坐大”,是打算以驕縱的方式捧殺趙政。
然而趙政大工程一個接一個的安排,還全特喵的盤活了,他呂相邦不是沒有暗中出手搞過破壞,奈何這是飛龍在天、勢不可擋。
好在場上眾人都是趙政的政敵,不是被趙政斷了財路就是絕了上升通道,全都與趙政擁有不可調和之矛盾。
于是在第二天的朝會上面,一出荒唐的鬧劇就此上演。
趙政甚至以為是自己耳朵出錯了,“衛御史,你在說什么?”
出列的監御史早有心理準備,硬著頭皮頂著趙政的氣壓,再次將指狀復述了一遍:
經查,鄭國使秦,其實是身懷秘密任務。
使疲秦之計肆意損耗秦國的國力,目的是借此來延緩秦國擴張的步伐。
而自國君主政以來,形勢看似一片大好,實則數年不曾對外動兵,軍備松弛、政務腐敗,還需要暫居幕后多增閱歷才行。
就這么個鄭國動機不良的破事,竟然都能扯到自己的身上。趙政笑了,也懶得反駁,直接傳來鄭國對質。
而鄭國此人心理素質極其強大,面對指責絲毫不慌,拱手道:“始臣之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也。”
翻譯下來,就是:[]我鄭國剛來的時候,的確是以間諜的身份過來的。
打算利用修渠拖慢秦國的步伐,可是等到河渠修好了,那受益的難道沒有大秦嗎?
我鄭國修渠為韓國只延續了幾年的壽命,卻為大秦建立了萬世的功勞啊。[]
話說得非常體面,可見鄭國此前早就演練過了若干回被發現以后的場景,這段回話應當是鄭國早就想好的托詞。
而事情也確實如此,雖然現在的鄭國渠僅是一半的進度,但就是這一半的進度,已是讓涇水向東注入之洛水,利用平交方式穿過冶峪、清峪,灌溉農田萬余頃。
可想而知,當鄭國渠建成后,關中必為沃野,將成天府之國,稱之為天下第一渠亦不為過。
而監御史可不是這樣想的,他就捉住鄭國目的不純,以疲秦之計的可以引發的災難性后果為由,直指趙政經驗尚淺,還需學習深造。
然后不等趙政反駁,以呂不韋為首,一群大臣嘩啦啦的站出來:為秦計,請國君還政退居幕后,學習深造以待及冠。
當即站起來的趙政臨高臨下,明顯是怒了,“你們都眼瞎了不成……”
就算鄭國初始目的不良,但是人家鄭國不是說了么,最終得利者可是秦……好吧,鄭國的問題現在根本就不重要。
呂不韋聯合“百官”以此事為借口,威迫“思想不夠成熟”以至差點損耗秦國國力的趙政,乘乘退回去坐冷板凳才是問題所在。
不過今天朝堂的風行不對,怎么滿堂盡是反骨仔二五仔,這也是趙政順風順水順習慣了,疏于防備,以至于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二來,呂不韋這是打在趙政的七寸上面。
尚未及冠親政的趙政,確實處于考察期,在出現“重大疏漏”的情況下,作為托孤內務大臣的呂不韋,以相國的身份“迫宮”符合程序。
最后,呂不韋這是師出有名。
而趙政竟然沒有對鄭國作出任何的預防排布,這才是百密一疏的失分項目。
哪怕趙政足夠信任鄭國也是沒用,誰敢保證引涇水向東注入洛水的這項大工程完成之日,不是大災難之時呢。
畢竟這鄭國渠修正了,才是為秦建萬世之功,而若是修反了,那么就是滔天的大水患了。
畢竟水火無情,一旦修建完成后通水的鄭國渠水淹八百里秦川,那么整個秦國都得民生凋敝、哀鴻滿路、餓殍遍地!
所以哪怕趙政早就知道真相也沒用,已然將疲秦之計化作了富秦安秦的肥秦之策同樣沒用。
這TMD就是政治。
朝會“不歡而散”,趙政自然是“怒氣沖沖”。
但是光挨打……受委屈而不還手,可不是政哥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