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初升,一座半山峰呈現出墨白。微白的天空下,遠算群山蒼黑似鐵,像是在拱衛著什么。
贏氏宗廟并不豪華,全是青磚大石構建,高達數米且工工整整,蒼老、古樸、莊重。
沒有院墻,整體空曠寂寥反生一股談談神圣,青松翠柏矮松間更是籠罩著莊重肅穆。
主要原因在于人,這里所有人無一不是一板一正的,那種對于祖先天地神祇的敬畏信奉,已是溶入到了骨子里。
趙政哪怕連連穿越,卻仍不信鬼神之說,但、選擇尊重。
金色的琉璃瓦下,是一幢古式斜檐悶頂的閉頂大樓。
進入殿內,是畫梁雕棟古色古香,但在肅穆的氛圍下,不備苾芬卻令人心寧神靜。
纂玉牒、輯屬祿……這期間的什么申議、教誡,親疏遠近、尊卑上下趙政是搞不懂的,但無所謂,大概率不需要懂的。
因為趙政是“太子爺”,如果接下來一切如常的話。
趙政還以為要上演“滴血認親”呢,哪知什么沒有就如同提線木偶一樣遵照指引,就走完了最后一道儀式。
不過趙政也不奇怪,如果趙政趙姬通不過各種神神道道的“檢測”,根本不可能走到這里的。
累得夠嗆的趙政還不能離去,因為是有望國君之位的嫡嗣之故,還需要向贏氏歷代歷祖歷宗立下一番宏愿。
這是趙政唯一需要自主控場之處,也是最有可能翻車的舞臺。
因為向懷里一掏的趙政,卻是掏了個空,不見了,懷里向祖先吹牛我要做一番事業,一番如何牛逼大事業的宏帖已然不翼而飛。
趙政回身一掃,眾多叔伯阿爺正以炯目落在自己身上,都是一副考校的面孔,趙政只能看出個子虛烏有。
還是正事要緊,趙政沉默片刻,在眼見趙政兩手空空默言無語的眾人,就要沉不住氣的時候,突然開口道:
“政有一愿,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眼見沒有掌聲,更沒有呼聲,唯見一片沉默。
趙政為自己打氣,還是得當個文抄公啊:
“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雖然后面的不合乎趙政的心意,但起來還是接續道:
“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也不知道是最后補上的這句點戳中這些宗老,還是這些族老現在才反應過來,總之收獲贊聲一片的趙政算是過關了。
可就在趙政即將退下前,咚地一聲,倒下了一片木牌,現場頓時鴉雀無聲。
不要以為這是小事,也就是趙政已走完了所有儀式,之前的宏愿也是加分項,否則的話,當場就會有宗老發令將趙政拖下去。
亂棍棒殺,以慰祖靈!
不過發生了如此的巧合,趙政接下來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古人是再再迷信不過了,這是祖先預警啊,還是先將趙政的太子之位擼下來吧。
而且在他們心里,這不是迷信而是祖先保佑下的選擇,所以趙政是坐定冷板凳了么,不,隨著一排子的牌位倒下,趙政也被判下了無期徒刑。
供奉贏氏歷代先君的牌位倒下一塊,代表有人不滿意趙政。
但一整排的牌位倒下,代表趙政是不祥之兆,是災禍化身,不將趙政砍了以慰祖先,已是他們這些人法外施恩了。
老邁的宗正將咨詢的目光轉向秦莊襄王,眼見秦莊襄王沉重地閉上了眼睛,這才站了出來,就要開口向趙政下達終身監禁的判決。
正經的秦時絕對沒有這一出吧,可正經秦時的趙政早在一年前就已經完成了認祖歸宗。
正美滋滋地等著二年后秦莊襄王狗帶,然后以十三之齡即位呢。
趙政心下冷笑,贏子楚啊贏子楚,你果然只是個便宜父親,既然你不仁,那就別怪政哥我日后不義了。
供奉臺上面絕對被做了手腳,趙政先發制了,怒喝一聲道:“來人!”
趙政的暴發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贏子楚以及宗正一聲間都沒能反應過來。
怎么敢!
這怎么敢!
趙政他怎么敢的!
這是誰給他的資格底氣!
趙政卻是將“憤怒”進行到底,這是褻瀆,是絕不可以容忍的褻瀆!
應聲而來的秦衛有眼力得很,當先沖著秦莊襄王行禮被免去之后,就神色恭敬地護衛在兩側。
不等贏子楚說什么,趙政又已經嘟嚷起來,“你們兩人過來,不給我找出原因,就等著被誅連三族吧。”
本來還在躊躇的兩人暗自叫糟,他們就不該進來的,可是現在來都來了,只能先跟秦莊襄王請求再說。
在秦莊襄王的許可下,兩名秦衛順著趙政的視線,頂著發寒的頭皮揪開了木板,很快就找到了“兇手”,一群正在啃食木梢的白蟻。
這樣一來,就不是趙政的錯,而是祝巫的罪過了,可是巫祝也在申冤,這里是什么地方,供奉歷代贏氏國君的地方,他們進來滌塵都得擔心吊膽小心翼翼,那敢輕動絲毫。
而且全程都會有秦衛監守,給他們天大的膽子,也沒有那個作案的能力啊。
趙政根本無所謂破不破案,幕后之人不就是想讓趙政丟掉儲君之位么,這皇太子我趙政是當定了。
為了氣死幕后之人,趙政拿出了擔當,不就是爭功么,這方面政哥絕不會落后于人。
趙政沖便宜父親請示道:“余下他事可以稍緩,祖先英靈不可輕怠,還是先行安置好牌位再回來請罪吧。
另外此事既被政遇上,那政便想前往歷代國君墓前祭拜一番,還望大王準許。”
秦莊襄王聞言大喜,他覺得自家這個兒子實在太懂事了,本來好端端的良辰吉日本就不宜見血。
被趙政這么一說,找到臺階下的秦莊襄王自然是輕輕放過了,“政兒你的提議很好,也做得很不錯。
此地孤來處置即可,去吧,你實該好好在歷代國君面前負荊負戒一番。”
趙政可不知道在他走后,其臨危不亂、心細如發的表現得到了一致認可,嫡儲君的位置已是穩得不能再穩。
歷代秦國君的陵墓就集中安葬在連綿的宗廟的大后山,趙政將大秦國七百多年累積下來的三十多處墳墓跑完,已是累得不輕,回到子府時天都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