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給動物門讀書
- 開局養(yǎng)鳳凰,你讓我相信科學?
- 山上紅了
- 2171字
- 2023-02-08 21:00:34
李長歌先是到井里打了一盆水,示意小鳳凰們去喝。
“鏘鏘!”
“鏘鏘!”
“鏘鏘!”
……
小鳳凰們從李長歌的肩膀飛到腰間,用爪子去抓李長歌掛在腰間的靈泉葫蘆。
“哈哈,你們九個小家伙挺傲嬌的,普通的井水不喝,只想喝靈泉葫蘆里的水。”
李長歌能感受到小鳳凰們的不滿,似乎在說它們可是鳳凰,就讓他們喝這,便把盆里的水都倒掉,從靈泉葫蘆里,倒出一盆靈水。
撲騰。
撲騰。
小鳳凰們看到李長歌倒出靈水,才肯飛到盆那邊去喝。
水解決了,哪就剩吃的了,他上山的時候,就買了一些蔬菜和水果,也不知道小鳳凰們愛吃啥。
李長歌干脆把蘋果、橘子、香蕉和青菜、胡蘿卜放到一起,端到小鳳凰們面前。
小鳳凰們卻看都不看一眼。
“普通的井水不喝,蘋果、橘子、香蕉、青菜、胡蘿卜也不吃?”
李長歌想著便從隨身靈土空間里,挖出九株百年人參,剛拿出來,九只小鳳凰們便飛到李長歌的手掌上,一人一口吃掉一根百年人參,歡叫著心滿意足地飛到梧桐樹上。
“非梧桐不棲,非靈泉不飲,非草藥不吃!也太難伺候了吧!”
李長歌本來覺得自己積攢了那么多草藥,可能都用不完,有九只小鳳凰們在,十天半個月就能吃完了。
不過聽著小鳳凰們悅耳的叫聲,看著他們在梧桐樹上嬉戲打鬧,李長歌有一種看到自己孩子的感覺,心情也非常地愉悅。
李長歌喂完小鳳凰們,他自己喝了很多靈水,又吃了寶藥脫胎換骨丹,體內有大量的能量沒有消耗完,短時間內是不用吃飯的,達了傳說中的辟谷的境界,給他自己省了很多的事,便直接盤坐著開始修仙《太上無極經》。
他有靈泉葫蘆輔助,身體也經過脫胎換骨丹改造,修行速度極快,說是一夜千里也不為過。
清晨。
李長歌修行了一夜,聽到外面的小鳳凰們叫,感知到小家伙們又餓了,便起來又喂了小家伙們一些靈水和百年人參。
雜家的修行是納諸子百家于一體,他修行了一整晚的《太上無極經》,儒家修行自然也不能落下。
不過儒家寶藥正氣玉液喝完后,李長歌沒有像靈水那樣輔助《太上無極經》修行的神器,但六十萬人氣值的獎勵是《微言大義》,是一門通過讀書講道輔助《浩然養(yǎng)氣經》的法門,來聽他讀書講道的聽眾越多,反饋給李長歌的浩然正氣就更多。
“可惜山上沒什么人。”
李長歌果斷提取了,只能說聊勝于無吧。
《微言大義》的神奇之處在于,能讓觀眾聽懂李長歌讀書里包含的精意和深層道理。
雜家書院里藏書很多,李長歌挑了一本《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李長歌左手背著,右手拿著《大學》,傲立在書院里,認真地誦讀著。
讀書聲并不是很大,但是有《微言大義》的輔助,在幾里之外,都能隱約聽到李長歌的讀書聲。
幾里外。
一棵高大的松樹上,一只紅色的小松鼠抱著一個堅果,用自己鋒利的門牙享受著早餐,聽到遠處的讀書聲,一愣神,然后放下手中的堅果循著讀書聲跑去。
某草叢。
灰色的兔子探出一腦袋,機警地四處張望著,想看看周圍是否有危險,卻忽略了一只隱藏在灌木叢里的白狐,剛從窩里跑出來十幾步,就被白狐從灌木叢里竄出來逮住了,正當白狐要咬掉灰兔脖子的時候,突然聽到了遠處傳來的讀書聲。
白狐靜靜地聽了一會兒,就朝著讀書聲的方向跑去,灰兔也跟在了白狐后面。
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一頭黑色獨狼身上,剛逮住一只傻狍子,準備飽餐一頓,聽到讀書聲后,本能地跑向讀書聲傳來的方向。
樹上的鳥雀也成群結隊地朝著雜家書院飛去。
書院的大門沒關,出現(xiàn)了神奇的一幕。
白狐帶著一只大灰兔,從書院大門來到院子,仰著頭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聽李長歌讀書。
接著黑狼帶著傻狍子也趕到了,小松鼠出發(fā)最早,但是小短腿跑不過那些大動物,反而來得要晚一些。
麻雀、鷓鴣、貓頭鷹也落在書院的圍墻上,甚至有幾條銀環(huán)蛇也從門縫里溜進來。
……
整個書院都擠滿了各種動物。
其中甚至有獨狼、貓頭鷹、銀環(huán)蛇這樣的毒蛇猛獸,也有松鼠、灰兔、傻狍子般的被他人獵食的對象,卻和諧的匯聚在一起聽李長歌讀書!
李長歌也感知到小動物們的到來,朗朗的讀書聲依舊沒有停,傳達著《大學》中的奧義,居然有許多浩然正氣,從動物們身上反饋給他。
讀了小半天書。
李長歌停下來,拿出靈泉葫蘆,揮灑出一片水珠,每只來聽李長歌讀書的動物,都分到了一滴靈水。
動物們喝下靈水后,井然有序地離開了雜家書院,仿佛是書院放學一樣。
“檢測到書院香火斷絕,發(fā)布陰陽家職業(yè)任務:天機神算演天機,請宿主出山展示天機神算,吸引人前來書院上香。”
“完成任務可獲得獎勵。”
動物們離開沒多久。
李長歌就聽到了諸子百家振興系統(tǒng)的聲音,雜家書院不是古代讀書考科舉的那種書院,融合三教九流于一體,里面也供奉著孔子、孟子,也供奉著三清祖師,以及墨子、許行、鄒衍、韓非子等成百上千位祖師。
當年李書海活著的時候,也有不少附近的村民來雜家書院上香拜神,自從李書海三年前去世了,李長歌也在省城讀研沒回來,書院就徹底衰敗,再也沒一個人來上香。
李書海當初為了養(yǎng)活李長歌,給李長歌賺學費,也沒少出去給人算命。
李長歌從雜物堆里,翻出李書海之前用的算命帆,上面寫著“樂知天命故不憂”七個字,李長歌用毛筆在反面也寫了兩行字“算準一炷香,不準任去留”,換了一身淡藍色的長袍就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