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被推斷為叛變,被認為是錯覺
- 無限:開局威懾住了ETO的主
- 供備庫副使
- 2337字
- 2023-02-25 08:53:26
購買自英國的維克斯坦克,是西方列強淘汰下來的老式武器,但在尼方正規(guī)軍當中,它仍然承擔著重要的作戰(zhàn)任務。
面對藍色巨人的咄咄攻勢,趕到戰(zhàn)場的正規(guī)軍陸續(xù)投入了戰(zhàn)斗。
畢竟在他們的建制列表當中,即便是夸爾這個軍閥的武裝也是他們的一部分。所以消滅夸爾武裝的藍色巨人,早就在實質上與他們宣戰(zhàn)了。
而且由于敵人過于強大,所以他們一開始就投入了重量級武器。
坦克主炮的轟擊,以其強大的動能釋放,逐步遏制了敵人的攻勢!
但前線只會關門很快發(fā)現(xiàn),落在敵人堆里的炮彈并沒有形成有效的殺傷!
敵人只是暫時被打了回去而已……
為什么只是打了回去,而不是炸成碎末呢?
處在前線的尼方指揮官們很快注意到,他們的炮彈即便是在巨人的胸膛上爆炸,也無法對他們的盔甲形成粉碎性的破壞,已有的幾個命中案例,都只是給敵人帶去了胸甲變形這個級別的損害。
之所以看上去能夠遲滯敵人的進攻,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的肉體也是有承受極限的!
強大的動能和爆炸之后的沖擊波雖然無法破壞鎧甲,但卻給盔甲里的巨人肉體帶去了鈍器一般的傷害,有些巨人甚至在中彈之后躺在地上遲遲沒能起來。
顯然,他們的肉體的承受極限,遠遠低于他們的防護裝備。
也就是說,這只是抗性更高一些的敵人而已,如果能夠使用更大殺傷力的武器,說不定他們還是有機會贏下這場戰(zhàn)爭的。
這種觀點很快從前線指揮官那里擴散到了高層,繼而流傳到了與他們有軍事合作的其他國家那里。
智子自然也在這個過程當中獲得了相應的情報,但三體人和唐寧都對他們的這種想法抱有一種悲觀態(tài)度。
不過,這些維克斯坦克的射擊也給地球三體組織帶來了好消息。
先前,米羅和薩里克在逃亡密林之后不久就被藍色巨人發(fā)現(xiàn)了。以他們原本的速度,本是無法逃出敵人魔爪的。
但這些坦克開始攻擊之后,智子很快通過神諭的方式標記了正在追擊米羅的敵人,一陣炮火洗禮之后,這些人的追擊雖然沒有停止,但也不得不放慢了速度。
唐寧立即抓住這個機會,命令天上游弋的三枚巡航導彈直飛目標,再一次延緩了他們追擊米羅的速度。
米羅等人抓住這個機會逃上了一條小艇,并向尼日爾河下游駛去。
此處,離尼日爾河入海口所在的幾內亞灣還有很遠。但詭異的是,在那里停泊的幾艘購買自德國的過氣護衛(wèi)艦,不知何故竟然開火了。
這種梅克360護衛(wèi)艦,裝備著麥道公司出品的兩座四聯(lián)裝魚叉反艦導彈,以及北約成員國經常采用的海麻雀防空導彈,另外還有一門127毫米主炮,外加高射機槍等其他防空或對岸攻擊裝備。
雖然技術老舊了些,但在尼方的戰(zhàn)略序列當中應該還屬于重量級武器,沒有道理會如此輕易地開火。
更為詭異的是,鄰近的海港根本沒有觀察到敵人的存在,那艘戰(zhàn)艦看上去就像是在和空氣搏斗。
他們懷疑,戰(zhàn)艦上的官兵可能是因為過于慌張而進行了毫無意義的射擊,因為他們的絕大多數(shù)武器都無法對交戰(zhàn)區(qū)域的敵人起到有效殺傷的作用。
于是他們將這一發(fā)現(xiàn)報告給了上級,然而消息剛剛發(fā)出,他們這邊就被一連串的爆炸聲給震得昏天黑地。
沒人知道究竟是誰在攻擊的他們,天空當中空無一物,海面和地上也都沒有敵人的蹤跡。
要說誰最有可能的話,那恐怕也只剩下此時仍然在開火的……
……那條船了!
“竟然是被自己人攻擊了嗎?難不成他們叛變了?”
這個推測是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因此他們只能如實上報,并要求上級盡快查證,因為他們仍然在持續(xù)遭到轟擊。
這轟擊是如此地劇烈,以至于幾乎所有的通訊設施都受到了波及,很快港口與上級的聯(lián)絡就中斷了,那條要求上級徹查真相的報告成為了他們的通信絕筆!
他們只能派人開車去周圍的地方尋求聯(lián)絡,甚至派人跑步到附近的倉庫里尋找備用的通訊部件。
由于這里不是主戰(zhàn)場,所以智子暫時還沒有注意到這邊的情況。相對來說,還是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的某些新式裝備更值得他們分散算力去分析。
除此之外,他們只勻出了小部分通訊能力,以方便唐寧關注伊文斯、米羅和葉文潔的動態(tài)。
既然以三體人的名義要求葉文潔前來主持大局,那自然要專門給他開辟一個顯示鏈路。
甚至等級較低的ETO成員都無權查看這個鏈路上的視頻信息,唐寧為此特地委派了申玉菲親自處理這方面的事情。
此時,國內那邊已經是深夜,但六七十歲的葉文潔仍然在打點行裝。
對此,她的女兒楊冬顯然有些納悶。
“媽,這么晚了,你要去哪兒啊!”
“去南非!”
這是一個讓楊冬始料不及的答案。
“去那里做什么?”
“有個學術論壇在那里召開。”葉文潔隨口胡謅了一句。
“我怎么不知道?”楊冬和她母親一樣,都是研究物理的,圈子里的事情,她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的。
但物理這個學科過于龐雜,實際上把它統(tǒng)稱為一個學科根本就是不合適的。
如果能夠拆分成更具體的學科,比如電磁學、力學、機械工程,說不定就不會讓那么多的孩子在中學時代感到無力了。
眼前的這母女二人雖然同為物理學家,但葉文潔是搞天體物理的,楊冬卻是搞粒子物理和理論物理的。
或許是大劉的刻意設定,母女兩人正好是兩個極端——母親研究宇宙之宏大,而女兒則探索宇宙之深邃,也就是宇宙何以如此宏大。
只可惜,楊冬探索的結果是,她發(fā)現(xiàn)了母親葉文潔的真實身份,以及三體人的存在。
不過那應該是一年多以后的事情,那時候離她自殺也沒多久了。
現(xiàn)在,葉文潔還在保守那個秘密。
而且用來做擋箭牌的理由,剛好就是物理學的不同分野。
“我們搞天體的,跟你們不一樣。什么時候你們能在火星上建加速器了,再說你知道我的事情也不遲!”
小姑娘有些遲疑地看著母親的背影,不知何故,心里竟突然產生了許多陌生感。
她晃了晃腦袋,以為是自己產生了錯覺,甚至還分析起了可能的原因。
她覺得這種錯覺可能是周圍環(huán)境造成的。
因為她和母親原來居住的地方,在第一次穿梭危機的時候被炸毀了,現(xiàn)在這個住處是臨時避難分配的。
楊冬并非不知道自己的性格傾向于內斂,所以她才會覺得是陌生的環(huán)境在影響她的心情。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有時候會很玄妙地隱藏起來。比如,尼方高層現(xiàn)在收到的戰(zhàn)艦叛變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