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完畢后,朱慈煊又下令,要手下工匠們加快龍州城中忠烈祠的建造進度。
他要求一眾工匠,必須要盡快建好此祠,以便用來盛放祭奠犧牲將士的靈位。
有了朱慈煊的親自督促,這間忠烈祠很快就建好了。
忠烈祠按朱慈煊的要求,布置得莊嚴肅穆,一張整潔干凈的大長桌案上,整整齊齊地擺放犧牲的幾十名軍兵牌位,并按犧牲時間,從前到后排列得極有秩序。
木桌前方,則放著各類祭祀供品,又點了三根雕龍大香,左右點著兩根長明素白蠟燭,除此之外,朱慈煊還安排了兩名老漢,負責每日的點香上供打掃。
這間忠烈祠布置好后,為加強宣傳效果,朱慈煊又帶著全堡的將領官員,以及一大批親隨軍兵來到這里,給犧牲的軍士上香祭祀。
一眾官員之前,朱慈煊親自領頭,叩首祭奠。
閃閃的燭光映照著每一張充滿了激動佩服神情的臉,每個人都用一種崇敬的眼神,看著自已的最高上司鄭重地給犧牲的將士牌位躹躬行禮。
更有一些戰兵的竊竊私語,傳入了朱慈煊耳中。
“想不到,咱們這樣的低層士卒,死了便如草木般的人,今日竟也有祠堂可入,還能有太子殿下這樣痛哭祭拜,他娘的,真是死了也值了!”
“老子這條命,從關索嶺到龍州城,多少次在死亡邊緣掙扎,能活到現在,早就是活一日賺一天了。日后死了,家中老父得了撫恤銀子,尸身還有人好生埋葬,自已也日日有香火祭祀,老子縱死一百次,也是毫無怨言!”
“是啊,生前可吃飽穿暖,有糧餉有賞賜,戰死后又有太子殿下親自關切的撫恤和祭祀,奶奶的,這可是大明開國至今,都未曾有過的榮譽呢!殿下對咱們這些廝殺軍漢這般看重,沒得說,老子就認他了,他叫俺干甚俺就干甚,就是叫俺去死,俺眉頭都不皺一下。”
朱慈煊的收心之舉,又一次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在他以祭奠軍兵為手段,成功拉攏了軍心之后,朱慈煊接下來,便是打算要從軍中裁汰一批無用的老弱。
因為這樣的老弱士卒,也許在先前特殊時刻,還能有點作用。但若是從今之后,想要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精兵之路,就必須要先行保證軍中士卒的質量。
但是有一點,何為老弱,并沒有一個特定的標準。所以若要挑揀出所謂的老弱,就必須要有一個適用且被眾人認同的標準。
這個揀選的標準,朱慈煊也早就想好了。
他打算,可以最基本的站軍姿訓練開始,一邊對這手下的軍兵進行相關的訓練,一邊對不能達到要求的軍兵實現淘汰,倒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而這種站軍姿訓練,在后世軍隊里,早已是成了濫觴的訓練方式,但在明末時代,卻是絕無僅有的。甚至可以說,這是穿越到這個時代的朱慈煊獨有發明。
在他的安排下,首先便讓戰兵們排成數排,齊齊在校場上站成行列。
隨即朱慈煊立刻就發現了,這個時代的軍兵與后世軍隊士兵的巨大差距。
因為這個時代,戰兵們從未接受過這樣的訓練,各排人員皆站得歪歪扭扭,松緊不一,一看就是一副拖沓松散的模樣。
對于這樣的情況,朱慈煊并不覺得奇怪。
萬事開頭難,哪怕現在這些軍兵表現再差,能將他們在未來訓練成功,便是好事。
前世的他,在大學時接受軍訓,對當時教官的教導,卻還是記憶猶新。
他清楚記得,當初這些大學生們,在最開始接受訓練之時,其實也是一樣,隊伍站得極亂,零零落落,完全不象樣。
但是,那教官有辦法,他在起初之際,并不刻意要求他們有多能耐,要能立刻排出多好的陣型與陣列之類,而是從最基本的動作開始,也就是讓他們每個人,從站軍姿開始著手訓練。
雖然現在已是穿越客,但朱慈煊還清楚記得,當時教官對站姿的具體要求。
于今回想起來,那個教官的呼喊命令,還有如在面前一般。
1、頭部。眼睛平視前方,不能左右亂看。頭要擺正,鼻子嘴巴不能亂動。
2、肩部。肩膀要放松,兩肩在同一個水平線。
3、胸腹部。站軍姿時要挺胸收腹,呼吸均勻。
4、上肢。兩個胳膊自然下垂,并緊貼褲子。雙手的中指要緊貼褲子的中縫,五指都要并攏并且伸直。
5、臀部。不能翹臀部。
6、下肢。兩腿自然伸直,要盡量并攏。
7、雙腳。雙腳腳跟并在一起,腳尖分開大約60度。腳尖要在一條線上。
朱慈煊在一眾軍兵面前,親以自身做了個示范,站了個標準的軍姿。
他看到,莫說那些正在操練的軍兵,就是包括劉震靳統武李來亨在內的一眾將領,所有人看向他的眼光中,都以一種有如看外星人般的新奇。
是啊,幾百年后普魯士練兵時才出現的東西,穿越時空來到了這個時代,能不感覺新奇有趣么?
因為是初次練習,具體動作要求,貴為太子的朱慈煊,雖然以身示范,且盡量用簡略易懂的言語,對那一群基本都是文盲的戰兵們加以詳細地指點與說明,但效果還是慘不忍睹。
戰兵們努力模仿他的動作,但畢竟全無基礎,思想上更無半點準備,甚至包括劉震李來亨靳統武等部將在內,表現均是不如人意。
且各人互相看到對方那幅滑稽可笑的樣子,一個個皆忍不住掩嘴竊笑。
鑒于這般情況,朱慈煊想了想,決定還是先練出一批骨干來,再由他們去分帶屬下,當是效果更好。
畢竟,現在手下的軍兵足有兩千余人,自己就算是三頭六臂,也不可能對他們進一一調教。
還是得先練出一批骨干人員,讓他們再去分別教導下屬軍兵,方可一帶十,十帶百的統統加以訓導學習。
很快,以劉震與李來亨為首的大小將領約五十余人,被朱慈煊特意從軍伍中挑出,分成前中后三排,開始進行重點訓練。
饒是他們作為軍中將領,在開始階段的演練效果,其表現卻也與一眾普通士卒無異。不過但作為教官的朱慈煊,并未露出煩躁之色,他神情專注,對于這批他挑選出來的骨干人員,開始一個個地細心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