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接近真相
- 大明神探
- 肉末大茄子
- 2239字
- 2023-02-21 00:00:00
要說唯一的不同,就是這袖箭上并沒有沾什么劇毒。
這是巧合?還是說收頭發的攤主和制造失蹤案的是同一批人?
巧合的話有點不可思議,因為這袖箭明顯和普通的不太一樣;
后者就更加難以理解,頭發和失蹤案之間并沒有什么直接聯系。
又或者,兩者之間有什么聯系,但是他們現在還沒發現的?
劉協看著眼前的袖箭,好像抓住了什么,但好像又沒抓住。
“那里的,別走!”
“宵禁期間,爾等在此作甚?!”
就在這時,巷子外突然一陣雞飛狗跳。
“五城兵馬司的人。”
李成梁一下就聽出來了。
今日這鬼市,還真是熱鬧了。
“這邊走。”
李成梁說著就領著劉協往巷子的另一端快步走去。
不一會兒他們出了巷口,李成梁卻是一下把劉協拖進暗處,然后猛地一下抽出佩刀。
“什么人?出來!”
隨著他刀的移動,一個人從暗處出來。
“劉兄?”
那人也戴著兜帽圍著面罩,但是一開口就暴露了身份。
而且很快他就摘下了面罩,正是汪循。
“你怎么在這?”
劉協一臉疑惑。
“那邊的,別動!”
就在這時,巷子的另外一段傳來呵斥聲。
“走,先回府衙!”
汪循說著就往前帶路。
劉協和李成梁對視了一眼,從后面跟了上去。
汪循對夜路似乎很熟悉,帶著他們七拐八拐的全部躲開了五城兵馬司的人,順利回到了府衙。
“汪兄也去鬼市?”
等到了府衙,劉協忍不住問道,甚至詢問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懷疑。
汪循出現的太巧了。
“劉兄覺得,這鬼市為何能一直存在?”
汪循卻沒有急著回答他,而是反問起他來。
劉協搖頭不解。
“天子腳下,京師重地,五城兵馬司巡視全城,唯獨留這一兩片區域夜夜不去?”
汪循接著問道。
“汪兄的意思,這是被默許的?”
“劉兄聰明,民間都說鬼市有鬼,但京師重地,即便是鬼,真要捉也就捉了。”
劉協聽完恍然大悟,確實是這樣才說得通。
明朝有宵禁,但鬼市,或者更準備一些叫夜市,確實有存在的必要,因為很多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是沒時間去做商品交易的。
就說鬼市上的東西,雖有奇珍異寶,但也有普通的柴米油鹽。
所以官府顯然知道它的存在,但又默許了它的存在,因為你真的趕盡殺絕的話,那最后激起的很可能就是民變。
相反像現在這樣,讓別人以為是鬼怪之說保護住了鬼市,實際上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那今夜?”
“是我叫去的人。”
“為何?”
“為你。”
“為我?”
劉協又不明白了。
“鬼市的存在是默許的,但這種默許的前提是它是穩定的,府衙沒法直接管理,只能暗中監管,這個監管的工作是落在順天府,但這并不在本職工作內,這也是為什么劉兄你上次問起鬼市,我卻并未和你深入解釋的原因。
但是最近有捕快跟我說鬼市最近出現了一些形跡可疑之人,不參與交易卻一直在附近游蕩,我回府衙發現你們不在,去問了龐憲知道你們去了鬼市,怕你們遇險,這才照會了五城兵馬司的人。”
汪循說完了,劉協也總算明白了。
“多謝汪兄了。”
“劉兄有什么發現嗎?我沿著鬼市外側尋找你們,發現有一伙人從那附近遁走。”
汪循接著問道。
“并無發現,我也是發現那伙人形跡可疑想上去詢問,可惜讓他們跑了。”
劉協開口回道。
“這樣……那劉兄可是在鬼市上有什么新的線索?”
劉協搖搖頭。
汪循看到后長嘆了一口氣。
“劉兄早點歇息,你我只剩五日時間,五日之后,怕是不知道怎樣的結局等著我們。”
汪循說完起身準備離開,不自覺地伸手一下捂住了胸口。
“汪兄怎么了?”
劉協關心道。
“無礙,興許是最近操勞過度了。”
汪循擺擺手示意自己沒事,然后失魂落魄地離開了。
“你不信他?”
等到汪循走了,李成梁開口問道。
劉協搖搖頭。
汪循是最想破案的人,上次他問過汪循鬼市的事情,汪循對鬼市多加關注近而留意到他很正常。
不過之前王府失蹤案,讓他變得更小心謹慎了。
“之前在巷子里的時候,我看到那個攤主的臉了。”
劉協接著開口道。
“是汪循?”
李成梁詫異道。
劉協搖搖頭:
“不是他,那人面罩滑落,但當時光線不好,只是一閃而過,我說不出是誰,不過如果讓我再見到那個人,我應該能一眼認出來。”
“那我們接下來做什么?”
李成梁接著問道。
“查青絲。”
劉協說著拿出了帶回來的袖箭。
上一次鬼市之行一無所獲,但是這次不一樣。
無論是巧合還是確實有聯系,頭發都是一個新的突破口。
劉協是裕王府的人,加上是奉旨協助查案,查資料什么的都還比較順利。
這個過程中龐憲也幫上了大忙,他在皇宮當差,能探查到不少皇宮內部的消息。
第二天晚上,他們開始匯總查到的信息。
首先,和劉協所預想的一樣,假發不管是在皇宮還是民間都有很大的市場。
尤其是對女子而言,“髻”是一種很時髦的東西,有錢的婦人都以獨特的“髻”為美。
而所謂的“髻”,就是指盤在頭頂或者腦后的頭發,像知名度很高的“朝天髻”。
要做到這些,除了輔助的頭飾外,更重要的是發量要多,但不是每個人都天生密發,假發自然也就流行開來。
對窮人而言,他們買不起真的假發,只能用馬鬃、黑絲之類的東西,而有錢人則會通過各種渠道買真的頭發。
一般來說,真假發的渠道有四個:
第一、找人買,這其中愿意賣的大部分都是窮人,所以發質相對而言比較一般;
第二、囚犯,有一種刑罰叫做髡刑,是把人的頭發全部剃掉,這種刑罰更多是為了羞辱人,明朝最著名的就是魯王朱檀,因為荒淫無道被太祖處以髡刑,這些頭發是一種相對固定且有可能得到好發質的來源;
第三、進貢,不少外族對頭發并沒有那么重視,他們會向明朝進貢假發,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朝鮮,這些假發大部分用于宮廷,也有不少流入了民間。
第四、豪奪,說起來匪夷所思,但確實有看上別人頭發而直接把人殺了取發的事情,這樣的記錄還不止一次。
當掌握第四點消息的時候,劉協一度以為掌握了真相。
但是緊接著而來的信息卻又讓一切變得復雜起來。
現在市面上的假發,有價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