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
- 這個商人想屠龍
- 扶風若
- 2212字
- 2023-02-11 17:00:00
畢業后,葉平放棄了學校保研和留學的機會,回了京城。而段霜選擇了出國留學。也許是段霜不再對葉平的秘密感興趣,也許是段霜認為葉平永遠不會告訴她,也許是段霜的直覺告訴她是該離開了。
這天葉平接到了段霜的電話:“葉平,這幾年我一直在尋找你的秘密,并且樂此不疲。我以為我找得到,我以為你會告訴我,可最終我還是一無所獲。我累了,我走了,別找我。”然后就掛斷了電話。
葉平趕緊回過去,可是已經打不通了。葉平找了很多人才知道,段霜出國留學了,除了她的家人,誰也不知道去了哪個國家。
段霜一走,葉平突然有一種空嘮嘮的感覺,兩人在一起的時候也不像和陳雅婷在一起的時候,總是膩在一起。可是當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才知道,拿起了再放下是很難的,也許這放下的是一整個青春。
他追憶陳雅婷的熱情似火,也懷念段霜的冷若冰霜,二者皆讓他受益良多。
從此葉平白天去實驗室幫忙,晚上繼續修煉,只是有時是在家,而更多的時候是在公司修煉。
這讓張藝很不滿意,當一家三口聚齊的時候說道:“人家都是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就我是留守太太,留守媽媽。一個兩個的十天半個月不回家一次,我還得去公司探望,可真是的。”
葉勛:“快了快了,多虧了兒子,實驗已經進入最后階段,然后就可以進行量產了。”
葉勛對著葉平道:“幫我忙完了,你有什么打算?留在公司還是?”
葉平想了想:“我雖然大學是學哲學的,但我在物理方向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我想向室溫超導材料方向研究。”
葉勛:“在室溫下,電阻幾乎為零的材料。這種材料,前景非常大,也是當前世界最前沿實驗室一直探索的超級材料。如果成功的話,這將是一個跨時代的材料啊,你怎么想要研究這種材料。”
葉平:“我將來想建立一個基地,這個基地用于探索外太空,甚至未來進行外星采礦,探索外星文明,星際移民等等。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多層石墨烯技術,如果再有了常溫超導材料,那這些都將有可能。”
葉勛:“想法很不錯,但步子太大了,一步步來吧。公司一直在做碳納米方向,現在轉向金屬材料,怕是國家方面支持度會降低啊。不過兒子,我還是相信你的能力的,等現在的實驗結束了,咱們就報備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發,申請設備,咱爺倆一起弄。”
張藝:“行了,行了,先吃飯吧一會菜都涼了。”
八個月后,實驗圓滿成功,葉勛接下來還有一系列的報告會,發布會要忙,葉平也得出幾面,帶帶路嘛,以后好說話。
葉平也正式開始了對室溫超導材料的研究,開始看國內外各大實驗室的研究報告,尋找新的方向。只是葉平感覺,超導材料不一定非要從金屬鍵中尋找。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類似于‘庫珀對’的東西,也沒準能在π鍵或者大π鍵中找到。
葉平發現在超導材料領域,他們家研究的碳納米材料也是一大熱門。
2018年3月5日,《自然》發表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論文。曹原發現讓石墨烯實現零電阻導電的方法,開創了物理學全新的研究領域,能源利用率與能源運輸效率有望大幅提高。
2020年5月6日,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2021年2月1日,以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身份,在《自然》雜志上發表《Tunable strongly coupled superconductivity in magic-angle twisted trilayer graphene》論文,這是曹原的第五篇《Nature》論文。
2021年3月31日,曹原團隊因研究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MATBG)的對稱性破缺多體基態和非平凡拓撲現象登上《Nature》,這是他的第六篇《Nature》論文。
2021年4月7日(美國時間),曹原以第一通訊作者身份,在《自然》雜志上發表《Entropic evidence for a Pomeranchuk effect in magic-angle graphene》論文,這是曹原的第七篇《Nature》論文。
2021年4月19日,曹原以一作+通訊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魔角石墨烯相關的論文。
曹原的研究發現,兩層石墨烯的堆砌角度,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出絕緣體,但是當堆砌角度約1.1度時,石墨烯突然轉變為超導體,這一特殊角度被稱作“魔角”。
曹原發現的石墨烯超導雖然不是常溫超導,但是意義依然重大,這很可能會成為人類實現常溫超導路上的關鍵性一環。
還有曹原的導師巴勃羅·賈里洛·埃雷羅,他所領導的Pablo·Jarillo-Herrero課題組,2007年他們便在《Nature》上發表過一篇關于“石墨烯中雙極超電流”的論文。
2014年同樣是《Nature》上發表了一篇關于“石墨烯量子自旋霍爾態”的研究論文,而最近一篇《Nature》是關于單層范德華晶體的鐵磁性以及異質結構研究。
2018年3月,Nature以背靠背的方式,在線發表了MIT物理學家Pablo Jarillo-Herrero教授課題組關于石墨烯超導的兩篇重磅文章,一時引起轟動。兩篇文章以背靠背的形式首次揭示了只要將兩層石墨烯旋轉到特定的“魔法角度”相互疊加,它們就可以在零阻力的情況下傳導電子。
該發現被認為或是數十年來尋找室溫超導體十分重要的一步。這兩篇開山之作也使“魔角”石墨烯迅速紅遍全世界。而之后,該課題組又以背靠背的形式在Nature發文,探討用兩年前同樣的方法應用于其他二維材料體系,繼續完善“魔角石墨烯”相關的理論和實驗研究。
從這些上來看,超導材料,不僅僅是金屬方向,從最開始的銅氧超導體、鐵基超導體、硼化鎂超導體、鑭鋇銅氧化合物、魔角石墨烯、砷化鈮以及金屬態氫的硫化氫等等等等,已發現有28種元素和幾千種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為超導體。
這些都將為葉平研究,室溫超導材料提供幫助,畢竟科學就是在一次次試錯中進步的。毫不夸張的說,99%的研究成果都是無用的。但如果沒有這99%的積累,也不可能會有最后1%的突破。
例如發明電的愛迪生,失敗了1000多次,最后成功,一千零幾次。記者問愛迪生,你都失敗了1000多次還在努力,他說我不是失敗了1000多次,是成功了1000多次,每一次你們認為是失敗,我認為是成功。
當然,除非物理學不存在了。手動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