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團圓飯,朱元璋的比量之心!
- 大明:穿越后,被朱元璋模擬人生
- 秋蟬鳴泣之時
- 2350字
- 2023-02-09 16:59:30
朱允熥也是恍然大悟。
明朝初期,北元未滅,所以絲綢之路是走不通的。
但是,現(xiàn)如今的造船與航海技術(shù)已經(jīng)很發(fā)達,所以大明的未來一定是在海上。
想必,以后的鄭和下西洋,也是順應了這一點。
歷史記載,鄭和帶走的那數(shù)十艘寶船,那可都是一座座巨大的金庫啊。
理清了思路,朱允熥也是不得不佩服群里這些人的厲害。
他們和自己這個穿越者不同,但卻依舊能夠?qū)⑦€沒發(fā)生的事情,根據(jù)經(jīng)驗來推算出來。
看樣子,若是自己以后有心當皇帝,也得朝大海上做一做功課。
...
奉天殿。
此刻,朱元璋坐在龍書案前,朱標則是在一旁伺候著。
老朱將太監(jiān)宮女都打發(fā)走掉,父子兩人各自捧著一碗稻香粥,就著兩碟小咸菜邊吃邊聊。
“標兒,對于未來藩王作亂的問題,你認為只要每年抽調(diào)藩王進京面圣就夠了嗎?”
就在剛才,朱標已經(jīng)對藩王作亂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所以,朱元璋這才會有此一問。
聞言,朱標點了點頭道:“父皇,孩兒只是認為,藩王之所以有造反之心,就是因為他們在封地蓄積的實力已經(jīng)給了他們底氣。”
“以后把藩王都分封出去后,只需要每年抽調(diào)一部分人進京,那就足以讓他們沒時間去經(jīng)營封地。”
“孩兒相信,以孩兒對這些兄弟的關(guān)愛,他們并不會拒絕進京。”
“哪怕是拒絕進京,朝廷也等于是知道了他們已經(jīng)有謀逆的心。”
聽到朱標肯定的回答,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愧是咱的兒子。
咱苦心孤詣的培養(yǎng)了標兒這么多年,他也確實沒給咱丟臉。
以標兒在那些皇子們心中的地位來看,只要是他做皇帝,下旨讓任何一位藩王進京,也沒人敢反抗。
如此一來,那些藩王每年都要抽調(diào)大量的時間,奔波于折返南京的路上。
這樣的話,他們哪還有時間發(fā)展自己的勢力。
只是可惜,這種做法并不算完美。
朝中有朱標這樣的皇帝,那些藩王自然不敢違抗朝廷的意思。
那是因為,朱標不光對那些兄弟非常關(guān)愛,而且站在他背后的文武集團,都太過強大。
可有朝一日,繼位的皇帝沒有朱標這種威懾力呢?
這就是還有弊端的意思。
但不得不說,朱標給出的答卷,已經(jīng)趨近滿分了。
想到這里,朱元璋繼續(xù)問道:“那對于皇族人數(shù)越來越多的問題,你怎么解決?”
問出這話,朱元璋也不由得有些頭痛。
在來這里之前,他自己算了算。
按照目前大明藩王的生育速度,不出幾代人,大明的皇族子孫就會出現(xiàn)近萬人。
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話,他們光靠領(lǐng)取俸祿,就能壓垮大明國庫。
這些人不事生產(chǎn),整日里好吃懶做,但他又不能把這些人全都帶到戰(zhàn)場上去,一股腦的打光吧。
對此,朱標則是回復道:“回稟父皇,孩兒認為,其實我大明設置最低級別爵位的規(guī)定,應當有所改動。”
“就算,勛貴每隔一代下降一級,俸祿也會下降,但到了最后一級爵位,就不再自動下降。如此一來,此消彼長之下,雖然高級的藩王沒有多少,可最低級別的貴族卻會越來越多。”
“七八代人以后,甚至可能出現(xiàn)幾萬皇族,堆加起來所需要消耗的俸祿,遠勝過那些高級的藩王。”
“所以兒臣認為,應當撤銷保留最低爵位的規(guī)定,而后最低級別的貴族,下一代就直接變成閑散宗族,朝廷不再提供俸祿即可。”
聽到這話,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朱標和他想到一塊去了。
這種辦法雖然還有缺陷,但已經(jīng)是最好的計策。
哪怕他多給高級的藩王一些俸祿,過不了幾代人,那些藩王也會變成普通貴族,最終成為閑散宗族。
“標兒啊,你說的不錯。”
贊賞的夸獎了朱標一句后,朱元璋又語重心長的說道:“你人聰慧,對兄弟們也都愛戴有加,但也別把自己累垮了。”
“這些時日,把手里的差事和六部交接完,你就在東宮好好調(diào)養(yǎng)吧,正好和允熥多交流一下,那孩子生母去的早,你可不能再冷落了他。”
“咱的大明江山,還得由你來繼承...你的身體,可千萬不能垮掉。”
說著話,朱元璋輕輕拍了拍朱標的肩膀,隨后自己將碟子里的咸菜一股腦倒進碗里,用筷子將稻香粥攪和均勻后,張開饕餮巨口,一口吞入腹中。
說罷,朱元璋負手離去。
心中暗暗計較,他得找個機會,問問允熥背后的高人,對這件事的看法了。
若是沒有好辦法還好,若是那人有更好的計策,那咱說什么也得把人從皇宮里揪出來。
...
時間飛逝。
接下來的幾天里,朱允熥一直都東宮沒有出去。
皇宮里他能去的地方,大多數(shù)都已經(jīng)簽到了很多次,現(xiàn)在也爆不出什么太好的獎勵。
所以,他干脆趁著這點時間,好好給自己充電。
于是,除了每天清晨雷打不動的一個時辰練武之外,剩下的時間他都在和腦海中的其他人學習知識。
這可就苦了他那個便宜爹。
朱元璋讓朱標多和朱允熥親近,可整日里朱允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就算是對他的問話,朱允熥也是有一搭沒一搭。
這讓朱標心里有些自責,看來過去自己這個當?shù)模_實太過冷落朱允熥了。
以至于,朱允熥現(xiàn)在對他也有些陌生。
于是,正好趁著朱元璋今日讓他們一家過去吃團圓飯,朱標便把朱允熥也帶了過去。
...
乾清宮。
此刻,主殿的一間屋子里。
餐桌上擺滿了各種菜肴,宮女們還在不斷的把各種蔬果往上端。
朱元璋就像是個民間富人家的老父親一樣,招呼著朱標和朱允熥落座。
不一會,呂氏帶著朱允炆也過來了。
這是朱元璋新想到的一個決定,每隔十天,一家人至少要聚在一起吃頓飯。
一來,能夠拉進一下親人感情,二來也方便他查看每個兒孫的變化。
朱允炆的改變不錯。
一進來老朱就看到了,跟他四叔才沒待幾天,眉宇間的陰鷙就少了許多,反而多出了點硬氣。
卻見朱允熥,他還是和之前一樣,眉宇間對什么都漠不關(guān)心。
只不過,身體明顯比以前壯實了許多。
“都坐吧,允炆,你也坐下。”
眼看人都到齊了,朱元璋也就拿出一副家主的架子道:“今天是家宴,咱們一家人吃個團圓飯,沒什么君臣,就是父子兒孫。”
說話間,一家人開始用餐。
看上去,似乎還真是一副家庭和睦的場面。
但朱元璋是何等人物,雖說現(xiàn)在老朱家看著美滿和睦,但實際上背地里的問題已經(jīng)千瘡百孔。
于是,趁著眾人用飯的時候,朱元璋便看似無心的說道:“一家子人吃飯,還弄得這么安靜干什么,吃飯就該說話聊天,就得有個熱乎勁。”
“允熥,爺爺上次讓你去想的問題,你有答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