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義他們所要走的距離并不遠,這也多虧了并州的好地勢。
連鼎城是賓州的地界,位于賓州的最邊緣,然而賓州和并州又因此接壤,兩者可謂是緊緊挨在一起。
所以這種地勢,可謂是攻守兩相宜,喬義也正是看中了并州的這一點,所以在打算以并州為據點開始發展自己的宏圖大業。
又因為連鼎城確實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喬義一行人選擇駐扎在連鼎。
喬武是個急性子,也因此他帶的兵也很有血性,大家一聽并州內亂,每個人都加緊了腳步,想回并州一探究竟,畢竟是自己的“老巢”嘛!誰愿意看到自家人兵戎相見呢?
所以這也就更讓人氣憤內亂的發起者,將士們拼死在外打仗,這群人竟然跟白眼狼一樣不講情誼,現在大家的想法都格外的一致,那就是把領頭者撕碎!
喬武大軍一路暢通無阻,很快便來到了連鼎城下。
喬武在前面領軍前行,喬義則一直坐在轎子里,聽著外面有人高喊一聲:“我們到了!”這才掀起轎子旁側的窗戶簾布,瞇著眼看向前面不遠處的連鼎城。
多虧了喬義的好視力,這讓他一眼便看到了連鼎城的現狀。
大門緊閉,且……在城墻上站著一個人,屹立不動,一點沒有看到喬武大軍的欣喜。
喬義仔細辨認了一下那人的相貌,皺起眉,緩緩吐字道:“孫照?”
喬義現在內心充滿了疑惑,孫照為何在這,以一種來者不善的樣子看著他們?
喬義大腦迅速地思考著,孫照這個人他還是頗有了解的,年紀已經大了,但是還是不服老,一心想上陣殺敵,建功立業,但是出于什么心態就不知道了,是單純想為并州效一份力呢?還是為了當將軍的榮華富貴和權勢?
不過不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都沒有那個能力去配的上他的野心,一個三等武將,在人才濟濟,崇尚武力的并州,根本排不上名號!
并州因為戰亂較多,所以本身人民就驍勇善戰,更別說被精挑細選出來的并州將士了!
孫照的水平,說句不好聽的,在當初趙雷率領的那兩千精兵中隨便挑一個,都能讓孫照叩首稱服。
他之所以能夠現在當上并州城的守衛,也只是因為并州無人罷了……
雖然不應該把全城的精兵都帶走獨留一座“空城”,但是因為當時事態緊急,戰爭性質特殊,所以喬義下令帶走了全城最好的將士。
就算是為了充數,再稍微有點能力的也跟著大軍一起出征了。
孫照能當上守衛,也虧了他的家庭背景,因為孫家在并州還是小有名氣的,這也是孫照能夠在剩下的人里“脫穎而出”的最主要原因。
喬武看到禁閉的城門也面露不悅,不過他現在有了喬義,可不會輕舉妄動。
“阿義,你看這是什么意思?”喬義一轉頭,發現喬武已經到自己的轎子這邊了。
看到喬武隱隱要發作的樣子,喬義覺得有點想笑,但是還是抑制住了,說:“大哥先派個人去打聽一下情況吧。”
喬武順著喬義的話點點頭,然后手一揮,隨便招呼了一個小兵卒,讓他去敲開城門。
小兵卒自然馬不停蹄地奔了城門正底下去,看著依舊冰冷緊閉的大門,小兵卒心里有些不妙的預感,但還是大喊道:“并州太守喬武班師回城!請守衛大人把城門打開!”
靜默了一會兒,門內沒有任何響應。
小兵卒有些慌張,繼續大喊:“我是并州太守喬武喬將軍麾下的兵卒!快速速為將軍打開城門!”
回應小兵卒的依舊是死一的寂靜。
小兵卒覺察到了不對勁,趕忙轉身奔回到喬武身邊,單膝跪地,撐拳道:“報告將軍,城內無人響應!”
喬武的眼大大地瞪起,居然不回應!
雖然據喬義所說是封寧鬧的事,想必那些文官也沒那個膽子給這八千兵馬直接開門,但是這件事真正發生后喬武還是忍不住覺得生氣。
“阿義,城門不開!”喬武說道。
喬義點點頭,他早就知曉了這個結果,他們要是敢開喬義才會覺得驚訝。
但是……現在這個情況……
“這么等下去估計也是浪費時間,我們不然,直接攻城吧!”喬義看著喬武道,嘴角卻微微上揚,似乎想到了攻城的結果。
……
城墻上,孫照站在高處俯視著喬武的軍隊,八千兵馬,看著確實讓人很有壓迫感,但是他可不能慫!他只要這件事辦成了,以后便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他夢寐以求的官職也會得到了。
封寧一行人本來打算在府中等著,但是都忍不住內心的好奇和擔憂,一行人簇擁著封寧走上了城墻。
城墻上頓時又多了一堆黑壓壓的人群。
不過這些人和下面的八千兵馬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有些文官沒見過此等場面,嗷了一聲就往回跑,旁邊的人攔都攔不住。
有些文官撐住了,但還是忍不住發抖。
封寧見到這個場面,內心暗暗罵了一聲,雖然他心里也有點懼怕,但他不能表現出來,他可是并州長!他得撐起來場面!
“他們……他們這么多人……如果打過來怎么辦?”有個文官顫顫巍巍地說道。
順著這個人這么一說,其他人也都開始害怕起來,他們這群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下面隨便拉個兵卒估計也能把他們都干掉了。
不過……之前嚴超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要知道封寧就算再怎么是個空殼并州長,說到底也是朝廷親自冊封的,所以封寧只要沒有做什么特別出格,背叛朝廷的事情,換句話說,封寧代表的,就是朝廷!
所以如果喬武攻城,那幾乎等同于造反!
他們在賭,賭喬武不會與朝廷作對。
正當封寧想說些什么來安慰大家的時候,下面突然傳來陣陣鼓聲。
孫照瞳孔驟縮,說道:“這是,進軍鼓的聲音!”
文官們一聽,再看著下面慢慢逼近的大軍,也顧不得顏面了,尖叫著四散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