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事有蹊蹺(2)
- 鳳傲九天之夫君難追
- 菱葉清
- 1952字
- 2014-12-02 15:18:28
她翻翻那一疊公文,信件果然夾在里面。
細長蒼白的手指把信紙拿出來,忐忑的打開,看到里面的內容,一口氣血涌了上來,一股腥甜在口中蔓延,“噗”的一口血噴到手里的信紙,隨后整個人向后倒去。
那被鮮血染紅的信紙也隨之緩緩的落下。
丞相夫人昏迷的躺在床上,大夫面色凝重的把著脈。
站在一旁的鳳丞相,眉頭緊鎖。
而沒有看好夫人的丫鬟因為失職也都挨了板子。
大夫把完脈搖著頭,開了幾服藥,丞相吩咐下人去抓藥。
“相爺請進一步借話。”有一定年紀的大夫鞠身退到屏風外。
鳳丞相眉間緊皺。
“夫人氣血急虛,這次又急火攻心恐怕……”大夫垂頭,時日不久這句話也沒說出口。
“你說什么?”只見丞相青筋暴怒的看向大夫。
大夫噗通跪在地上,低頭不敢在多言。丞相夫人的病情就算砍了他的頭他也治不好了啊。
“都滾出去!”丞相壓著聲音低吼。
眾人們紛紛躬身退下。
鳳丞相腳步沉重的走向床上的人,剛剛失去了女兒如何在讓他承受失去夫人的痛啊!
他看著床上還在昏迷的人,心里悲痛萬分。
皇宮內。
一身華服的女子,眉眼間跟鳳丞相有些許相似,但在她臉上盡顯柔美,高貴的氣質讓人不禁會敬畏。
她就是鳳丞相胞姐,當今皇后。
皇上書房前,守門太監看到皇后剛要出聲行禮,皇后抬手制止,太監垂頭鞠身退到一邊。
皇后推門而進,正在低頭批奏章的皇上,不必抬頭也知道是誰來了,她頭上鳳冠的飾品隨著走步的搖擺發出了細微的響聲。
皇后微微福身:“臣妾給皇上請安!”
“皇后不必多禮!”皇上合上手中的奏折,站起來雙手背于身后。
“皇后今日過來所謂何事?”
皇后性子清冷喜靜,除了皇上去她的寢宮,平日里她不會主動見皇上。
“今日鳳丞相來宮中告知臣妾一個噩耗。”皇后望著皇上的眼睛,那專注的表情彷佛是要將那雙深不見底的黑眸望到最深處。
“丞相告知了皇后什么?”皇上繞過書案走到皇后面前。
“他女兒鳳凰在鄉下養病誰料葬身于一場大火之中。”皇后抬眸看著眼前的皇上,明明是離的如此之近,卻又感覺相隔甚遠。
“怎么會這樣?”他像是吃了一驚。
“世事難料,皇后跟丞相一家還要節哀啊!”皇上寬厚的大掌拍拍皇后的肩膀,眼中盡是惋惜之色。
皇后嘴角一側一揚,剛剛差一點她就以為了他眼中的惋惜是真實的。
“臣妾就不打擾皇上了,臣妾告退。”皇后微微福身離開肩膀上那帶有溫度的手掌,挺直身軀向門外走去。
望著她驕傲的背脊,皇上停在半空中的手掌緊握,直到那骨骼分明的指節微微泛白才漸漸松開。
丞相府。
宮內的太監說皇上聽聞丞相夫人重病,特派御醫前來診治。
在他人眼中這是天大的恩賜。
太醫診斷完畢之后說的話跟之前大夫說的基本一致,丞相差點支撐不住。
一旁的太監忙扶住“丞相保重啊!”
太醫拿出兩盒藥材:“這些都是皇上賜給夫人的珍貴藥材,靈芝人參對夫人的身子極有好處,夫人抑郁成疾氣血不通,盡量解開心結,心情舒暢一切就開了,病自然也就無藥自愈。”
丞相謝過皇恩之后,吩咐下人把太醫跟宮內太監送出去。
此時床上的人已經睜開眼睛,眸光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這樣也好,我可以去陪鳳兒了。”虛弱的說完兩句,又是一陣輕咳,眼角的淚水已經打濕了頭邊枕頭。
“夫人莫要說這種話,都怪我……”丞相坐在床邊眼中充滿自責,如果不是送走鳳兒就不會發生這種事。
丞相夫人搖著頭撐著身體坐起來,丞相扶著她讓在靠在床頭。
“也許這都是天意,如果鳳兒是個普通女娃又怎么有這種事情。”丞相夫人又忍不住的紅了眼眶。
“夫人此話何意?”丞相面有不解。
發生在鳳凰身邊的一些奇怪現象,就連丞相她都從未說起過。
“其實……”丞相夫人把鳳凰會講話了之后那些怪異的事情說了一遍。
丞相面色一驚,倒抽一口涼氣,原來道長所言真的屬實。
但他相信鳳凰之事,更沒那么簡單了。
“夫人為何不早告知我?”如果他早知道的話,會在這一切沒有發生之前就把鳳凰送走,那樣她才會更安全。
她垂頭低泣。
“夫人現在身子要緊,鳳兒之事不要在多想,我已經派人去調查,畢竟沒有看到鳳兒的尸首。”
聽聞此話,她抬起低垂的眼眸,眸光閃動:“老爺你的意思是我們女兒有可能還活著?”
“是,所以夫人你要保重身體才能見到我們女兒啊!”為了讓她心里感到寬慰,他欺騙了她。
丞相夫人邊掉著眼淚邊點頭。
鳳凰之事卻有蹊蹺,他當時悲傷過度又刻意隱瞞夫人,忽略了就算是睡熟屋里起火也會被煙嗆醒,也不至于三人都會逃不出來。
安撫夫人的他眸中染上一抹雜色。
北夜國皇宮內。
“你們此去必定要將人尋回!”即使病入膏肓的他也絲毫不損他的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威嚴。
他就是北夜國的皇帝,英氣的臉龐蒼白異常,雙眸已變的黯淡無光,他確實如傳聞一樣將不久于世。
“屬下領命,定不負皇上所望。”
這幾名都是死忠于皇上之人,所以皇上才把此事交給他們。
等到他們離去之后,身旁的太監連忙把皇帝扶著躺下,他剛才坐起來都是強撐著,他的身體比外界傳言的還要嚴重。
南夜國跟朝中一些野心之人都在蠢蠢欲動了,內憂外患只怕他一斷了那口氣,百姓將置身水火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