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學習混凝土外加劑
- 科研混子
- 煜楓學長
- 2288字
- 2023-03-02 21:19:38
自師門聚餐已經(jīng)過去好幾天了,周杰悠哉悠哉的過了幾天看論文的日子,只因為是上次聚會時,老師提了一句后面要開始學習混凝土外加劑了,周杰這幾天在知網(wǎng)上搜了不少關(guān)于不同外加劑的論文,之所以沒讓小雅幫忙,是因為他自己并不清楚到底需要看什么。自己慢慢搜論文也能度過這天天跟上班一樣的時間不是。
今天下午就要上課了,老師讓周杰通知了其他師門中同樣選這門混凝土外加劑的同學下午到實驗室來聽課。
周杰翻看了一下老師發(fā)過來的名單,好吧,一共就6個人,還包含自己還有徐力為和董飛宇。嗯剩下三個周杰都不認識,是專碩的,便讓董飛宇去他們專碩群發(fā)了上課通知。
下午兩點,老師先叫了周杰,讓周杰先去把二樓的會議室的投影和她的電腦安裝好,供她下午講課用。
兩點半,杭老師從門口進來,坐在長條會議桌的一側(cè),周杰和其他五人坐在另一側(cè),投影投在了側(cè)面的墻上,周杰坐的離投影要近一點,看的清楚。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這門課叫混凝土外加劑,偏應(yīng)用,所以利用一些外加劑打一些小試驗也是課程教學的一部分。課程內(nèi)容安排上,我會集中給大家介紹各種外加劑,然后安排一些實驗,你們?nèi)ネ瓿?。課程時間安排上,這兩周的周六日都過來,爭取用兩個周末的時間就把這門課結(jié)了,課程的考核方式安排是以考試+寫報告相結(jié)合的方式,考試分值和寫報告分值各占一半,寫報告就是等你們將我安排打的這些試驗數(shù)據(jù)測出來后,用這些數(shù)據(jù)寫一份報告交給我,格式就仿照著論文形式寫。A4紙手寫,不允許打印。”杭老師坐下后,第一段話就直奔主題。
“大家有什么疑問嘛?”杭老師習慣性的問一句。
當然,也沒人覺得這段話有什么理解不了的。
“好,那下面就先認識一下各位同學,你們大概介紹一下叫什么,老師是誰就行了?!闭f完又補了一句:“坐著說就行。”
那三個同學,以次介紹了一下自己的情況,周杰也在這時認識了他們,三人都是曹老師的學生。
杭老師聽完他們的介紹,自顧自的念叨了一句:“哦,都是曹老師的學生,學校每年也就他們會選這門課。其他老師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選我另外一門的高性能混凝土,不知道選這門混凝土外加劑,高性能混凝土都是靠外加劑才能做出來。舍本逐末啊,唉?!?
在學校里,做結(jié)構(gòu)的看不起做材料的,覺得做材料的人臟,天天與水泥砂漿打交道,整天灰頭土臉的不說,理論還差的要命,數(shù)據(jù)一大堆,也不知道擬合等處理方式,都發(fā)不了什么好期刊。做結(jié)構(gòu),平時都在逸夫樓,在電腦上建模型,做模擬,借鑒別人的公式,加個修正系數(shù),就是一篇高檔的論文。
而做材料的也看不起做結(jié)構(gòu)的,看到做結(jié)構(gòu)的人在做一些構(gòu)件試驗時,打出來的混凝土又干又澀,和易性差到極致,從內(nèi)心里鄙視,平時整天不動手,只知道在電腦里建模型,做模擬,做到最后,到答辯時,模型從一開始建就是錯了的都有,每次答辯,被懟的埡口無言的大有人在。而做材料,雖然辛苦點,但那試驗數(shù)據(jù)都是實實在在的,成果也是是實實在在的,甚至很多都是是可以直接面向市場檢驗的。
“混凝土外加劑,說它玄乎,也挺玄乎的,加那么一點點,混凝土的性能就有非常不同的變化,可說它平常,也挺平常的,像我們接觸到的食用鹽,就是很普通的早強劑,它可以使混凝土強度發(fā)展的更快,還有吃的那個蔗糖,就是一個很好的緩凝劑,可以使混凝土的凝結(jié)時間變長,以滿足我們的施工要求。有的時候,身邊沒有專業(yè)的緩凝劑了,懂行的工人就去買兩瓶飲料倒進混凝土里,飲料里的檸檬酸也是一種緩凝劑。”
杭老師的一番介紹引起了周杰的興趣。繼續(xù)聽下去……
“從廣義上講,早在人類人工合成膠凝材料之前,以天然膠凝材料配置的混凝土就已經(jīng)使用外加劑進行改性。公元前在當時使用的膠凝材料及石灰石中就混有豬油的跡象。在羅馬時代也曾把牛油牛血、牛奶和動物尿之類的東西混入火山灰里。我國勤而智慧的勞動人民早在秦代(公元前221年)修筑萬里長城時就摻用糯米汁來增固。宋代修筑和州城時曾采用糯米-石灰配置的膠凝材料。”
“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標準對混凝土外加劑的定義為:一種在混凝土攪拌之前或拌制過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新版混凝土或硬化混土性能的材料。按其主要功能分為六類……”
杭老師從混凝土外加劑的分類介紹到各個外加劑的作用,以及應(yīng)用范圍,然后為了方便大家對外加劑作用機理的理解,杭老師又帶著大家復(fù)習了一下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科學的基本知識,包括水泥化學、混凝土的各項性能及其影響因素等。最后又給大家介紹了目前應(yīng)用最為廣泛的外加劑——減水劑。根據(jù)減水劑的發(fā)展歷史也是減水劑更新迭代史,劃分了三大類八種減水劑。杭老師一一介紹這八種減水劑,和對應(yīng)的減水機理后給周杰他們安排了今天的實踐試驗:
“今天,你們就打幾組減水劑的試驗,首先你們要打一鍋什么都不加的作為基準組,周杰你來負責,先調(diào)整用水量先給他流動度調(diào)到140m左右就可以,然后固定這個用水量不變,分別打上三鍋砂漿。這三鍋里分別加入0.1%摻量的木質(zhì)素磺酸鈉、萘系減水劑、還有聚羧酸減水劑。你們對比觀察砂漿的流動度變化、然后成型試件,后面要測試三天的,二十八天的抗折強度和抗壓強度。這些都是要寫到報告里面的。還有什么問題嘛?”
眾人表示沒有,杭老師說了聲那好,去干吧,便自己回了辦公室。周杰便帶著幾人來到一樓的成型室。讓董飛宇去貨架上找三種減水劑,讓徐力為開始稱取試驗需要的水泥等材料,至于曹老師師門的哪三個,周杰也不指望他們?nèi)芨墒裁椿睢?
在攪拌時,周杰就可以清楚的感覺到聚羧酸減水劑減水效果最好,一番操作過后,測得加了木質(zhì)素磺酸鈉、萘系減水劑、還有聚羧酸減水劑的砂漿流動度分別為180mm、210、220mm。測完流動度,周杰就將他們倒入模具,依然還是成型的40mmX40mmX160mm的砂漿標準試件。
所有試驗做完,周杰和董飛宇指揮著那三位同學打掃衛(wèi)生。想要數(shù)據(jù),總得干點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