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將另外一個蓮花寶燈打印完成沒多久快遞小哥就來了。
小哥見面第一句。“嗯我今天在某音刷到你了,今天郵寄的就是那個蓮花寶燈嗎?”
“哈哈,是嗎?嗯嗯,對,今天郵寄的就是那個蓮花寶燈。”周杰聽到小哥的話,笑呵呵的回答道。
在小哥打包包裝時,周杰又開玩笑似的提醒了一句。“你可要打包好,這種精美的工藝品值得溫柔對待。可不能暴力的丟來丟去哈。”
“不會的不會的。”小哥連忙道。
等快遞小哥走了之后,周杰把打印機稍微收拾收拾,過年前是不打算再動它了。一個是因為快遞就要停了,另一個是因為整點錢,這幾天中午就要回去幫忙。幫爺爺奶奶置辦年貨。父母都忙于工作,只有周杰有時間可以回老家幫幫忙。
第二天一早,周杰就開著父親多年前買的私家車,開往老家。
開了半個小時到村里的老家,到家時,爺爺正在門口鋸木頭,將木頭鋸成四十公分左右的短根做為蒸饅頭時燒的燃料,看著爺爺顫顫巍巍的單腳將木棍踩在板凳上,用著木鋸來回拉扯,周杰趕忙下車,扶著爺爺站好,然后接過爺爺手里的鋸子:“爺爺,您小心點,讓我來吧。”
鋸子是老式的,三根木條組成一個工字型骨架,然后左邊有條繩子將右邊的鋸條拉緊那種,小時候經常說唱的童謠:“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看大戲……”應該就是這個。這鋸子周杰小時候就玩過,也是過年前蒸饅頭要鋸木頭,和爺爺一起準備木柴。那時候,爺爺讓周杰幫著拉,其實是帶著周杰一起玩耍。現在周杰將它從爺爺手里接過,更像是接過了一種傳承。
因為手生,不熟悉如何更好的用力,周杰將一段長約一米五的樹棍聚成三節,就感覺腰酸了。
爺爺笑呵呵的指導道:“小杰,你站的稍微直一點,上下拉鋸子,上的時候稍微提起點,主要靠下去的時候,壓住鋸子去鋸木棍,大概鋸上一半就可以一端放地上,一端放板凳上,用點力去踹鋸的地方就很容易斷了,這樣能夠省不少力氣。我是因為現在身體不行,腦梗,走路都走不穩了,不敢去踹它。要是想當年,這點木頭不費勁就給他鋸完了。”
爺爺教導周杰的同時,還感嘆了一下“當年勇”。
鋸完木頭,周杰又幫著準備饅頭陷,每年爺爺奶奶都得準備至少三種饅頭陷,一般都是蘿卜、螞蟻菜、紅豆三樣。
蘿卜需要切碎,焯水,紅豆也需要先煮一下,然后再炒一下,將里面的水分炒干,螞蟻菜也需要焯水。要做的事還蠻多,以前爺爺身體健康的時候都是他和奶奶忙的,今年周杰回來幫爺爺奶奶忙一忙。周杰能幫得上忙的,也就是幫忙切切蘿卜,焯水和炒干時候幫忙攪拌。
今天主要就是做些前期的準備,等明天,父母抽空都回來,才會包饅頭和蒸饅頭。
……
“小時候,村子里的廚房不叫廚房,那時候叫“灶屋”家鄉的土話叫“鍋屋”。”周杰時不時的給小雅介紹著。
灶屋里有一個大灶臺,灶臺上一口大鐵鍋。夏天收麥后留下的麥秸桿兒,秋天留下的玉米桿兒,大豆桿兒,芝麻桿兒都是灶臺燒火的材料。
不過過年時,一般都會提前收集很多干樹枝,或者劈好柴。小時候都是爺爺在準備。因為上面那些莊稼桿兒,平時做飯還行。輪到過年備年貨這種大工程,它們都不頂燒。
過年時,灶屋的年味兒是從蒸饅頭開始的。小時候,每到了蒸饅頭這一天,就是周杰最快樂的一天,這一天,家里都忙著包饅頭蒸饅頭,除了周杰可以盡情的看電視玩手機也沒人管,這一天也有很多平常體驗不到的項目。
蒸面頭用的面粉一定是當年的新麥磨出的面粉而且要挑收成最好,麥粒最飽滿的那塊田地產的小麥。
和面是個力氣活兒,因為需要和上好大一塊面。揉饅頭也是個力氣活兒。大人們拽好一塊塊小面坨,然后案板上撒上面粉,兩只手就開始像陀螺一樣不停的轉圈。父親在這方面手藝很好,畢竟是廚師出身。不一會兒,一個饅頭皮就揉好了。這是個技術活。
然后母親就接過饅頭皮,挖一勺饅頭餡包進饅頭皮里,像北方包燒賣一樣用手捏好花紋。
說是蒸饅頭,其實也不是北方的那種實心饅頭,周杰家里都是包有餡的,但也不能叫蒸包子,蒸饅頭的面沒有蒸包子的面那么軟,用周杰專業上的術語叫蒸饅頭的面里的含氣量要小一些。
包的差不多了,就開始在大鐵鍋里加入水,灶膛里生上火,鍋上放上蒸籠。
蒸籠一般要提前將。塵土需要沖洗干凈,放在院子里晾曬。有買的是那種表層不銹鋼的蒸籠,有自己做的木質的蒸籠。沒有蒸籠的人家,就要借村里其他人家的來用。
周杰家的蒸籠是爺爺用竹條自己做的。已經用了幾十年了,比周杰年齡還大。
等水開了,就往蒸籠里面擺包好的饅頭,間隔一般留個一個手指的縫隙,以便于饅頭受蒸后變大,又成發面。
將蒸籠里面擺滿,蓋上蓋子,又稱“籠頭”,蒸饅頭就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開始了。那時候,小孩們都喜歡在灶臺旁幫忙添柴燒火。同時不忘往爐膛下的火堆里扔進幾塊自家種的大白薯。燃燒過的木柴烤熟的大白薯,那真是又糯又香又甜。
周杰就喜歡蹲在灶臺旁,在那個沒有空調熱水袋的時候,灶臺邊是最暖和的,還能邊添柴邊吃烤白薯,邊等饅頭出鍋。
出鍋的第一籠饅頭,母親需要先問了灶神爺,以及其他神仙,然后周杰他們才能吃。母親說了啥,不知道。無非就是保佑我們平安,來年有個好收成,或者多掙些錢之類的話
蒸饅頭從早上開始,一般需要忙到下午。午飯就是剛出鍋的饅頭或者包子,周杰較喜歡吃剛出鍋的包子,一口氣可以吃2個,很大很大的2個。
蒸完饅頭,其實并不算結束。
因為一次性把整個春節期間要吃的饅頭都蒸完了,這就面臨一個儲存的問題。
所以晾曬好的饅頭,還有最后一個工序:硫磺熏。
雖然現在知道這樣不健康,但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這樣做。把饅頭整整齊齊在大缸里擺好,瓷碗里點上硫磺,放入缸底。然后缸口蓋上一個棉被或其他的厚重物件,不讓氣體跑走,硫磺熏過的饅頭可以儲存很久,而且很白,賣相好看。
現在大家基本都是隨吃隨買,最多也就買上幾天吃的量。所以,很少有人家再蒸饅頭了。周杰也不知道自己家還會蒸多少年。灶屋里的白氣繚繞,爐膛的火光彤彤,火堆里透著香氣的白薯,以及一家人熱熱鬧鬧忙碌的場景,才是過年的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