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我就是問了個題,我有錯嗎!
- 主持節目:開局怒懟千萬家長
- 睡覺會變懶
- 2138字
- 2023-02-11 00:38:06
那學生的自由時間呢?
此刻,所有人的腦海中忍不住想起了這個問題。
特別是在場的老師們。
他們紛紛愣住了。
在他們看來,學生總是有很充足的時間的。
比如下課。
比如放學。
一直以來他們都認為學生的時間是完全足夠的。
甚至很多時候是多余的。
然而今天當他們停下來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卻發現。
他們沒法回答!
因為一回答他們就發現他們錯了。
所以。
在場的老師紛紛保持了沉默。
蘇長云的這一句話,直指人心!
全場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想聽聽,蘇長云接下來還會說什么。
令人意外的是,蘇長云的語氣開始平靜了起來。
“我知道還有老師會有一些疑問,那就是為什么學生總是不聽你們的話,甚至是集體暗中經常跟你們唱反調。”
“其實這個問題實在太好回答了……”
“那就是其實你們少一點雙標就行了。”
“比如說,就拿語文舉個例子。”
“同樣是一句:今天天氣晴朗。”
“如果是學生,寫了這么一篇作文,那么老師一定會說,寫的什么東西,內容空洞,千篇一律,根本就感受不到你的情感。”
“而如果這是語文課本里的一篇文章,老師會說:你看看這寫的,你看看人家,一句話就能展現出作者深厚的功底,并且清晰簡潔的描寫出了要寫的東西。”
“雖然沒有用那些華麗的詞藻,但依然能用最普通的語言,將作者所見直接展現在了讀者眼前,有更的,哎,想象空間。”
“而且這句話不止如此,描寫環境的同時還有暗喻,講述了當時社會的樣貌,以及當時社會的發展歷程,同時也透露出了作者當時的心情。”
“你們覺得這種行為,可不可笑?”
“雙不雙標?”
……
一聽到這個例子,直播間內的觀眾也忍不住開始吐槽起來。
【這是什么人間真實啊,我們語文老師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是不是讓我們教室安了一個攝像頭,真的一模一樣】
【我發現到每次老師講課文和試卷上,好像每個字都寫的那個有深意一樣,最后扯出來的那個意思,估計作者本人都不理解吧】
【我專門背那些承上啟下,先抑后揚,欲揚先抑,埋下鋪墊,首尾呼應,借物抒情,實在猜不到作者想干嘛,就一個一個套】
【有一道題,小貓()的在草叢上極速奔跑著,我填的氣急敗壞,老師給我打了個叉,老師說這道題的正確答案:開心,我就不理解了,老師怎么知道貓很開心的】
很多時候在眾人看來只是極其普通的一句話。
站在老師的口中。
卻仿佛有著千萬的伏筆,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一樣。
他們好像根本就未曾想過。
沒有人能做到沒有一句廢話。
也許那一句窗簾是藍色的,只是作者真的想表明自己家有藍色的窗簾,而不是自己此刻的心情……
與此同時。
蘇長云伶俐的聲音也傳了過來。
“一提起語文都就這樣了,就更別談其他學科。”
“就像每位老師都總說答案要簡潔明了,緊接著就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起正確答案,讓學生一抄就是好幾分鐘,甚至是半節課。”
“我始終不明白這樣做的目的地在哪里?”
“既然說完了課程,那就不得提到老師了……”
“這也是我一個最不理解的地方。”
“那就是很多老師都是:嘴上說著公公正正,實際上是偏袒的很。”
“同樣一件事情犯了錯誤,成績好的永遠比成績壞的懲罰要輕,甚至有時候老師都會無視成績好的所犯下的錯。”
“這種區別對待還不僅限于此。”
“就比如總有些老師嘴上說:有問題就來問,然而當你和一位課代表同時真的去了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會理會你。”
“而可能只會理會課代表。”
“然后可能會對你額外來上一句:這道題我都講過多少遍了,你上課有沒有認真聽?”
“你到底還想不想學了,你但凡上課認真聽了這道題都不可能不會,別以為你在課上搞的那些小動作我都不知道!”
“然后他可能會和你講一遍,但語速飛快,快到你根本聽不清。”
“我就想問,這和我認不認真聽有什么關系。”
“我要是會了,我來問你干嘛!”
“我要是不想學了,那我來問你干嘛!”
“我只是不會,單純的不會,這有錯嗎?”
“我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我有錯嗎!”
……
【我高中的生物老師就是,當時高考成績不好的我和成績好的朋友一起去問問題,老師直接忽略我,把我當作空氣,主動問問題都當作沒聽到,當時快高考了自己已經很無助了】
【我的語文老師,也是這樣的,他真的就一直忽略的把我當成不存在一樣,關鍵當時我已經很主動了,很認真的去學了?????】
【原來你們都是這個樣子嗎?我還以為就我一個這個樣子,我初中的數學老師就是這種,導致初一初二數學很差,初三換了老師才好起來】
【類似的事我也經歷過,莫名其妙的產生了代入感代入進去了,我還記得我老師當時訓我的那句話,你要是不好好學,就別浪費這份資料】
【對不起,家人們,我可以作證,他說的就是真的,我經常會和同學一起進辦公室,老師通常都是先理我,除非我把同學拉在老師的面前,不然老師都不理會同學的】
……
蘇長云的這幾句話一出。
南寧中學的老師們可謂是徹底無言以對。
雖然蘇長云只是說“老師”。
但在場的每一個老師都覺得,蘇長云句句都在說自己。
因為在他們的日常中。
很多時候他們就是這么做的。
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他們下意識的一種行為。
雖然他們經常嘴上說著:
下課來問老師問題,老師會很開心的。
但實際上如果真的來了幾個成績差的。
他們就會有些不耐煩。
然后敷衍了事!
甚至根本不理會來的那個人。
“我確實不是一位老師,也不懂老師管理學生時的辛苦。”
“但我至少曾經是一名學生,能夠了解他們每一個人。”
“從來就沒有天生不想學習的學生。”
“他們不是不愛學。”
“只是不明白。”
“他們為什么明明想學,卻會被老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