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啟明星

增強現實的投影鋪天蓋地,嘈雜的中心商業區充滿眼花繚亂的粒子效果廣告鋪天蓋地。

已經實現商業化的陸地飛行器,隨處可見,無時無刻不彰顯著長安城的繁榮富庶。

距離大災變結束已經二百余年,縱然各地相繼發起復古運動,但生活的奢靡程度卻不減反增。

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李清都不清楚人類從一次次跌倒后學到了什么,一次次爬起又一次次跌倒。

這樣的毅力是對還是錯?

他在前些月蘇醒之后便在積極地觀察著世界,有很多東西和以前一樣,又有很多截然不同。

曾經他在科學院中主要從事弦論工作,如今他又能通過極其先進的科技手段繼續奉獻。

科學院前些日子聯同航天局組織了金星科考項目,旨在打造第四生態圈。

繼第一生態圈(地球)的生態恢復后,共同體開始全力發揮太陽環伊甸園及火星做為第二生態圈和第三生態圈,以防止地球環境的再度惡化。

狡兔三窟,這大概是人類學到歷史教訓之一。

而李清都也是此次項目核心成員之一,本身作為弦論學者的他并不需要參與本次活動,但是不斷更迭的時代技術始終壓抑著他。

十一個月來始終如此。

今天便是出發的日子,他招來計程車,并通過視界付過信用點之后,便向著火箭發射中心飛去。

沿著郊外貧瘠的土地,橫陳著大災變后第一個世紀的建設,一閃一閃的紅色警戒燈所勾勒出的,正是此次宇航航班“太白星號”的火箭平臺。

這些在他看來屬于很未來的東西,其實已經屬于過去了,他在向著未來的未來飛去。

隨著飛行計程車側彎,平穩的時候降落在火箭發射中心之外,他緩步走出。

遠處正有三三兩兩身著科研工作者專屬白大褂的男子向他走來。

為首一人是李清都所熟悉的,正是行星物理研究所的一級研究員關春林,曾與他共事過一段時間,是個嚴謹但不嚴肅的中年男人。

卻見關春林并不同他握手致意,而是同他笑著介紹幾位同行的同事。

近處觀察太白星號,讓李清都重新恢復了對宇宙飛船實際大小的感覺,龐然大物不足以概括它,泛銀的金屬光澤才讓他真正覺得這就是未來。

伙同關春林一行人進入客艙的時候,儀容整潔的空姐迎上前來,向著他們一一打招呼。

“早安,李先生,非常榮幸能代表機長和副機長歡迎您登機。”

“謝謝。”李清都微笑著說。他不明白為什么這些空姐講話,總要弄得像是機器人在導游。

“再過五分鐘就要起飛了。”她說,領著眾人來到客艙選擇座位坐下。

李清都選擇了左手邊前排靠窗的位置,似乎在等待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站的光景。

此次一行,他們將先乘坐太白星號進入月球廣寒宮基地進行必要的補給,再通過引力彈弓飛向金星。

根據現有的飛行數據的計算,這一趟所花費的時間不超過十三天。

“智能檢索程序一切正常,飛船將于一分鐘內起飛。”

人工智能的電子合成音響起,李清都很清楚的感覺到旋轉在四周、正等待釋放的巨大力量。在兩艘核動力燃料槽里,還有發射道的動力儲存系統里,滿蓄著相當于一枚核彈的能量。而所有這些能量的作用,不過是把他送到月球。

星際飛行必須通過太空船塢,這也是為什么先得去廣寒宮。

加速的壓力和發動機震人的巨響,令人進入一種很亢奮的狀態,如今的仿真重力系統發展的很完備,縱然是未經訓練的普通人也可體驗一次太空旅行,不過是付出一些信用點的事。

不過幾秒鐘,他們便穿過了對流層和平流層,即將進入電離層,這一路途中并無任何不適。

電離層漫天的極光絢麗奪目。

再之后他們便進入漫漫黑暗之中,這片黑暗中一定滿是星星,但是現在一顆也看不見。

毋庸置疑的是,距離廣寒宮已經不遠了。

沒有任何征兆,但是他能感受到飛船正在減速,緩緩進入月球軌道。

在他的一生漫漫生涯中,有幸暈一次宇宙飛船也是不錯的。

幾分鐘后,廣寒宮開始映入他的眼簾,不過數公里之遙。全部實現自動化的太空港鮮有人跡。

不遠的地方,是不斷運動的諾克提斯級工程艦,是負責粗重活兒的機器。

和想象的不一樣,除了太空港充滿光亮,宇宙四處都是一片漆黑,星河并不在此處流淌。

下降的飛船正好介于日夜分界線之間,正下方是一片鋸齒狀的山峰。

山脈像黎明前的晨霧般融解。

隨著他眼睛逐漸適應比較暗淡的光線,李清都看到了鬼魅般的紅光照射著,峰谷、平地都清晰可見,也不全是漆黑一片。

廣寒宮布滿金屬光澤的引渡長廊上,有機器人在裝卸運往火星或是伊甸園的設備物資。

關春林笑笑說道,“走吧各位,今晚就在港口歇息一晚,順帶體驗體驗月球的風物風光。”

他自來熟的領著諸位同事去向落腳處,身為行星物理學家,往返于諸行星之間自然是家常便飯。

反倒是李清都和他打打招呼,并未和他同去。

新鮮的世界,繞是再波瀾不驚,也會覺得新奇。

廣寒宮的是個閉環生態系統,但比于伊甸園自然是差上不少,畢竟伊甸園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星際文明的產物——太陽環。

這個基地的陣容,都是受過高度訓練的各種工程師和工人以及部分科學家。

這個小小的仿生態系統,比起地球的環境少了些視覺風格,但更具冰冷的工業氣息。

四處的金屬壁壘下是密布的集成電路,核心計算機依靠著這些集成電路,維持廣寒宮的運轉。

明天下午,關春林小組成員將在一間容納上百人也綽綽有余的長方形大廳舉行會議,討論做為先行者如何正確搭建第四生態圈基本框架。

在沒有任何意外的情況下,李清都真真切切的完成了他那個時代不可思議的旅行。

那個時代的人們,沒有人能想到在太空也能改造出屬于人類宜居的家園。

茫茫太空,四處都是機遇,同樣四處是危機,這一點他也未曾忘記。

曾經人們想要建造月球基地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并不僅僅是地月運輸的困難,事實上,建造過程中無論是電解熔融煉鐵工藝,還是無碳無氯下稀有金屬的提取,這些都是縛住人類前行的桎梏。

可在全自動化機器人和空間堆核動力鈾釷的散裂中子技術的成熟應用,曾經所面臨的諸多難題都迎刃而解,這也是廣寒宮太空塢得以完工的主要原因。

李清都一些人現在所接觸到的就是人類最頂端的前沿科技,關春林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模擬出金星愛他蘭塔平原低地,那里將是他們旅行的終點站。

在金星建造移民基地是一項頗為不易的難題,他們首先需要為太白星號刷涂一層抗腐蝕抗高溫高分子涂層,以防止金星大氣表層濃硫酸對船體的傷害。

在載人飛船完成一系列補給后,一行人陸續登入艦體,這一次的起飛與來廣寒宮基地時有所不同,他們所有人都需要在溶氧的全氟碳液體中進入宇航深潛狀態,避免引力彈弓對人體的傷害。

當他們將自己的身體用扣帶固定好之后,人工智能提示音隨即響起。

“全氟碳液體即將填充,飛船將于半小時后準時起飛,本次航行預計用時兩個地球日十四小時,祝各位旅程愉快。”

由于各個生態圈的自轉周期有所不同,共同體法定按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天,又名一個地球日。

當李清都固定好之后,船體墻壁上的記憶金屬形成一個剛剛好的凹槽,為他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境。

接下來的旅程與飛往月球基地大有不同,溶氧的全氟碳從他的口鼻腔灌入肺部,即使仍能自如的呼吸,但是那種壓強仍讓他的肺部感到不適。

飛船再次起飛之后,宇宙的幽閉再次襲來。

周遭聽不見一點聲音,無聲環境更容易讓人迷失。

特別是在技術爆炸之后,飛船為了商業化加裝了隔音裝置,連光子推進器的轟鳴聲也蕩然無存。

不過還好,當飛船脫離月軌特性軌道,他們正式進入了從地月系進入太陽系,遠處幽白色太陽光指引著航向。

這是一次無聊的旅途,幸好他們一行人在登機之前服用過褪黑素。

困意襲來,李清都環顧周圍漸入夢鄉的一行人,忍著不適感,他也選擇陷入沉睡。

……

在他們于金星著陸點登陸時已是第三天凌晨,金星的自轉周期要長很多,但李清都還是習慣性的使用了地球的計時單位。

由于其大氣層中高濃度的硫酸和二氧化碳導致的高折射率,在地球上,金星是整個天空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最亮的自然天體。

著陸點建造在金星一廣袤的低地平原,地表廣泛分布著橙黃色沙粒,所以金星在視覺上呈現也為一片橙黃。

沙丘、礫石在地表上遍布,但金星的巖漿中含有水分;大氣以二氧化碳和濃硫酸為主。很難想象人類要如何在這樣一片荒土上建造一個飽和十一萬人口的第四生態圈。

“嘿,大科學家,我們來這里是來采樣建立基站的,話說你呢,你們這群人不趕緊想著怎么避免全球變冷,跑上金星來受什么罪啊。”

朝李清都靠近并搭話的是一名女性航天員,滿頭金黃的頭發,俄羅斯人特有的那種藍眼睛,以及他們民族年輕女性那種特有的美麗。

他大口呼吸著氧氣,在氧氣罩上迅速凝結成了水霧,顯然剛才的飛行讓曾經連地球都沒有離開過的他并不好受。

歇息片刻后,禮貌回復,“具體不清楚,課題由組織分發。”

距離目的地還有一個多千米的直線距離,但他們都選擇步行前往。

女航天員米伊·納塔斯滿臉狐疑,藍色的眼睛充滿了不相信。

“事實上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只清楚具體課題只有基地建設完畢才能透露。”李清都挺無奈的,一個他連內容都不清楚的課題,他確實是沒轍。

“好吧好吧,也不知道春天什么時候才能到來……”納塔斯抬頭看了看遙遠的地球說道,眼神中似乎有希冀或許還有絕望。

李清都并沒有接話,大災變中,他見過許多人死去,死于大旱,死于疾病,死于洪水。

在災變之后,本該欣欣向榮的世界卻出現了病態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靠著宗教和多巴胺注射劑活命。

如今的人類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希望。

落在隊伍后面的二人跟著前面三位的腳步,而納塔斯似乎故意慢下了腳步,湊到李彥的身旁。

有意無意地通過視界聊著此行用到的工具和材料。

于是他看了看了前方的近地飛行器,上面載著三維解碼器、若干個工程機器人已經儲存著金屬材料的密封罐等等。

他盯著碩大的解碼器沉思良久,然后繼續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天。

千米的距離不算遠,特別是密封艙外工作服中還附有外骨骼。

進入愛他蘭塔平原后,明顯感覺到好走許多。

到達目的地,走在最前面的本次科考任務的領頭人關春林停下腳步,回過身子笑了笑。

“同志們,這里便是未來第四生態圈的發源地了,我們不是第一批踏上金星土地的,但我們會是未來繁榮城市的奠基人。”

李清都和納塔斯笑了笑,而也有同事小聲歡呼了起來。

“接下來我們的任務是搭起臨時行營,基地的地基則將由工程機器人完成,本次的科考任務大概在一個月左右。”

關春林的話接著傳來,于此同時他看向李清都。

李清都注意到了他的目光,意識到他的科考課題大概可以揭曉了。

隱藏了全程的秘密。

金星中自轉一周需要243個地球日,緩慢的自轉周期導致金星地表平均溫度高達900華氏度,曾經人們認為這顆類地行星不適合人類居住。

但如今一行人仍需要為了人類的未來在這艱苦的土地上耕耘。

因為隨時席卷大地的風暴,他們要在風暴來臨前搭起臨時基地。

李清都和同事們一齊將工具材料卸下安裝,并且啟動工程機器人的智能模塊。

失控溫室效應使這片土地從未出現過液態水,在四十五億地球年的晝夜交替中,如今正式出現了生命帶來的希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保德县| 邳州市| 遵义市| 江川县| 康乐县| 合川市| 常德市| 垦利县| 元朗区| 泸西县| 寿光市| 清河县| 吴旗县| 农安县| 祁门县| 萨嘎县| 鄂托克旗| 林周县| 大渡口区| 万荣县| 三河市| 玉环县| 祁阳县| 邢台县| 育儿| 古田县| 贵州省| 瑞丽市| 衡阳县| 雅江县| 阿瓦提县| 钟山县| 宿松县| 广河县| 永兴县| 垣曲县| 荔波县| 福清市| 邹城市| 红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