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東方古國美食文化
- 探秘全球:從生吃活蝎開始
- 最大馬力
- 2287字
- 2023-02-05 18:08:10
陳大壯這一口一個夾夾夾的,令方誠聽得還真不好意思了,還是趕緊夾一口豆腐壓壓驚吧。
還別說,這色澤黃中透紅的霉豆腐一入口,方誠的表情立馬就精彩了起來。
“老弟,感覺咋樣,爽不?”陳大壯一臉期待的,等著方誠的答復。
“爽,真是太爽了。”方誠一邊嚼著豆腐,聲音含含糊糊的,“這么爽的滋味,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體驗到呢!”
這話一出口,直播間里的彈幕,又是雪片一般地飄起。
【主播這話說的,也太露骨了吧。】
【你只是吃了一塊豆腐而已啊,還真當自己吃了人家豆腐?】
【吃豆腐不是吃豆腐,只是吃豆腐!】
【吃豆腐只是吃豆腐,不是吃豆腐!】
【要不是看到了直播畫面,只聽對話的聲音,我還以為自己在看動作片呢。】
【同感同感。】
【+8848.13】
【+10086。】
【+20230205】
【到底吃豆腐是不是吃豆腐啊,不明覺厲啊……】
方誠看了一眼直播間,只能無視掉這些壞人心志的彈幕。
接著向陳大壯問道,“大壯哥,這徽州毛豆腐是怎么做的呢,怎么就能做出這么好吃的味兒來?”
“哈哈,這個好說。”
看方誠吃得挺歡,陳大壯也是興致勃勃的,“咱這徽州毛豆腐的做法,跟一般的豆腐很不一樣,首先是把豆腐切成塊,進行發酵,讓豆腐長出一寸來長的白毛。”
“長了白毛之后,再用熱油把豆腐塊煎得兩面略焦,然后再紅燒,或者是澆上香油,淋上辣椒糊,直接就著油鍋吃!”
“總的來說,咱這徽州毛豆腐做法與眾不同,口味獨特,不但是本地的地方名吃,在咱們古國沿海六省的名吃中,也絕對排得上號的。”
方誠點點頭,味道這么絕的豆腐,確實應該榜上有名。
這時候,陳大壯開了酒,先給方誠滿上一大杯,又給自己滿上一杯。
桌上的六道菜都是徽州名菜,這酒卻是產自古國的西南。
愛酒人士都知道,在東方古國的赤水河畔誕生了兩大美酒,其中之一便是桌上這一款,53度的青花郎,單瓶的價格就在1200塊左右,每一毫升都得2塊幾毛錢。
在油價居高不下的今天,95號汽油就算再漲價150倍,每毫升的價格,也才剛剛達到這款酒的一半而已。
陳大壯一下拿來兩瓶美酒,足見盛意拳拳。
“來,兄弟,走一個,老哥我先干為敬!”
陳大壯端起酒杯,和方誠的杯子碰了一下后,兩人都是一仰脖子喝盡,然后又都滿了起來。
方誠回味著滿嘴的醬香味兒,看著面前的一盤魚,笑著問道,“這盤魚一看就非同小可,大壯哥給介紹一下,我猜這魚名堂不小。”
“哈哈,兄弟猜對了,這魚的名堂還真不小。”陳大壯笑道,“這道魚,跟兄弟還有點淵源呢,名叫方臘魚!”
“方臘魚?跟我有點淵源?”方誠一怔,接著就明白了過來,“這個方臘是哪個方臘,是北宋時期的那位農民英雄,也就是跟梁山好漢交手的那位么?”
“沒錯,就是他。”陳大壯點點頭,“說起這方臘魚,它是桃花鱖,也就是皖南一帶山溪鱖魚中的名產,以魚蝦為主料,采用多種烹調方法制成,口感香松,酸中帶甜,滑膩爽口!”
“這道方臘魚,是徽州人為了紀念農民起義英雄方臘采取捕魚蝦智退宋兵的故事而創制的,所以這道魚還有一個別名,叫做‘大魚退兵將’,兄弟可得好好嘗嘗!”
方誠向來喜歡美食和故事,一道有故事的美食,那就更得好好品味一番了,否則真對不起方家的這位祖上。
于是,方誠伸出筷子夾了一口,入口的感覺著實驚艷。
正如陳大壯所說,這魚肉集合了鮮香、酸甜和滑膩,口感細膩而豐富,令人一筷之后還想再來一筷,其味道之好,確實當得起它的故事。
“老哥,這一道菜是山筍么?”
方誠目光看著距離自己最近的一道菜,這道菜辣香撲鼻,筍香鉆心,這味兒先把鼻子喂飽了。
“沒錯,是山筍,而且是大名鼎鼎的‘問政山筍’。”陳大壯笑道,“在徽菜中,竹筍可是一道山珍,而這問政山筍,在所有的筍味中最為鮮嫩,所謂‘問政山筍甲天下’,在歷史上可是貢品來著,也是我最拿手的菜品之一!”
說起這菜道,陳大壯滿臉興奮,“這道菜的做法,有古法和今法兩種,古法就是用臘肉和竹筍一起燉燒,這個做法也叫臘香問政筍,但有個缺點是味道不夠香。”
“今法呢,改良了這一點,在菜里加上了香腸和香菇來增香,所以也叫兩香問政山筍,比古法自然是更好吃,兄弟快嘗嘗啊!”
方誠也不客氣了,夾了一筷問政山筍入口,這口感又脆又嫩,筍味微甜,就像鮮筍一樣令人滿口鮮香。
一邊吃著,瞧了一眼直播間,正好看到了一條彈幕。
【主播,這什么山筍的味道怎么樣啊?從來沒吃過,快說來聽聽解解饞啊。】
方誠不禁搖頭一笑,細細品味著說道,“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初嘗即爽,每一口都是佳境。”
話音方落,就像一石激起千層浪,大量的彈幕立馬飄飛起來。
【人家問的是山筍的味道,沒問女人!】
【看來主播吃的是山筍,想的是女人!】
【大壯有點眼力見兒,今晚安排到位啊。】
【到底是主播,一言一語,非常出色。】
【把出字去掉吧,這個字對主播來說太多余了。】
方誠也沒有理會網友們,接下來,又向陳大壯請教另幾道菜的名堂。
剩下的三道菜,分別是黃山燉鴿、徽州圓子,還有一道黃山雙石。
對于燉鴿,方誠并不陌生,至于徽州圓子這道菜,又叫“細沙炸肉”,早在200年前就已經是一道名菜,味道屬實一絕。
而那道黃山雙石,可真是開了方誠的眼界,因為雙石也就是石耳燉石雞,兩種食材都是很難得的山珍。
石耳,屬于地衣的一種,通常生長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上,而且是懸崖絕壁上,那里無土無水,只有一片云山霧海,采摘難度自然很大。
至于石雞,它并不是雞,模樣跟雞一點關系也沒有,它完全是一種蛙類,有著“百蛙之王”的美譽,是徽州山區主要的食用蛙之一,它取名石雞是因為這種蛙類是與毒蛇共棲在山谷洞穴中的。
黃山雙石這道名菜,也就是將石雞和石耳用高湯燉制,石雞鮮嫩爽滑,石耳輕薄細柔,這樣葷素一搭配,營養十分均衡,湯質清冽,味道鮮美。
聽陳大壯介紹了這么一番,方誠收獲不小,著實是長了見識。
【恭喜!宿主在直播間弘揚東方古國美食文化,獎勵人氣紅包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