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珍淡淡道:
“父親,我已經能夠熟練煉制這兩種丹藥,成丹率七成。
只要能解決當前的問題,丹藥很快就能夠再煉制出來。”
聽到賈珍的話,賈敬臉上頓時露出驚喜之色,連連點頭道:
“就憑借吾兒這一手煉丹的技藝,我相信嬸娘也會力保你的。”
說著話,從密室出來,然后小心的布置好防御和隱蔽陣法,這才一路向榮國公府而去。
在路上他看到不斷有客人向西府而來。
他剛才和賈珍都在閉關密室中,密室有特殊的防護,沒能夠感受到筑基波動。
稍是探聽了一下,就知道原委,竟是西府的元春突破了筑基,不由心中也跟著高興。
做為賈家人,家族強盛了,他也是從心底的高興。
同時也找到了拜見賈母的由頭。
當賈敬把白玉盒中的丹藥當做賀禮送上時,饒是賈母見慣了大世面,也不禁露出了震驚之色。
“侄兒,你送出如此大禮,莫非是你的煉丹術突破了?”
賈敬從小酷愛煉丹,甚至是到了癡迷的程度。
可惜這方面的天分不夠,東府的資源被他浪費了不少,而且他從不管府內的事情。
眼看著他這樣下去,會影響到家族的生計和維系。
東府的一些元老們找到了賈母,還是賈母強壓著斷了他的煉丹。
后來等賈珍筑基后,賈敬就慌不迭的把族長之位讓給兒子。
專門去外面道觀中煉丹,為的就是想證明自己。
故而賈母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賈敬苦笑。
“嬸娘,賈敬無能,浪費家族大量的資源,煉丹卻是沒有存進。
這是我那孩兒賈珍所煉!
他現在煉制筑基丹、青木丹的成丹比例已經達到了七成,遠超于我。
聽聞大侄女突破,這是他獻上的心意。”
聽到這些,賈母把丹藥都收起來,眉開眼笑道:
“珍兒不愧是我賈家族長,真是我家的麒麟兒!
這煉丹水平已經不遜色于那些煉丹大師了。假以時日,宗師在望。”
看到賈母高興,賈敬這才說起自己真正的來意。
在聽聞前幾天事情的始作俑者竟然是賈珍后,賈母頓時怒了,指著賈敬罵道:
“就因為這個孽障,差點導致賈家被滅!
你一句讓他賠罪就能解決?
賈敬,我看你是煉丹把腦子煉沒了!
這些年就是因為你的放縱,讓賈珍做了多少惡事!
你東府的名聲都壞道什么地步了!
知你護兒心切,但你可曾想過這樣做的后果?
如果讓姑爺知道了賈珍就是掠走妙玉的元兇,他會怎么看我們賈家?
你讓我們那些盟友怎么看賈家?”
賈敬低頭道:
“嬸娘,家里出了這個孽障,確實是死有余辜!
不過這孽障有天賦,特別是他繼承了煉丹血脈,他不但可以煉制筑基丹、青木丹。
還是我賈家現在唯一可煉天王丹、凝心丹的人。
若是他死了,這兩樣丹藥就沒有人能夠煉制了!
我賈家在十二世家的地位又要下降一截!
懇請嬸娘向呂明求求情,解了火毒,饒恕了這個孽障。
我必讓他在姑爺面前賠罪,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可以。”
賈母面色陰沉,冷聲道:
“你先去外屋等一會兒!我思考一下再給你答復。”
聽她這樣說,賈敬立刻就放下心來。接著躬身退到了外間屋。
在賈敬走后,賈母陷入了兩難之中。這件事情的確不好處理。
主要是賈珍做的事情太惡劣了!
若不是可惜他的煉丹技藝,賈母都有親自去擊斃他的意思。
如果只要求呂明不追究的話,倒也好辦,只需要將這件事情隱藏下來即可。
但現在卻是需要呂明出手去幫助賈珍解除火毒,想想就覺得困難。
她可是知道呂明的脾氣。當日面對供奉殿的諸多高手,他是毫不猶豫的就直接出手,根本不顧忌對方的身份。
若是被他知道了真相,他是絕對不會放過賈珍的。
到時候一家人反而生出許多齷齪來。
賈珍的確很重要,但他是寧國府的人。
煉丹技藝再好,賺到的資源也不會分給榮國府。
呂明卻是她榮國府的外甥女婿,特別是秘境開啟在即!
有他進去,絕對會給榮國府帶來了諸多好處。
想了想,她想到一個算是兩全其美的法子。
那就是自己親手把賈珍抓來,送到呂明面前任他處置。
也許呂明會看她的面子,不殺賈珍,給予他別的懲罰。
想到這里,賈母敲了敲桌子,丫鬟立刻把賈敬請了進來。賈敬立刻行禮:
“嬸娘,您可是做出了決斷?”
賈母揮了揮手,示意小丫鬟們出去。接著緩步走到了賈敬面前,輕聲道:
“的確有了決斷。”
說話間,突然全力出手,一掌就拍碎了賈敬的靈元屏障,然后又一揮手,使用法術青木牢籠,將賈敬捆了起來,賈敬的臉上有驚又怕。
“嬸娘,你這是何意?”
賈母淡淡道:
“我想把賈珍抓來,任呂明處置。估計你不會同意,為了避免你去報信,故此先把你困住。
等到事情解決了,我再放了你。不要怪嬸娘,這都是為了家族的未來著想。”
說完話,拿出了一面旗子,對著賈敬身上一搖,賈敬的身體就被吸進了旗子里面。
此世界雖不能打造出適合筑基用的寶物,在秘境中卻可以得到一些特殊的寶物。
這面旗子便是賈母在秘境中得到的寶物,里面自成一個房屋大小的空間,可以把人困在里面。
困住賈敬之后,賈母又敲了敲桌子,幾個丫鬟立刻跑了進來,賈母吩咐了一聲,頓時丫鬟們出去了。
未久后,帶進來兩個四十出頭的女人,見到賈母后立刻行禮。
這兩個女人的實力赫然都有著筑基的實力,這是賈府潛藏的力量。
平素里只鎮守在秘境入口,幾乎不會動用她們。
今天情況特殊,事情又緊急,賈母也只能把她們叫了過來。
見到她們后,賈母微笑道:
“春花、秋月,你們隨我去東府一趟。”
兩人頓時應命。
榮國府、寧國府,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賈母自不能大張旗鼓的去東府,而是走的密道。
在當初東、西兩府分開的時候,為了避免以后出現特殊事端,能夠及時撤退和支援,就修煉了這條密道,密道只有很少人知道。
順著密道來到東府,賈母誰也沒有通知,直接去往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