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殺、殺!”
當前鋒楊朝晟麾下士卒舉著大盾撞上吐蕃中軍的槍林時,唐軍兩翼立刻爆發出如雷的喊殺聲,以壯其聲勢。
楊朝晟常年擔任步軍先鋒將,麾下都是精銳老卒,知道仗該怎么打,面對敵軍如林槍陣,并不畏懼。
有些眼疾手快,藝高人膽大的士卒更是直接用大盾死死抵住對面刺過來的長槍,一邊用刀去砍槍桿。
你別說,這招還真管用,吐蕃人的長槍細而長,在唐軍精銳跳蕩手上幾乎是兩刀就斷,這時候,前方壓力驟減,持小圓盾的刀盾手則趁勢躍出殺向了對面。
襄漢兵也在李晟的指揮下開始了新一輪的仰射,箭如雨下。
吐蕃麾下的漢兵多是臨時征募,哪里有甲,哪里有鋼鐵般的戰斗意志,只是畏懼吐蕃軍法,不敢逃跑罷了。
但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幾輪箭雨過后,吐蕃漢軍中軍前部的陣型已經完全亂了,楊朝晟部輕易的就將其中軍撕開了一個口子,然后一股腦的沖了進去。
吐蕃漢軍軍陣采用的是方陣,人與人之間轉手皆難,焉能左右跳動,閃轉騰挪,面對突馳而入的唐軍跳蕩,幾乎是毫無還手之力。
而這些沖入陣中的唐軍步卒就像是虎狼,每次撲上去都帶起滿地的殘肢斷臂,長刀所向,血光迸濺,一時間竟然有了勢如破竹之態。
郭映、張庭芝兩部在楊朝晟部左右稍后一點的位置,見狀也跟著他們撕開的缺口,蜂擁而入,徹底攪亂了吐蕃漢軍的軍陣。
而坐鎮中軍李晟在這時也下達了左右兩翼轉斜縱隊為橫隊,平鋪壓上的軍令。
只是吐蕃這邊的反應也不慢,老將論泣藏見唐軍突然變換陣形,立刻分黨項馬兵各千余,擊唐軍左右翼,又令黨項步兵萬人,擊唐軍后。
說到這里,就有必要多說一下吐蕃的軍制還有黨項人在吐蕃是什么地位了。
提起吐蕃的軍事,自然繞不過松贊干布仿照唐朝府兵制建立的那名為“五茹六十一岱”的軍事組織。
就像提起女真的軍事制度,繞不過猛安謀克,提起蒙元,繞不過鐵木真的九十五千戶一樣。
而所謂的“五茹六十一岱”,其實就相當于大唐的“十五道三百二十八州”,只不過吐蕃人的茹(又稱翼、相當于道)、岱(全稱東岱,相當于千戶所)并不是單純的行政單位罷了。
茹分上下兩部,有茹本,也就是將軍,上馬管兵,下馬治民。
茹下面有岱,岱的長官叫千戶,吐蕃人稱之為“東本”。
岱下面有小千戶,也就是五百戶長,五百戶長下面是百戶,吐蕃人稱之為“勒曲勘”。
百戶下有小百戶,也就是五十夫長,唐人稱隊頭,吐蕃人稱將頭或者“格爾”。
最后是十戶,十戶長稱“勒勘”。
偶爾,也會有四人編的軍事組織,一人為組長,稱“祖本”,一人為副組長,稱“俄本”,這是兩個戰斗人員,另外兩人是輔兵,炊事兵叫“貞普”,另外一個是仆役,叫“貞嗢”。
兵士則被分為“桂”和“庸”兩種,桂是指臣民中擁有奴隸和財產者,是能組織壯士參加戰爭的人,也就是武士。
“庸”又被稱為更,是指從事各種平凡職業(農業、畜牧、打獵等)的庶民的總稱,主要是負責隨軍生產,保障后勤。
庸下面還有奴隸階層,有兩種。
揚更(奴下奴),相當于包衣。
寧更(奴下奴下奴),相當于阿哈,吐蕃社會中最低等級的存在,無人身自由,完全隸屬于奴隸主,任主人驅使、贈賜和買賣,無任何權利。
更在桂出征時,也常常作為桂、或者庸的扈從。
而除了五茹六十一岱這個軍政合一的行政單位之外,在吐蕃王朝的統治下,還有非正規軍的編制。
也就是部落兵,他們或實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七丁抽三的政策。
十人為什,十什為牌,十牌為寨,五寨至十寨為溝,溝則直屬土官。
什有長,牌有頭,寨溝有主。
若遇大戰,當地地方土司、土官、寨主,均要征調壯丁參戰。
另外,吐蕃內地還有十八個超然于外的貴族采邑(即封地),這里面只有兩個屬于王室。
其余十六個采邑,都是屬于軍事貴族,貴族有在自己采邑內征收稅賦、征兵的權力,但在戰時也要承擔作戰任務,這點就有點像春秋時期的貴族了。
不過,部落、五茹六十一岱、十八采邑都在吐蕃內地,羌塘以南。
而在邊地,吐蕃采用的是和唐朝一樣的節度使制度,有五道節度使,每個節度使麾下又各有數個小節度使,數個州刺史,也就是節兒論。
而除了這些直接管轄的地方,吐蕃還有不少藩屬國以及臣屬的部落,比如南邊的泥婆羅,西邊的護蜜、大小勃律,東邊的黨項、羌人部落。
這些藩屬雖然有一定的自治權,但是遇到大戰,也要發兵從征。
可以說是吐蕃維持如此龐大帝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了,地位也就那樣,說好聽點是仆從,說難聽就是炮灰。
不過隨著近些年大唐國勢下滑,吐蕃國勢上升,河曲黨項對于吐蕃的向心力增強不少,
對大唐的敬畏之心也漸漸淡去了。
聽聞論泣藏下令,萬余黨項部落兵在各自首領的率領下,向唐軍兩翼,以及距離中軍尚有一斷距離的山南軍發起了攻擊。
部落兵在人們印象中打起仗來沒什么章法,也沒什么陣而后戰的概念,全憑一腔血勇,然后就是一窩蜂的沖了上來,各自為戰。
但這伙黨項騎兵顯然是不一樣,在看到唐軍兩翼各有數百精騎護陣后,他們果斷放棄兩翼,掉轉馬頭直奔中軍側后,看樣子是想要沖垮襄漢弓箭手陣列。
左右兩翼的神策軍和幽州軍騎兵將官見到敵軍這樣,哪還能不明白他們的意圖,頓時怒罵連連,隨即,竟是主動脫離兩翼,朝著黨項騎兵殺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