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大器之才

  • 人生哲理枕邊書
  • 謝子月
  • 9484字
  • 2014-12-01 14:50:15

成功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在法國影劇史上占有特別的地位。

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

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

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

“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人生哲理

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發泄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那里,氣呼呼地對他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后拿給總統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里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要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里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么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么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人生哲理

人總是有受別人鳥氣的時候,這種不滿情緒堆在心中是有害的,反擊回去或發泄給別人都不是上策,林肯的主意最好。

秘密

羅斯福當海軍助理部長時,有一天一位好友來訪。談話間朋友問及海軍在加勒比海某島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訴我,”他的朋友說,“我所聽到的有關基地的傳聞是否確有其事。”

這位朋友要打聽的事在當時是不便公開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絕是好呢?

只見羅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壓低嗓子向朋友問道:“你能對不便外傳的事情保密嗎?”

“能。”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羅斯福微笑著說,“我也能。”

人生哲理

“出我的口入你的耳,切莫向第三個講起。”這全是自欺欺人的廢話,你任何時候都不能指望別人就某事守口如瓶,你可以給好朋友說,他也會同樣地給他的好朋友說,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打死我也不說”。

回報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師勘彌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當他要上場時,一個門生提醒他說:“師傅,您的草鞋帶子松了。”他回答了一聲:“謝謝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緊了鞋帶。

當他走到門生看不到的舞臺入口處時,卻又蹲下,把剛才系緊的帶子復又弄松。顯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帶子都已松垮,試圖表現這個百姓長途旅行的疲態。演戲細膩到這樣,這位大師確有其過人之處。

話說回來,正巧那天有位記者到后臺采訪,看見了這一幕。等演完戲后,記者問勘彌:“你為什么不當時指教學生呢,他不懂得這演戲的真諦呀。”

勘彌回答說:“別人的親切關愛與好意必須坦然接受,要教導學生演戲的技能,機會多的是,在今天的場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謝的心去接受別人的提醒,并給予回報。”

人生哲理

演戲就是做人,做人做到家,事才會做到家。勘彌告訴我們,千萬不要隨意封住別人對你的善良之門。

大器之才

1965年,我在西雅圖景嶺學校圖書館擔任管理員。一天,有同事推薦一個四年級學生來圖書館幫忙,并說這個孩子聰穎好學。

不久,一個瘦小的男孩來了,我先給他講了圖書分類法,然后讓他把已歸還圖書館卻放錯了位的圖書放回原處。

小男孩問:“像是當偵探嗎?”我回答:“那當然。”接著,男孩不遺余力地在書架的迷宮中穿來插去,小休時,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錯地方的圖書。

第二天他來得更早,而且更不遺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請求我讓他擔任圖書管理員。又過兩個星期,他突然邀請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時,孩子母親告訴我他們要搬家了,到附近一個住宅區。孩子聽說轉校卻擔心:“我走了誰來整理那些站錯隊的書呢?”

我一直記掛著他。但沒過多久,他又在我的圖書館門口出現了,并欣喜地告訴我,那邊的圖書館不讓學生干,媽媽把他轉回我們這邊來上學,由他爸爸用車接送。“如果爸爸不帶我,我就走路來。”

其實,我當時心里便應該有數。這小家伙決心如此堅定,則天下無不可為之事。我可沒想到他會成為信息時代的天才、微軟電腦公司大亨、美國首富——比爾·蓋茨。

人生哲理

在許多偉大或杰出人物身上,總有優于或異于常人之處會或早或遲地顯示出來。在成名之前,這些“異象”猶如稍縱即逝的彗星難以被人察覺注意,大多在功成名就之后,人們才想到他們當初的不凡。但不管事前或事后的記錄,無疑都是留給人類的一份精品。

宴會上的洗手水

溫莎公爵除了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大傳奇外,還有許多不為人知道的小故事。

有一次,英國王室為了招待印度當地居民的首領,在倫敦舉行晚宴,其時還是“皇太子”的溫莎公爵主持這次宴會。

宴會中,達官貴人們觥籌交錯,相與甚歡,氣氛融洽。可就在宴會結束時,出了這么一件事。侍者為每一位客人端來了洗手盤,印度客人們看到那精巧的銀制器皿里盛著亮晶晶的水,以為是喝的水呢,就端起來一飲而盡。作陪的英國貴族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主持人。

溫莎公爵神色自若,一邊與客人談笑風生,一邊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樣“自然而得體”地一飲而盡。接著,大家也紛紛效仿,本來要造成的難堪與尷尬頃刻釋然,宴會取得了預期的成功,當然也就使英國國家的利益得到了進一步的保證。

人生哲理

任何時刻都不要讓你的重要客人與顧客在小事上陷入尷尬境地而出丑,否則,你就會在大事上出丑。

例外

愛因斯坦經常拒絕作家的采訪或坐著由畫家為他畫像,但有一次,他改變了態度。

一天,一位畫家請求為他畫像。

愛因斯坦照例回絕道:“不,不,我沒有時間。”

“但是,我非常需要靠這幅畫所得的錢啊。”畫家懇切地說。

“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愛因斯坦馬上改變了態度,“我當然可以坐下來讓您畫像。”

人生哲理

這個故事中有兩點引人深思,一是愛因斯坦的同情心使他的人格更加偉大;二是畫家坦率地直陳困難,而獲得成功,這種做法比花言巧語更能打動人心。

女王敲門

一次,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與丈夫吵了架,丈夫獨自回到臥室,閉門不出。女王回臥室時,只好敲門。

丈夫在里邊問:“誰?”

維多利亞傲然回答:“女王。”

沒想到里邊既不開門,又無聲息。她只好再次敲門。

里邊又問:“誰?”

“維多利亞。”女王回答。

里邊還是沒有動靜。女王只得再次敲門。

里邊再問:“誰?”

女王學乖了,柔聲回答:“你的妻子。”

這一次,門開了。

人生哲理

回家之前,就應該把各種頭銜職位扔在腦后,更別說進臥室了。

識破圈套

世界著名交響樂指揮家小澤征爾在一次歐洲指揮大賽的決賽中,按照評委會給他的樂譜在指揮演奏時,發現有不和諧的地方。他認為是樂隊演奏錯了,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仍不如意。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都鄭重地說明樂譜沒有問題,而是小澤征爾的錯覺。面對著一批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他思考再三,突然大吼一聲:“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判臺上立刻報以熱烈的掌聲。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們在發現樂譜錯誤并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判斷。前兩位參賽者雖然也發現了問題,但終因趨同權威而遭淘汰。小澤征爾則不然,因此,他在這次世界音樂指揮家大賽中摘取了桂冠。

人生哲理

在權威面前一旦養成屈膝哈腰的精神習慣,不但自己只能生活在人家的影子中,而且人家也未必瞧得上你,自己不尊重自己,任何人也不會尊重你。

斯隆與杜拉克

曾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總經理的斯隆被西方管理學界譽為“現代化組織的天才”。杜拉克則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學者。

1944年,斯隆聘請杜拉克擔任通用的管理政策顧問。二人見面時,斯隆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不知道我要你研究些什么,要你寫什么,也不知道該得出什么樣的結果。這些都該是你的任務。我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把你認為正確的東西寫下來。你不必顧慮我們的反應,也不必怕我們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為了使你的建議易為我們接受而想到調和折中。在我的公司里,人人都會調和折中,不必勞你的駕。你當然也可以搞調和折中,但你必須先告訴我們,‘正確’的是什么,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調和折中。”

管理學家們認為,通用何以能成為通用,斯隆何以被稱為“組織天才”,這段話都傳達出了重要信息。

人生哲理

許多人請外來和尚的本意是要注入新鮮血液,那么就不要把他同化到廟里已有的和尚群體中。

果斷

有一個6歲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時,發現了一個鳥巢被風從樹上吹掉在地,從里面滾出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決定把它帶回家喂養。

當他托著鳥巢走到家門口的時候,他突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里養小動物。于是,他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在門口,急忙走進屋去請求媽媽。在他的哀求下媽媽終于破例答應了。

小男孩興奮地跑到門口,不料小麻雀已經不見了,他看見一只黑貓正在意猶未盡舔著嘴巴。小男孩為此傷心了很久。但從此他也記住了一個教訓:只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決不可優柔寡斷。這個小男孩長大后成就了一番事業,他就是華裔電腦名人——王安博士。

人生哲理

在人生中,思前想后,猶豫不決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錯事的可能,但可能會失去更多成功的機遇。

明智的一厘米

撐竿跳名將布勃卡有個綽號“一厘米王”,因為在重大比賽中,他幾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記錄,將之提高一厘米。

巴塞羅那奧運會前就有人披露出其中的奧秘,此公訓練時經常躍過6.25米的高度,但在正式比賽中他從不拿出真本事,而是一厘米一厘米地提高自己的記錄。因為他與贊助人和運動會組織者有約,每破一次記錄可得75萬美元的獎金。所以,他說:大幅度提高成績是不明智的。

布勃卡如此這般,稱雄多年。當然了,他的聰明是以實力為基礎的,別人不服亦不行,你倒是跳得比他高呀!

人生哲理

有時候,可持續性發展比一下子就到頂峰要明智、經濟得多。留點余力明天用,因為每天進步一點點,所以每天快樂一點點。

雞毛蒜皮

大哲學家柏拉圖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個小男孩,因為這小孩總在玩一個很愚蠢的游戲。

小男孩不服氣:“您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譴責我。”

“但是,你經常這樣做就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圖回答說,“你會養成一個終身受其害的壞習慣。”

人生哲理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身受益,要是壞習慣,可能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你一輩子。

第二落點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傳來發現金礦的消息。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紛紛奔赴加州。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他同大家一樣,歷盡千辛萬苦,趕到加州。

淘金夢是美麗的,做這種夢的人很多,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一時間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金子自然越來越難淘。

不但金子難淘,而且生活也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干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沒有圓了致富夢,反而喪身此處。

小亞默爾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大多數人一樣,沒有發現黃金,反而被饑渴折磨得半死。一天,望著水袋中一點點舍不得喝的水,聽著周圍人對缺水的抱怨,亞默爾忽發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還不如賣水呢。

于是亞默爾毅然放棄打金礦的努力,將手中挖金礦的工具變成挖水渠的工具,從遠方將河水引入水池,用細沙過濾,成為清涼可口的飲用水。然后將水裝進桶里,挑到山谷一壺一壺地賣給找金礦的人。

當時有人嘲笑亞默爾,說他胸無大志:“千辛萬苦地趕到加州來,不挖金子發大財,卻干起這種蠅頭小利的小買賣,這種生意哪兒不能干,何必跑到這里來?”

亞默爾毫不在意,不為所動,繼續賣他的水。哪里有這樣的好買賣,把幾乎無成本的水賣出去,哪里有這樣好的市場?

結果,大多淘金者都空手而歸,而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靠賣水賺到6000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財富了。

人生哲理

在追逐主要目標的過程中,會有派生出來的次要目標與機遇,大家都在蜂擁而上搶第一落點時,去搶第二落點不失為明智之舉。

沒有選擇的選擇

現任北京外交學院副院長的任小萍女士說,在她的職業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組織上安排的,自己并沒有什么自主權。但在每一個崗位上,她也有自己的選擇,那就是要比別人做得更好。

1968年,任小萍成為北京外語學院的一名工農兵學員。當時她年紀最大,水平最差,第一堂課就因為回答不出問題而站了一堂課。第二天,教室里掛出一條橫幅:“不讓一個階級兄弟掉隊”,她就是這個“階級兄弟”。但等到畢業的時候,她已成為全年級最好的學生之一。

大學畢業后她被分到英國大使館做接線員。做一個小小的接線員,是很多人覺著很沒出息的工作,任小萍卻把這個普通工作做出了花。她把使館所有人的名字、電話、工作范圍甚至連他們的家屬名字都背得滾瓜爛熟。有些電話進來,有事不知道該找誰,她就會多問問,盡量幫他準確地找到人。慢慢地,使館人員有事要外出,并不是告訴他們的翻譯,而是給她打電話,告訴她會有誰來電話,請轉告什么,有很多公事、私事也委托她通知,任小萍成為全面負責的留言點、大秘書。

有一天,大使竟然跑到電話間,笑瞇瞇地表揚她,這是破天荒的事。結果沒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破格去給英國某大報記者處做翻譯。

該報的首席記者是個名氣很大的老太太,得過戰地勛章,授過勛爵,本事大,脾氣大,把前任翻譯給趕跑了,剛開始也不要任小萍,看不上她的資歷,后來才勉強同意一試。一年后,老太太經常對別人說:“我的翻譯比你的好上十倍。”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就被破例調到美國駐華聯絡處,她干得又同樣出色,獲外交部嘉獎……

人生哲理

一個人在無法選擇工作時,至少他永遠有一樣可以選擇:就是好好干還是得過且過。在同一種工作崗位上,有的人勤懇敬業,付出得多,收獲也多。有的人整天想調好工作,而不做好眼前的事。其實,這樣的選擇就決定了將來的被選擇。

分段實現大目標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么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么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偶然跑到前面的矮個子選手是在故弄玄虛。馬拉松賽是體力和耐力的運動,只要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還在其次,說用智慧取勝確實有點勉強。

兩年后,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記者又請他談談經驗。

山田本一性情木訥,不善言談,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這回記者在報紙上沒再挖苦他,但對他所謂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這個謎終于被解開了,他在他的自傳中是這么說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多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么幾個小目標輕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里外終點線上的那面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人生哲理

在現實中,我們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離我們較遠,確切地說,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倦怠而失敗。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稍微具有一點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許會少許多懊悔和惋惜。

母親

拿破侖有一次在同貢龐夫人交談時問道:“傳統的教育體制似乎一無是處,為了使人們受到良好的教育,我們缺少的是什么呢?”

“母親。”貢龐夫人回答說。

這個回答深深地打動了皇帝。“不錯!”他說,“在這一個詞里包含著一種教育體制。那么請您費心,務必要培養出知道怎樣去教育自己孩子的母親。”

人生哲理

母親的品質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一個家庭,哪怕窮得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善良、節儉、樂觀和整潔的女人在料理,這樣的家庭仍是心靈的圣堂與快樂力量的源泉。母親為社會貢獻的最主要的產品就是你的孩子,除了自發的愛以外,母親必須學習教育的藝術,否則,任何教育改革都將是徒然。

一雙鞋

在火車將要啟動的時候,一個人急匆匆地踏上車門,可是他的一只腳被門絆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車開動了,這個人毫不猶豫地脫下另一只腳上的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去的方向扔了下去。

有人奇怪地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說:“如果一個窮人正好從鐵路旁經過,他就可以撿到一雙鞋,這或許對他很有用。”這個人叫甘地,在印度,他被尊稱為“圣雄”。

人生哲理

一個人的偉大,首先是靈魂的偉大,其次才是才華的出眾以及取得的成就。

最好的報酬

弗萊明是一個窮苦的蘇格蘭農夫。有一天,當他在田里工作時,聽到附近泥沼里有人發出求助的哭聲,于是他放下農具,跑到泥沼邊,發現一個小孩掉到糞池里,于是弗萊明把這個小孩從死亡邊緣救出來。

隔天,有一輛嶄新的馬車停在農夫家,走出來一位優雅的紳士。他自我介紹是那被救小孩的父親。紳士說:“我要報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農夫說:“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報酬。”

就在那時,農夫的兒子從茅屋的門走進來,紳士問:“那是你的兒子嗎?”農夫很驕傲地回答說:“是。”紳士說:“我們來個協議,讓我帶走他,并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這小孩像他父親一樣,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位令你驕傲的人。”

農夫答應了。后來農夫的小孩從圣瑪利亞醫學院畢業,并成為舉世聞名的弗萊明·亞歷山大爵士,也就是盤尼西林的發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騎士爵位,且得到諾貝爾獎。

數年后,紳士的兒子染上肺炎,用什么藥救活他呢?盤尼西林。那紳士是誰呢?上議院議員丘吉爾。他的兒子是誰?是英國政治家丘吉爾爵士。

人生哲理

一個小小農夫的一點點善良,竟然給世界帶來如此重大的變化,善莫大焉。

補腦

大作家馬克·吐溫收到一位初學寫作的青年的來信。寫信人對這樣一個問題頗感興趣:

“聽說魚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質,而磷質有助于補腦子。那么要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作家,就必須吃很多的魚才行吧?不知這種說法是否符合實際。”

他又問道:“您是否也吃了很多的魚,吃的是哪種魚呢?”

馬克·吐溫回信說:“看來,你得吃一對鯨魚才行。”

人生哲理

只聽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除了廣告以外,還沒有聽說過補品補出來的偉大人物。

促銷

毛姆成名之前,生活清苦。為求文章有價,有一次寫完一部小說后,毛姆就在報紙刊登了這樣一份征婚啟事:

“本人喜歡音樂和運動,是個年輕又有教養的百萬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說中女主角完全一樣的女性結婚。”幾天之后,毛姆的小說被搶購一空。

人生哲理

應當說,毛姆開了現代暢銷書炒作的先河。只不過,今天的這些文人炒作手法比毛姆要差遠了。

一生磨一鏡

在荷蘭,有一個剛初中畢業的青年農民,來到一個小鎮,找到了一份替鎮政府看門的工作。他在這個門衛的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沒有離開過這個小鎮,也沒有再換過工作。

也許是工作太清閑,他又太年輕,他得打發時間。他選擇了又費時又費工的打磨鏡片當自己的業余愛好。就這樣,他磨呀磨,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樣的專注和細致,鍥而不舍,他的技術已經超過專業技師了,他磨出的復合鏡片的放大倍數,比他們的都要高。借著他研磨的鏡片,他終于發現了當時科技尚未知曉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微生物世界。從此,他聲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他看來是高深莫測的巴黎科學院院士的頭銜,就連英國女王都到小鎮拜會過他。

創造這個奇跡的小人物,就是科學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歲的荷蘭科學家萬·列文虎克,他老老實實地把手頭上的每一個玻璃片磨好,用盡畢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個平淡無奇的細節的完善,終于他在他的細節里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學也在他的細節里看到了自己更廣闊的前景。

人生哲理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你能執著地把手上的小事情做到完美的境界嗎?

敵人與朋友

作為美國總統,林肯對政敵的態度引起了一位官員的不滿。他批評林肯不應該試圖跟那些人做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

“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時,”林肯十分溫和地說,“難道我不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

人生哲理

可惜的是,這世界上太多的人只知道從肉體上消滅敵人。

人多勢眾

愛因斯坦創建相對論之后,科學界褒貶不一。1930年,德國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對論的書,書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證明愛因斯坦錯了》。

愛因斯坦知道后,禁不住哈哈大笑。他說:“一百位,干嗎要這么多人?只要能證明我真的錯了,哪怕一個人出面也足夠了。”

人生哲理

真理只認可科學的推理與事實,與人數無關。社會活動中我們必須正視“群眾的力量”,科學研究中“人海戰術”并不能奏效。

一件舊大衣

一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道上遇見一位朋友。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你似乎有必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這件多舊啊。”

“這有什么關系?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無所謂地說。

幾年后,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然譽滿天下,卻還穿著那件舊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議他去買一件新大衣。

“這又何必呢?”愛因斯坦說,“反正這兒每個人都已經認識我了。”

人生哲理

如果愛因斯坦腦子中總裝著諸如該穿什么大衣、該給別人留下什么印象之類的事兒,那也就不會有相對論了。

死刑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被當權者判處了死罪,其罪名是傳播異說、敗壞風俗、反對民主等。當權者沒有采取絞死他的方式,也沒有采取砍下他腦袋的方式,而是讓他喝下一杯毒藥水,讓他體面而無痛苦地死去。

臨刑之前,一個女人突然跑到他跟前,傷心地哭泣道:“我真傷心,你什么罪也沒犯,可他們就要處死你了。”

“傻大姐,”蘇格拉底笑著說,“難道你希望我犯罪,做一個真正的罪犯死去才值得嗎?”

人生哲理

因思想而被判刑定罪,是思想家們的悲哀,也是人類的悲哀,但從另一角度說,也是思想家們的驕傲,因為他們肯定最深刻地觸動了專制者的利益。

光榮的借款

居里夫人在讀書時生活極為貧困。后來,因為她刻苦學習,成績優異,波蘭的“亞歷山大基金會”頒發給她600盧布獎學金,以資助她在法國繼續深造。

四年后,居里夫人在研究鋼鐵的磁化技術方面獲得了成功,法國科學協會發給她一筆酬金。盡管她當時生活仍很貧困,但她除了用這筆錢購置了一些實驗儀器外,把余下的金額全部寄給了“亞歷山大基金會”。

她在附信中說:“我把你們的獎學金當作光榮的借款,它幫助我獲得初步榮譽。借款理應歸還,請把它發給另一個生活貧寒而又立志爭取更大榮譽的波蘭青年。”

人生哲理

人與社會之間應有這樣一種良好的互動機制:社會能夠有效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最大限度地回報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又應成為成功人士的目標。居里夫人為整個世界樹立了一個榜樣。

家具問題

居里夫婦結婚時,他們的會客室里,只擺著一張簡單的餐桌和兩把椅子。后來,居里的父親來信對他們說,他準備送給他們一套家具,問他們需要些什么樣的家具。

看完信后,居里若有所思地說:“有了沙發和軟椅,就需要人去打掃,在這方面花費時間未免太可惜了。”

居里對新婚妻子說:“不要沙發可以,我們只有兩把椅子,再添一把怎么樣?客人來了也可以坐坐。”

“要是愛閑談的客人坐下來,又怎么辦呢?”居里夫人提出反對意見。

最后他倆決定,不再添置任何家具了。

人生哲理

簡單的物質生活其實有助于純凈靈魂和尋找智慧,你信嗎?

胸懷

畢加索對冒充他作品的假畫毫不在乎,從不追究,最多只是把偽造的簽名涂掉。有人不解地問他為什么這樣。畢加索說:

“作假畫的人不是窮畫家就是老朋友。我是西班牙人,不能和老朋友為難,窮畫家朋友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再說,那些鑒定真跡的專家也要吃飯。那些畢加索假畫使許多人有飯吃,而我也沒有吃虧,為什么要追究呢?”

人生哲理

這段話除了說明畢加索悲天憫人的胸懷之外,也表現了他的聰明之處:如他一味地去“打假”。只能使自己陷入大量的事務性糾紛之中,徒增煩惱,而沒有時間、精力、心情去追求創作上的突破。

為你推薦
遲來的周先生
會員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奪嫡
會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光县| 彭州市| 鸡西市| 辉县市| 淮阳县| 兰西县| 襄垣县| 太白县| 元谋县| 上思县| 连平县| 丁青县| 绵阳市| 蓝田县| 仪征市| 衡水市| 宁陵县| 前郭尔| 南投市| 建平县| 靖远县| 工布江达县| 沁水县| 忻城县| 连山| 松江区| 石屏县| 岗巴县| 灵璧县| 辰溪县| 玛多县| 温州市| 临颍县| 祁连县| 庆元县| 西平县| 普定县| 河北省| 佛山市| 房山区|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