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父母子女關系(5)

  • 聽律師講故事
  • 秦靈華 劉成杰
  • 4305字
  • 2014-11-28 16:05:55

首先,我國《婚姻法》第21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按照此規定,撫養教育既是父母應盡的義務,又是子女應當享有的權利。

撫養是指父母從物質上、生活上對子女的養育和照顧,如負擔子女的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及其他必要的費用,并在生活上給予精心的照料和力所能及的幫助;教育是指父母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對子女的全面培養,幫助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良好的品德,使子女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成長。而且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是無條件,任何時候都不能免除,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所以本案中,作為母親王某,對小丫有撫養教育的義務;作為女兒小丫,也應依法享受法律賦予的母親的撫養教育權利。這種權利義務任何人都不能非法干涉。

其次,我國《婚姻法》第23條規定:“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所以,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管教和保護,既是權利,也是義務。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其有盡保護和教育子女的權利義務。

父母對子女的保護是指父母有保護子女身心健康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的權利和責任,以防止和排除來自自然界的損害和來自他人的侵害。當子女受到傷害、侮辱、拐騙時,有請求損害賠償權和要求歸還子女權。

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是指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管理教育。主要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日常生活加以必要的約束和規范,使子女的行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使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努力學習科學文化技術,成為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父母沒有管教好子女,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是父母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凡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其父母都有義務對受損害方給予賠償。如果父母已經離婚,未成年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由誰來承擔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有關規定:“夫妻離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權益的,同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獨立承擔責任確有困難的,可以責令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擔民事責任。”

婚姻法第29條也規定,離婚只能消除夫妻關系,不能消除父母子女的關系。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親還是由母親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所以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法律明確規定,對于本案中對小丫的撫養教育、保護和教育的權利義務始終在父母,法律并沒有賦予第三人享有這樣的權利和義務。

第三,被告劉某作為共同生活的一方未盡到完全撫養與教育的義務。

如前所述,我們可看出,撫養教育、保護與教育并不僅僅指的物質、經濟上的給予,更多的是身心的培育和引導。小孩來到世界上,父母就有責任讓其健康地成長,這是作為父母對社會的責任及應盡的義務。作為小孩,她也有權利得到父親、母親雙方的關愛與教育。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只能得到母親一方或父親一方的愛和教育,得不到另一方的愛和教育,對小孩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和有缺陷的。而在女兒小丫出生至今,劉某并未盡到充分的撫養教育的職責。首先,其遠在外地工作,即使女兒有個生病或學習上什么緊急情況,他都無法回來,不能給予及時的關愛。其次,既然是工作,又不可能經常回家,一年回來不過一兩次,能給女兒什么樣的教育和關愛。第三,劉某已另與她人結婚,欲另生育子女,長期在外地居住,對這個女兒的關愛更是無暇顧及。所以僅僅經濟上的保障和內心無法表達的父愛對于小丫來講,是遠遠不夠的。子女需要的是完整的父愛。更何況,劉某的工作并不影響其親自撫育小丫。

同時,根據離婚判決書確定的義務,小丫應隨劉某共同生活,但事實上,劉某是具備可以將女兒隨其生活的條件的,但其并未與女兒共同生活,而是在離婚后讓女兒一直隨其祖父母生活。所以從現實情況來講,嚴格地說,劉某是未按判決書履行相應的義務。而且按照婚姻法第28條的規定,祖孫間產生撫養關系是有具體條件的,且要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即1.父母雙方已死亡;或一方死亡,另一方確無撫養能力;或父母均無撫養能力的;2.孫子女未成年的,需要撫養的;3.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負擔能力的。)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首先,劉某的父母依法是沒有撫養教育小孩的義務;其次,祖父母這種幫忙性質的撫養不能替代劉某給予小丫的父愛,更不能替代母愛。劉某雖舉出的所謂的隨祖父母生活,在幼兒園表現好的證據,但父母的撫養與教育是任何第三人包括祖父母都是無法替代的。第三,如果劉某的父母硬是包攬下來撫養教育小丫,不僅是對王某撫養和教育女兒小丫的權利的侵犯,更是對小丫接受父母雙方撫養教育權利的剝奪。

第四,離婚判決對探視權時間的判決不合理,劉某父母的阻撓探視權行使的行為是不當的,其具備讓小丫隨其共同生活的良好條件。

原告為了能給予小丫多一點的關愛,多次向被告劉某交涉,但被告劉某置之不理;與其父母交涉,其父母更是一推了之,要原告與被告交涉。原來離婚判決確定的探視權的時間僅為一月一次,而且原告提出訴訟之后,更是見不著女兒一面,被告的父母又設置了種種障礙,此種做法是極端自私的,也是違法的。孩子不是對方進行報復的工具,這樣做傷害最深的是孩子的心靈,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父母的愛是誰也代替不了,祖父母的照顧替代不了父母的關愛。

原告提出要求撫養教育女兒有如下條件:一、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在某中學任教,收入還可以,有足以給女兒接受良好教育的經濟基礎;二、其身為中學教師,具有教學育人的經驗,能夠科學地教育培養女兒,不會產生祖父母隔代撫養可能產生的不利因素;三、每天有時間能和女兒在一起交流,能給女兒完整的母愛;四、作為一個成長發育的女孩,隨母親共同生活更對其成長有利,更為方便;五、小丫渴望同母親共同生活。

綜合雙方的條件,雙方均具備了撫養小丫的條件,但被告作為判決書確定共同生活的一方,有條件卻不對女兒盡充分的撫養教育的義務,不讓小丫隨其共同生活,而讓小丫由祖父母撫養,表面上以為了工作作為托詞,其實質是不愿讓小丫隨其共同生活。而原告有這樣的條件和能力,也愿意和小丫共同生活,親自撫養,小丫也有與母親共同生活的愿望。根據我國的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規定,本案中應當酌情將小丫變更為由原告撫育,被告承擔相應的撫育費用更為妥當,這對小丫的健康成長更為有利。

在男女雙方離婚后,雙方均具備親自撫養、小孩隨一方共同生活的條件下,應當親自行使撫養教育孩子的權利與義務,祖父母對小孩的撫養教育,僅是幫忙性質的撫助,絕不能替代父母任何一方對子女的撫養與教育。小孩隨哪一方撫養應當根據父母雙方的具體情況酌情處理,看哪種生活方式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更為有利。

通奸所生之子歸誰撫養?

1977年11月16日,原告鄭某(女)與被告孫某(男)雙方未經登記而結婚,初期雙方感情尚可。后因雙方一直未生育,經檢查,被告沒有生育能力,但可以過夫妻生活。1984年3月5日,原告因與他人通奸懷孕生育一子,該子跟原、被告一起生活。三四年后,被告得知此事真相,雙方即開始為此事經常爭吵,并發展到動手打架。被告也逐漸形成酗酒的習慣。1995年5月23日,原告離家出走。1996年4月,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稱:因雙方性格不合,被告有生理缺陷和酗酒的惡習,雙方感情確已破裂,請求離婚。現雙方有共同財產磚瓦房3間,外債有欠我娘家親屬6000元,欠被告家親屬45000元。共同財產要求均分,共同債務應各自承擔自家親屬的。孩子由被告撫養,我承擔撫養費。

被告答辯稱:由于我沒有生育能力,原告亂搞兩性關系,才生育了一子。現雙方沒有和好可能,但我不同意離婚,也不撫養孩子,不承擔撫養費。所欠外債應各自償還。共同財產磚瓦房3間價值14000元,不同意分割。

法院經征求原告所生子的意見,其表示愿隨原告生活。原、被告共同財產磚瓦房3間,經評估價值14000元。

法院認為:原、被告雖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已形成了事實婚姻。雙方雖結婚多年,但一直未建立起真摯的夫妻感情。加之被告沒有生育能力,原告同他人生育子女后,更傷害了夫妻感情。原、被告感情確已破裂,已無和好可能,原告提出離婚,應予支持。被告雖與原告所生子共同生活,但雙方之間沒有法定權利義務關系,而且該子又愿意隨原告生活,故應由原告撫養該子和負擔撫養費為宜。雙方所稱債務,均系欠各自親屬,雙方愿各自償還,應予準許。雙方共同財產應予均分,被告拒絕分割沒有道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的規定,于1996年5月16日判決如下:一、準予原、被告離婚。二、非婚生子由原告撫養,撫養費自負。三、共同財產磚瓦房3間歸被告所有,被告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給付原告析產款7000元。四、各人衣物歸個人所有。

律師的話:

本案關于婚姻關系的解除與財產的分割均屬正常范圍,難題在于一方與他人通奸懷孕所生一子由誰撫養,撫養費由誰承擔?

父母子女間的關系不因婚姻關系的解除而解除,離婚后,父母雙方仍有對子女撫養、教育的義務,不因子女由誰撫養、子女撫育費由誰給付而改變。本案法院判令由原告撫養其所生之子,且撫養費自負,這是為什么呢?

受法律保護的父母子女關系中,有生父母子女關系、繼父母子女關系、養父母子女關系。生父母子女關系基于血緣而產生,繼父母子女關系基于一方或雙方再婚而產生,養父母子女關系的大前提是收養。本案被告沒有生育能力,這是原、被告共同承認的事實,因此,該子同被告不可能形成生父子關系。該子是在原、被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原告所生,又非收養,這又否認了與被告的繼父子關系和養父子關系的形成。該子女是原告同他人通奸懷孕所生,這一事實,被告是在該子三四歲時才知道的。本案中的被告實際上是在受蒙騙的情況下接受了該子,其在原告要求離婚情況下不同意撫養該子,實際上是不再自愿承擔本不屬其的義務。在這種情況下,由該子的生母承擔撫養責任,是合理、合法的。原告確系該子生母,由其撫養該子并給付撫養費,是其應履行的法定義務。本案解決的是婚姻關系及與其密切相關的子女撫養問題,因此,不能單純解決婚姻關系,而拋開子女撫養問題,一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是可行的。

在本案中,該子由原告撫養,撫養費自負,并沒有侵犯原告的利益,也沒有剝奪該子受撫養、教育的權利。教育撫養子女是父母雙方的義務,子女受撫養、教育是其應有之權利。該子的生父對其負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如原告認為將來撫養該子有困難,可要求其生父盡相應的義務。

另外,該子同被告共同生活十幾年,是基于原、被告婚姻關系存續而產生的。其間被告承擔的撫養費及付出的勞動,雖然有在受蒙蔽期間的付出,但該期間與其知道真相后的期間相比畢竟較短,且其在后段時間又主要是基于自愿而付出,離婚時被告也不主張返還這種費用,所以,審理中不涉及此問題是適宜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丘北县| 独山县| 吴忠市| 赤峰市| 固阳县| 岳普湖县| 紫金县| 鲁山县| 利川市| 彭州市| 高州市| 西乌| 建阳市| 西华县| 郎溪县| 湖口县| 岳阳市| 当阳市| 当阳市| 鹤峰县| 莲花县| 丰县| 印江| 益阳市| 镇赉县| 彝良县| 仙居县| 平定县| 高要市| 南开区| 韶山市| 金塔县| 太和县| 临漳县| 乐安县| 玛曲县| 马鞍山市| 平山县| 徐州市| 信宜市|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