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懷瑾和薛懷鈞剛進丁舍,就發現已經有人到了。
“三哥,六妹!你們也到了!”薛懷真在自己座位上正無聊地發呆,看到薛懷瑾兄妹倆來了,立馬興奮地站起來揮手。
“四哥,你每次都是第一個到學舍,好厲害!”薛懷瑾佩服地看著薛懷真。
薛懷真突然整個人都蔫了下來,表情一言難盡……
“咳,咳!快看,二姐和五弟來了!”薛懷鈞看情況不對,趕緊岔開話題,指著門外不遠處正走來薛懷玉和薛懷立。
“二姐,五哥!早上好!”薛懷瑾也意識到自己可能問到敏感話題了,積極配合三哥,熱情地跑上前迎接二姐薛懷玉和五哥薛懷立。
“六…六妹,早上好?”薛懷玉雖然驚訝文靜的六妹今天變得熱情活潑,但也開心地回應,雖然“早上好”這話怪怪的,是早安的意思?
“三哥,四哥,六妹你們到得好早!”薛懷立也反應過來打招呼道。
“三弟,四弟!”薛懷玉看向薛懷鈞和薛懷真。
打過招呼后,大家各自落座。
“十二叔還沒到?”薛懷玉環顧四周,發現少了一個人。
“十二叔還沒來,估計也快了。”薛懷真邊整理書桌邊回道。
大家都熟練地整理著桌上的筆墨紙硯,動作利落有序。
只有薛懷瑾這邊,是三哥薛懷鈞幫忙一起整理的。她剛上蒙學第六天,三哥擔心她對這些還不熟練,萬一打翻了什么可就麻煩了。
盡管薛懷瑾再三強調自己可以獨立完成,但三哥依然不放心,執意要幫忙。薛懷瑾無奈,只好和他一起整理,心里卻暗暗希望哥哥能看到自己干活時的麻利勁兒,以后能放心讓她一個人來。
大家整理好桌面,正閑談間,忽然見五歲的十二叔薛淳軒風風火火地跑了進來。
他嘴里匆匆打著招呼,眼神和動作卻直奔自己的座位。一坐下,他便迅速開始整理筆墨紙硯和書本,動作麻利得讓人眼花繚亂。
就在林先生踏進學堂的前一刻,他堪堪完成了所有準備,長舒一口氣,仿佛剛剛經歷了一場小小的“戰斗”。
林先生今天依舊板著一張嚴肅的臉,開始給大家上課。他先講了一段典故,隨后根據六個人的學習進度,分別布置了臨帖或背誦的任務,然后逐一指導教學,畢竟六個人的學習進度不一樣。
……
林先生的書法課結束后,六個小孩子沒有休息時間,直接被負責下一節課的顧先生帶走。
當然了,制定課程的人估計也知道勞逸結合的道理,而且深刻知道什么能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和消耗小孩子旺盛的精力。
所以這節課是武術課!
蒙學每天都有安排運動項目,有跑步、拳法、劍法、刀法、射箭等等,只是刀劍之類的都是木頭的,還是迷你版。
聽說還有游泳,合作劃船,攀爬之類的,這些薛懷瑾還沒見過。
武術課結束后,薛懷瑾六個分別洗澡換衣服,然后就在族學吃午餐順便午休。
下午是李先生的歷史課,李先生幽默風趣,各種前人往事娓娓道來,幾個學生聽得聚精會神,就怕錯過一個細節。
有趣的歷史課結束后,緊接著就是禮樂課。學習禮儀時還算順利,大家都能跟上節奏,可一到學習樂器時,場面就有些混亂了。
六個學生的進度參差不齊,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幾個,彈奏出的聲音簡直可以用“魔音穿耳”來形容,聽得人頭皮發麻。
禮樂課結束后,一天的族學學習也結束了,大家各自回家。
回去路上,薛懷瑾囧了,早上還說找大哥,今天“玩”得太開心給忘了,中午吃飯那會沒去,現在大哥的課程還沒結束,只能明天了。
看著旁邊的三哥,倒是有個疑問現在就能得到答案:“三哥,早上我對四哥說他每天第一個到,他很厲害,結果他好像不太開心的樣子,這里有什么問題嗎?”
“嗯……這個問題有點復雜,我說不清楚,要不,你晚飯后問母親?”薛懷鈞抓耳撓腮一會兒,還是不知道從哪說起,只能讓妹妹問爹娘了。
今日的晚飯只有母親、三哥和薛懷瑾三人吃,父親有事忙,在書房吃。
大哥因為年滿八歲,按照族規搬去了外院居住。族學結束得晚,如果每天來回青竹院吃晚飯,路途太遠,實在不方便。
因此,他索性直接在族學用晚飯,飯后便直接回外院的住處休息,以便第二天早起繼續學習。只有每五天一次的蒙學休息日,他才會回到青竹院,與父母、弟弟妹妹團聚一天。
晚飯后,周慧云帶著薛懷瑾和薛懷鈞散步,薛懷瑾猶豫著問母親:“娘,早晨我上蒙學的時候,剛到蒙學,發現四哥已經到了,我就佩服他,說他每次都是第一個到學舍,很厲害,然后他的表情是不太開心的樣子,這是為什么?”
“以前你還小,就沒和你仔細說,你以前不是也奇怪你明明只有兩個哥哥,怎么把二哥叫三哥?今天就和你再仔細說說……”
父母在,不分家,薛懷瑾的曾祖父,也就是薛府的太老太爺,是上一任薛氏族長,從太老太爺往下這一支算燕京薛氏的嫡支,住在燕京城薛府。
“家族嫁娶,無論門第,卻看重品性。”
“家族子弟無故不得納妾。”
因為這兩條族規,薛府相比別的世家,同樣四世同堂,但族人卻少了很多。
太老太爺薛德安有三子一女,女兒早已出嫁,三個兒子分別娶妻生子后演變成薛府三房。
薛府大房家主是老太爺薛林陽,在朝任從一品禮部尚書,也是薛氏現任族長,家主夫人是太夫人嚴氏。兩人育三子,分別是大爺薛弘軒,二爺薛明軒和五爺薛伯軒。
薛府二房家主是老太爺薛林風,辭官管理族學,家主夫人是太夫人趙氏,兩人育有三子一女,分別是三爺薛璟軒,四姑奶奶薛雨軒,七爺薛睿軒和九爺薛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