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南明離火令
- 凡人之老夫金光,有何貴干
- 紅色卷軸
- 2127字
- 2023-03-29 22:54:50
再向下,果然,那些紫色的微粒越來越多。同時,其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溫度也越來越高。
若是沒有六丁天甲符,此地幾乎已經是結丹修士的極限了。
再向下,如果不是元嬰修士,或者修煉有特殊功法秘術的結丹后期修士,都將承受不住如此的高溫與巨大壓力。
而張仞,卻好不自在。
魔焰宗不愧是天南魔道六宗之一,其秘術在如此重壓之下,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雖然張仞已經明顯感覺到六丁天甲符開始運轉了。
但是其損耗的能量依然遠遠小于吸收周邊靈力的最大值,過好長一段時間,六丁天甲符才勉為其難地從周圍吸上一口而已。
張仞現在可以說是游刃有余。
“下方,居然還有妖獸?”
神識所及之處,居然有兩天筑基期的妖物在。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如此惡劣的條件之下,怎么還有活物?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張仞,卻是少見多怪了。
當然,這也怨不得他。
古往今來,能夠深入地肺火脈深處的人,少之又少。
主要是因為,像如此規模的地肺火脈,且有連接地表的出口的,世所罕見,往往有其一半深度,就十分了不起了。
二來,便是能夠深入如此境地者,無不是元嬰以上的老怪。
這些老怪的道法神通,沒有一個是易與之輩,但若是論起來愿意著書立冊的,卻不算很多。
他們所追求的,無不是長生二字。
就算偶然有一兩個流傳下來的見聞,往往也只是小范圍地交流,成為古籍,流傳在少數有緣人的手中,被當做傳說罷了。
比如傳說中的七霞蓮,可以使修仙之士修為暴漲一階一般,也沒有人知道其真偽。
好在只是兩只筑基妖物而已。
根本不會成為張仞的威脅。
火脈之中,許多手段都用不上,故而張仞只大概觀察了一番后,就繼續下潛,沒有引起他們的注意。
六丁天甲符吸收天地靈氣的幅度很小,就算被這兩只筑基的察覺到,也只會以為是天地靈氣的自然流轉。
而張仞則因為萬象星河訣的被動,隱藏法力波動,故而,在這兩只妖獸的眼中,和熔巖沒有任何區別。
當距離足夠近的時候,張仞發現,這兩只妖獸,是兩條異種火蟒。
接著,兩只妖獸又向上游去,似乎這一層火脈的溫度,對他們而言,只能忍受一定的時間而已。
張仞繼續下沉。
火脈之中,除了異種火蟒之外,其實還有諸多妖獸。
修為可比異種火蟒,高的多。
許多張仞甚至見到了一條極其罕見的七級妖獸,熾翎蝠鲼!
若是能夠進階到八級,就相當于擁有了元嬰修為,并且可以化形,從而神志大開了。
不過妖獸一道,雖然基數龐大,但是能夠成功化形成就八級妖獸的,卻是少之又少。
完全就和養蠱沒什么區別。
除了一些天賦異稟,運氣特別好的之外,總會在好勇斗狠之中,失去生命。
這只熾翎蝠鲼運氣不算差,包括之前遇到的幾只五級、六級妖獸。
若不是在巖漿之中,不方便布置大陣,手頭又沒有合適的陣法法寶,這些妖獸,一個都跑不掉,全要被張仞煉化,要么進入玄星聚獸幡充當陣旗主魂。
要么,成為銀星絲的煉制材料。
不過,張仞已經記下這里的位置,這下方妖獸如此集中,而且都是火屬妖獸,若是能夠專門為他們煉制一套火屬的玄星聚獸幡,那威力,想來定然十分可觀。
它們的好日子,恐怕也只能是屈指可數了。
茫然無知的妖獸們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此時,有一個未來的煞星悄然路過,沒有在它們的神識中有一點存在感。
張仞不知下潛了多長的時間,終于,接近了地肺火脈的最后一層。
巨大的壓力讓此處幾乎沒有什么強大的生物,只有個頭微小的妖獸而已。
它們的氣息,也只有煉氣期罷了。
而高溫,更是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張仞在無盡的下潛之中,突然發現六丁天甲符居然全速運作起來!
“滋啦!”就像是灼熱的鐵器放在了冷水之中,冒出大量的蒸汽,張仞只覺得身上一輕,六丁天甲符的七彩光芒瘋狂閃爍。
大量的靈力,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進入到六丁天甲符之中。
“好強的火屬靈氣!”
張仞本來在巖漿之中,突然就從其中掉了出來,來到了一處極熱之地。
這里熱得已經不能稱為干燥,明明是一處空曠的空間之中,入眼的,全是火紅。
抬頭望去,仿佛是在海底隧道仰望海洋深處一般。
有所區別的,就是張仞的頭頂,并非湛藍的海水,而是火紅的巖漿。
雖然此地燥熱難耐,但好在靈氣也比較豐盈,六丁天甲符不斷地吸收靈氣,保護著張仞相對脆弱的肉身。
他環顧四周。
這處地底世界并不算大,火焰靈氣卻極強,張仞循著紫色顆粒的更加濃密的方向而來,才沒有找錯。
否則,恐怕也只不過是來到了火脈的其他地區,除了巖漿之外,什么都找尋不到了。
與此同時,張仞慶幸萬分,以六丁天甲符的補充靈氣的速度來看,此地即使是元嬰初期的修士,如果逗留稍長,恐怕就很難全身而退了。
這到底是什么地方?
既然有六丁天甲符保底,張仞還是忍不住來探索一番。
可以看到,那紫色顆粒就是從此地升騰出去,進入到巖漿之中。
張仞早就閉息潛行,更不會主動吞食,而且這些顆粒也可以被法術驅散到一旁。
故而,雖然這些顆粒本身有著恐怖的高溫和難以理解的效果,但張仞并不懼怕。
在這處沒有巖漿的空間之中,紫色顆粒的來源已經十分明顯,只要眼中空中那幾條紫色彩帶的源頭前進就是。
沒走多遠,卻來到了一處小土包。
土包的四個方向,各有一個孔洞,其中只有一處孔洞較大,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地窟入口。
可以供人進入,從其中冒出的紫色顆粒也最多。
其他的三處孔洞,則小的多,冒出的顆粒也同樣如此。
張仞來到了洞窟入口,凹凸不平的地面,處處是風干的痕跡,一塊火紅色的令牌,安靜地躺在入口之處。
令牌上一個燙金大字,張仞看得分明:
“南明離火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