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3章 再往金陵

柳氏一雙溫和的眸子看向秦可卿,說道:“方才你父親派人送來五、六筐貴州的金皮桔子,說是十分甘甜,入口清涼可口,拿給我們嘗嘗,另外還有幾身新織的衣裳特地拿給你,我們正說這事呢”

秦可卿微微點頭,道:“那便好,母親,我和晴雯她們一起織了秋衣,回頭我挑幾個好的,給您送去,您評評怎樣,仁哥兒非說難看,我們都覺得好吶”

柳氏笑了笑,點頭道:“好,我給你們長長眼”

轉笑著,便招呼身旁的丫鬟彩薇,拿來十余個金皮桔子,分給秦可卿、韓氏、墨兒、畫兒她們。

柳氏剝了那金皮,將那果肉塞進口中,輕輕咀嚼。

一時,眾女都不約而同的贊嘆了這貴州的金皮桔子,確實甘甜可口,比普通的橘子要甜上許多。

“想當是長途跋涉千里送來的桔子,真甜……”

“貴州盛產的水果就是比京城的好吃,也不知吃慣所厭還是怎的,總覺人家那塊地就是好”

秦可卿抿了抿唇,道。

“你這是吃慣了,總覺別人的東西就是好的,就是一塊糖也比自己要好,但讓中間人來評價,實際上都是一樣的,只是你相信貴州的桔子比京城的桔子好吃”。

……

這樣平淡的日子,很快便過去了。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王仁之充分利用時間,白天在國子監跟余孟麟學習八股文,晚上學習四書五經的新解,并時常溫習《朱子四書章句集注》一書。

王仁之為何能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金陵縣試高中案首?這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他兩世為人所積攢的。

要知,他活了悠悠四十五載,其中三十多載都在讀書和不斷的學習知識,不比那些老生員用的基功夫少,這才是根本原因。

不說學識有多淵博,但對儒學的認識,王仁之自認不輸當代的大儒。

他兩世都在研究儒學,寫了各種新解,在某些地方,朱子的一部分注解甚至不如他的更能闡述本意,這也他所具備的最大優勢。

這一世,他自四歲起蒙,五歲通千文字,八歲讀四書五經,十四歲通解,已是常人所致的極限。

每日學習枯燥的八股文文體和四書五經,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在八月的鄉試中定會得到回報。

鄉試多在八月舉行,故稱秋試、秋闈。

鄉試的考試在各省省城以及北平、金陵的貢院舉行,所以王仁之還需去金陵應試。

不過好在,之后的會試和殿試在京城舉行,不必遠趕千里應試了。

周廷規定:本省生員與監生、蔭生、貢生等,經科考、歲科、錄遺合格者,可應試。

鄉試每逢子、午、卯、酉年舉行,為正科,若遇慶典,則加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

各省應試者從未少于過萬人,北直隸與南直隸人口最多,兩三萬人聚集應試都常見。

各省的主考官由皇帝欽派的臣子主持,考題由其擬定,考卷也由其判分排名,各省學政(主管教育的官員)輔佐主持。

七月二十五日,王仁之準備好了一切,前往金陵參加鄉試。

這一次,他并未帶墨兒和畫兒一起,只是在短暫的告別中,安撫一下眾女。

清晨,簡雅的書房中,王仁之寫信告別了好友韓正新、王仁凱。

后前往榮府辭了賈政、王熙鳳等親友,耐心囑咐了賈蘭一番,在眾女的不舍下,離開了榮府。

京師港渡口——

王仁之攜著幾個世仆,登上了一艘客船,與秦可卿、墨兒她們揮手告別……

秦可卿望著遠去的客船,輕嘆一聲,心念道:“小郎君又去金陵了,希望他下次能待在京城科考,這樣就不用千里奔波了”

墨兒微微一笑,道:“等明年二月初,郎君參加會試時,便在金陵考了”

畫兒面若桃花,凝神道:“兩位姐姐就瞧好等著吧,今歲的秋闈,郎君準能一舉奪魁”

秦可卿輕咬了一下紅唇,道:“希望如你所說的,一切順利吧”

良久后,眾女乘馬車回到家府,王仁之也登船遠渡了。

下午,秦可卿同柳氏知會了一聲,回了一趟秦家,與秦業見了一面,囑咐了秦鐘一番,要勤奮學習,不可懈怠。

至傍晚,方才乘車回家,途中買了一些年糕,在飯桌上與墨兒、瑞珠她們分吃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州市| 铅山县| 呼伦贝尔市| 夏河县| 闽侯县| 宁化县| 锡林浩特市| 庐江县| 自贡市| 安西县| 连南| 南宫市| 容城县| 汽车| 祁连县| 砚山县| 华蓥市| 东平县| 抚松县| 曲阳县| 汕尾市| 临海市| 深州市| 当雄县| 泗水县| 武邑县| 田东县| 湘潭县| 静安区| 西畴县| 大城县| 东安县| 东城区| 龙口市| 南溪县| 白水县| 阿坝| 宜兴市| 浦东新区| 蓝山县|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