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嫂嫂
- 紅樓:開局定親秦可卿
- 一定是起風了
- 2096字
- 2023-03-07 23:59:35
“嗖嗖”一陣清涼的微風吹進屋內,拂過衣袖,吹打著窗門。
碧月轉身關上門窗,行至一旁,與素云一同待候。
王仁之、賈蘭在書桌前落坐,李紈云發(fā)束著藍綢,面色清淡,在一旁看著他們叔侄二人。
王仁之雙手磨墨,輕道:“蘭兒,教你學問之前,我先贈你一副警聯(lián),你要慎思其本意,何時通解,何時再贈”。
賈蘭雖然平時頑皮,但于讀書十分鄭重,一張白嫩小臉凝重的看著王仁之,恭敬點頭。
看著其端正的態(tài)度,王仁之滿意的點了點頭,提筆蘸墨,行筆在宣紙上書寫。
賈蘭、李紈在其身旁仔細觀看,隨著王仁之的行筆,二人神色原是有些疑慮,現在卻是驚嘆萬分。
他的楷書自成風骨,一筆一鋒隱現顏柳遺韻,單論這點,便可稱作大家之作。
然,他楷書的神韻更勝一籌,極深研幾、聚精會神的觀看,便可見其骨與顏筋柳骨大相徑庭,這不是筆跡不同,而是行文中神韻的不同。
晉時寒士風骨與重生之種種心情交織一起,顯有另一番天地,王仁之的思想、境界亦隨之大變。
待他寫完對聯(lián),正欲擱筆,卻見賈蘭睜著烏黑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看著桌前的對聯(lián),大驚道:“仁叔,您,您寫的真好!比族學的曾祖爺爺寫的好,比爹爹的遺帖寫的好,比蘭兒見過的所有字都要好!”
李紈輕捂檀口,幽眸注看王仁之,復雜道:“仁之,你寫的字這般好,我是不知的,鳳丫頭藏的真好,也不曾與我說叨一聲”。
王仁之輕嘆一聲,溫聲道:“兩位嫂子都蒙在鼓里,是平的,我誰也未說過”。
李紈輕輕點頭,轉眸端詳這副對聯(lián),不由有些恍惚,心道:這等聞世的書法名家,竟在身前一尺間。
望著作品,細聲念道:“仁之的楷書,可稱絕佳之作,躍然紙上,其字跡昂然間若懸崖韌竹,飄云間若漫天飛絮,極好,極好”。
王仁之因笑道:“嫂嫂高贊了”。
李紈淡淡一笑,盯看對聯(lián),只見其上寫: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遍人間書。
李紈眸含感激之色,柔聲道:“仁之,費心了”。
“蘭兒快謝過叔叔”。
賈蘭身板挺直,低頭拱手,恭道:“蘭兒銘記叔叔教誨”。
王仁之微微點頭,清聲道:“這副對聯(lián)是東坡先生年少時所悟,蘭兒觀后有何理解?”。
賈蘭雖只念到幼學瓊林,百家姓亦未通讀,但依舊認真思索、猜想,許久之后,拱手道:“蘭兒以為上聯(lián)云:勤奮認識天下所有字,下聯(lián)云:立下志言,勤奮讀遍天下所有的書”。
王仁之點頭道:“理解的不錯,蘭兒坐下吧”。
“拿紙臨摹此帖,待會我便檢驗”。
賈蘭微微點頭,拿筆蘸了蘸墨水,在書桌上鋪開了宣紙。
“這對聯(lián)無用時便貼于書房,以作自省,他日再同你講其中緣故,今日暫先理解便好”。
對于賈蘭這般歲數的兒童,自然不能高談闊論,只能循規(guī)蹈矩的做好基礎,畢竟字都未多少。
……
窗前,賈蘭面色認真,一手按住宣紙,一手提筆寫書。
王仁之穿一身紫色綢衣,面色白凈,腰系白玉,背影濯濯,袖袍微動,在賈蘭身后注視其臨摹的字帖。
李紈看著王仁之額頭沁出細汗,不由關心道:“累到了吧”。
王仁之面色淡雅,輕道:“不會,只是今日光照的暖”。
李紈輕輕點頭,看向素云,輕道:“把窗打開些,吹吹涼風”。
……
正午飯時,李紈、王仁之、賈蘭走出書房,到了院中的小廳。
很快,王熙鳳攜手迎春先到了。
入目依是那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面容俏美,身著華貴,雍容之態(tài)盡顯風流舉止間。
王熙鳳粉面含春,盈盈走來,丹眸望向前方,笑道:“只等我們了吧”。
李紈素白綽影,含笑相迎,道:“特意請了林姑娘,現在應該在路上了,這邊先坐”。
王仁之緩緩起身,笑道:“鳳姐姐這邊坐,這些日未見,依舊像上次見時那般模樣,一點未變”。
王熙鳳丹眸含春,小步到他跟前,蔥指輕點其額頭,怪道:“你是這般狠心的!昨日便回了京,偏偏今日才來”。
王仁之自知無理、有理都說不過她,便順道:“我昨日坐了數日的船,難受著呢,你是我親姐姐、親嫂子,疼你還來不急,這不,今日一早便尋你來了”。
王熙鳳柳眉微挑,似笑非笑的盯看眼前這位小郎,道:“你猜猜我信嗎?姐姐早不是以前那好騙的小女郎了,只憑嘴說可不成”。
下一刻,這位華貴的小女郎(小美婦)便入撞了少年的懷中,緊緊擁住。
王熙鳳不由有些驚慌、緊張,細手緊緊捏著王仁之的衣袖。
二人雖在私下做過比之親密之事,但畢竟這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萬一,萬一……
這幅場景,李紈雖看在眼中,但卻似未見到一般,依舊端捧著茶水。
雖是這般,但心中仍想:“唉,早知他二人似有情愫。鳳丫頭,千萬不要行有違人倫之事,釀成大錯啊”。
“找機會點醒一番,還是怎樣?”
李紈抿了一口茶水,心中思忖著。
片刻,王仁之從那酥軟的纖腰移開,眸子清澈,道:“想久嫂嫂了,縣試想,乘船時也想”。
王熙鳳丹眸含情,笑道:“今日怎么叫嫂嫂了,這般生分”。
亦在這時,探春、惜春攜著黛玉走進了廳。
穿過屏風,三人一一行禮。
“大嫂子,二嫂子”。
“仁之哥哥,二姐姐”。
探春、惜春蹲身行禮,黛玉一一照做。
王仁之看向探春、惜春中間的那個小女孩,只見她約有七八歲,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面含怯弱,明眸含憂慮,這般看著,自有一段風度。
王仁之并未見過,還在納悶這小丫頭是誰。
這時,王熙鳳走到黛玉身邊,笑道:“這是你妹妹,名叫黛玉,老太太的外甥女”。
林黛玉微微點頭,漓漓碧眸看向王仁之,柔聲道:“哥哥”。
王仁之清眸對視,溫聲道:“妹妹”。
黛玉原是憂靨,淡笑一番,依是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