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原理與應用(彩色版)
- 程增木 楊勝兵主編
- 1865字
- 2023-01-30 20:06:21
三、音能網聯汽車的分級
1.NHTSA分級
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分級主要依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技術分類標準,共分為5級。其分級標準見表1-1。
(1)無自動駕駛階段(0級)
在無自動駕駛階段,駕駛員擁有車輛的全部控制權,在任何時刻,駕駛員都單獨控制汽車的運動,包括制動、轉向、加速和減速等。
(2)駕駛員輔助階段(1級)
在駕駛員輔助階段,駕駛員擁有車輛的全部控制權。車輛具備一種或多種輔助控制技術,例如倒車影像與倒車雷達、電子穩定控制系統、車道偏離報警系統、正面碰撞預警系統、定速巡航系統以及汽車并線輔助系統等,這些輔助控制系統獨立工作,在特定情況下,通過對車輛運行狀況及運行環境的檢測,提示駕駛員駕駛相關的信息或警告駕駛員駕駛中可能出現的危險,方便駕駛員在接到提示或警告后及時做出反應。相對于其他發展階段,這階段的技術發展已很成熟,已經成為一些汽車的標準配置,隨著成本的降低,其應用范圍將逐步擴大。
表1-1 音能網聯汽車的技術分級

(3)半自動駕駛階段(2級)
在半自動駕駛階段,駕駛員和車輛共享對車輛的控制權。車輛至少有兩種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而且這些系統能同時工作,例如自適應巡航控制和車道保持輔助的功能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協助駕駛員控制車輛。這一階段也是當前所處并在快速發展的階段,未來幾年中,將有更多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應用在量產車上。
2級和1級的主要的區別是,2級在特殊操縱條件下,自動操縱模式可以讓駕駛員脫離對汽車的操縱,而1級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離開駕駛員對汽車的操縱。
(4)高度自動駕駛階段(3級)
在高度自動駕駛階段,車輛和駕駛員共享對車輛的控制權。在特定的道路環境下(高速公路、城郊或市區),駕駛員完全不用控制車輛,車輛完全自動行駛,而且可以自動檢測環境的變化以判斷是否返回駕駛員駕駛模式。現階段已經提出的高度自動駕駛技術有堵車輔助系統、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系統和泊車引導系統等。目前,高度自動駕駛的技術尚未應用在量產車型上,預計在未來幾年中,部分技術的量產將會實現。
3級和2級的主要區別是,3級在自動駕駛條件下,駕駛員不必時常監視道路,而且以自動駕駛為主、駕駛員駕駛為輔;2級在自動駕駛條件下,駕駛員必須監視道路,而且以駕駛員駕駛為主、自動駕駛為輔。
(5)完全自動駕駛階段(4級)
在完全自動駕駛階段,車輛擁有車輛的全部控制權,駕駛員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獲得控制權。駕駛員只需提供目的地信息或者進行導航輸入整個駕駛過程無須駕駛員參與。車輛能在全工況全天候環境下完全掌控所有與安全有關的駕駛功能,并監視道路環境。完全自動駕駛的實現將意味著自動駕駛汽車真正駛入了人們的生活,也將使駕駛員從根本上得到解放。駕駛員可以在車上從事其他活動,如上網、辦公、娛樂和休息等。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還要受到政策、法律等相關條件的制約,真正量產還任重道遠。
駕駛級別越高,應用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越多,車輛系統的集成與融合度越高,軟件控制的重要性越大。
2.我國自動駕駛分級
2021年8月20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GB/T 40429—2021《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具體分級如下:
0級駕駛自動化(應急輔助):系統不能持續執行動態駕駛任務中的車輛橫向或縱向運動控制,但具備持續執行動態駕駛任務中的部分目標和事件探測與響應能力。
1級駕駛自動化(部分駕駛輔助):系統在其設計運行條件下持續地執行動態駕駛任務中的車輛橫向或縱向運動控制,且具備與所執行的車輛橫向或縱向運動控制相適應的部分目標和事件探測與響應能力。
2級駕駛自動化(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在其設計運行條件下持續地執行動態駕駛任務中的車輛橫向和縱向運動控制,且具備與所執行的車輛橫向和縱向運動控制相適應的部分目標和事件探測與響應能力。
3級駕駛自動化(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在其設計運行條件下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
4級駕駛自動化(高度自動駕駛):系統在其設計運行條件下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并自動執行最小風險策略。
5級駕駛自動化(完全自動駕駛):系統在任何可行駕駛條件下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并自動執行最小風險策略。
無論怎樣分級,從駕駛員對車輛控制權角度來看,可以分為駕駛員擁有車輛全部控制權、駕駛員擁有部分車輛控制權、駕駛員不擁有車輛控制權三種形式,其中駕駛員擁有部分車輛控制權時,根據車輛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配備和技術成熟程度,決定駕駛員擁有車輛控制權的多少。ADAS裝備越多,技術越成熟,駕駛員擁有車輛控制權越少,車輛自動駕駛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