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源在老子這里足足修煉了一千年,將道家三百六十法門草草學了一半,又在老君聽了不少關于佛儒之道。
在這個世界上,與佛道不同,儒乃是出世,講究現世的規則,信奉規則、祖宗與繁衍,因為有了儒家,用道德來約束本心,才能構建一個家國概念。
而道家的法門里最高追求就是長生,三百六十旁門也都實用,修道難,修大道更難,生死難料,寒暑不期,既與道爭,與天爭,千磨萬仞還堅韌,直至順應自然本性,重返稚子之心。
但是佛注重的是因果輪回、前世今生……如果說徐源還在上輩子的話肯定不會認可這種說法,但是這個世界是玄幻世界,真的有地府和六道輪回,所以佛家也不再是吹噓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師父,我不喜歡佛道。”徐源開口說道,
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老子,身著一套春衫草鞋,頭戴著斗笠,褲腳還沾染了不少黃泥,他腳步一頓,一個人站在花果山的樹林之中,低頭摘下徐源身上的一朵靈芝,問道:“為什么?”
這座佇立在東海之上,連綿數千里的大山開口道:
“我不想言虛妄輪回之事,人之初,性無名,是以規勸向善,但是我不喜佛教卻有恐嚇之嫌,說出如果不多行善事就會墮入十八層地獄,不信我佛,則不入天堂這種話。”
“又在無故生攀比之心,三教本是同源,佛教亦有跳出輪回之法,乃是無我。無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如果你想研究我可以請南無觀世音菩薩來給你講經。”
在西游的世界里三教本是同源,老子與燃燈古佛一起講經,遵循以儒家建立的社會規則禮樂,世間儒士亦敬神禮佛。
徐源猶豫了一下,還是拒絕:“不必了,我還是先把師父給我的真言吃透再說吧,以后我自會去西天靈山拜佛求經。”
老君點點頭,沒有堅持,招來青牛,對徐源說道:“西王母蟠桃盛會,我已推脫數次,不可再推脫了,需返三十三重離恨天。”
說罷,老君便騎著青牛回到水簾洞,收拾要贈給與會諸仙神佛的金丹,放到葫蘆里,在金銀童子的侍奉下,重新換上橙黃色帶有太極八卦圖的道袍,左手拂塵,右手如意。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悟心子,我此去恐怕得百年才會回來,你須得繼續練習領悟,金童銀童,你們二人煉器煉丹不可偷懶,閑了看些經書,不懂就問你們師兄。”
“是,師父。”徐源和金銀二童子齊聲說道,徐源的聲音回蕩在水簾洞,顯得很空靈,老君滿意的點點頭,便騎著青牛向著天庭飛去。
徐源目送師父離開,便準備開始潛心修煉,越是研究道術,越是發現老子的箴言的博大精深,剛打算閉上眼睛研究,便看到金銀兩個童子在相互打眼色。
他倆還沒脫褲子,徐源就知道他們要放什么屁,老君才剛走沒多久,估計人還沒到南天門呢,這倆人便要休閑玩耍,果然只是小孩子心性。
“好師兄,上次我幫師父采摘仙草,看到你左邊山崖下邊長了一片梨樹,果子結的老大了,看著水靈靈的,可惜得沒什么生靈在那里,估計要爛掉了。”金童一邊扇風一邊小心翼翼說著。
“哦。”徐源答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有沒有生靈,梨樹都會開花結果,落入泥土果肉變成養分,滋養果核生長,這才是他運行的道。”
“師兄講話越來越像師父了,沒得意思。”金童扇著金爐子,不滿的說道,然后看向銀童,使了個眼色。
銀童的年紀比金童還要小一點,有些膽怯,然后緊張的說道:“哎呀,面對這個六丁神火,真是熱死我了,渴死我了!”
徐源:“……”你好歹演的像一點啊。
徐源心中嘆息,“去吧。”
“多謝師兄!”金銀二童興奮跳起來,手拉手跑了出去。
徐源不敢懈怠,而是看著這倆人的一舉一動,在自己的記憶里他們倆可是趁著老君不注意,偷了不少法寶下山當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妖怪,雖說他們偷的寶貝現在基本都在徐源的手里了。
老君已經將法寶們都煉化到徐源的本體之中,不存在再被倆人偷掉的可能性了。
“我說甜吧!”金童坐在樹丫杈上啃梨,對下面銀童說話,一邊歡喜的摘梨一邊扔下來給銀童,銀童只是仰著臉一邊吃一邊傻笑。
徐源看著他們爬樹摘梨的開心模樣,心里也稍微放松了。
這一千年來,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維持著山的形態,沒有再用竹筍人形態,在徐源的記憶里,花果山上曾經住過百十個妖怪,妖怪在山的眼里也是轉瞬即逝,不過自從修出真靈之后,就再也沒有什么妖怪了。
“可惜師兄的梨子再甜,也沒有蟠桃盛會上的仙桃甜。”金童琢磨著,說道:“我以前曾經陪老君去參加過蟠桃盛會,侍奉身側,看見大家吃桃子,真香啊,可把我饞死了。”
銀童聽了這話,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手中的梨也不香了。
“有多甜?”銀童問道。
“我偷撿了一顆彌勒佛沒吃干凈的桃核,差點把我直接香暈過去了。”金童說道:“一瞬間都感覺功德圓滿了。”
徐源:“?”
“摘幾個就都回去,別再玩了。”徐源責問道。
“哦~”兩人沮喪的拖長聲音,腳步沉重的回水簾洞,銀童用道袍兜著一包香梨子,肩上又扛著一袋,崇拜的說道:“師兄乃是十洲祖脈,三島來龍,東海第一圣境,又是老君的真傳大弟子。”
隨即又憤憤不平的說道:“西王母為何不宴請師兄,真是忒沒有眼力見。”
金童抄起一個梨子就砸在他的頭上,“你傻啊,師兄是一座大山,怎么過去,你沒去過靈霄寶殿就別亂說話,整個靈霄寶殿都容納不了師兄的真身!”
確實,徐源想象了一下自己在凌霄寶殿的場景,是有點不太正常。
“而且師兄也沒有嘴,吃不了這般美味,化竹筍之身也只能吃些丹藥。”金童補充道。
銀童望向徐源的眼神立刻充滿了同情。
“不過師兄若是能化形,倒是肯定能去。”
“真的嗎?師兄!師兄最疼愛我們了,肯定會給我們帶兩個蟠桃!”銀童立刻幻想起來,在他看來徐源修煉到化形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好好好,不過你倆得認真煉器,好好聽話,否則別做美夢。”徐源隨口答道,沒打擊他倆,因為他對化形也沒什么興趣,而且徐源身軀實在太過龐大,恐怕萬年才能得以成功。
這倆小孩興奮得連連答應。
徐源倒是覺得無所謂,不過回想了一下上輩子的山珍海味,確實覺得有點可惜,上輩子是社畜吃不到那些好東西,現在好不容易牛逼一下,卻變成了一座山。
吃了徐源畫的大餅的金銀二童子回到水簾洞,開始繼續老實煉丹煉器,徐源又叫來一只仙鶴,悄悄在洞口看管著他們,并且每隔五年提醒自己一次,放他倆出去在山上逍遙一下,否則徐源一旦開始潛心悟道,就沒個時間的概念,倆人難免疲憊無聊。
這古代世界對孩子的要求并不比徐源上輩子的現實世界輕松多少,老君還算是仁慈的老頭子了,聽說元始天尊以及有些諸仙對手下弟子宛若父親一般嚴苛,一旦有錯非打即罵。
修煉大半道家法門之后,徐源既通發性,會得根源,已注入神體,該防備三災利害了,于是他閉上眼睛,準備開始修行七十二變地煞數,這是最輕松簡單能夠規避三災的方法,孫悟空也是學的此招。
可是,徐源剛閉上眼睛,便聽到一陣喧嘩之聲——
“望山神保佑我科舉及第,光耀門庭。”
“山神爺爺,求您讓我孫兒出海順利回來。”
“山神山神如果你真的靈驗,就讓我相個如意郎君,比如錢福當鋪的大少爺什么的,您懂得都懂!”
“保佑我為徐家生個男孩……讓我丈夫的狐貍精妾室出門就被馬車撞死!”
“信女一愿:您讓有情人終成眷屬,我與王郎實屬有情,二愿:切莫讓我相公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