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楚除了鳳儀宮后,上了轎攆,手心里都是汗,心中想來,自己真是大意了,穿越這么些年來,真以為自己做事可以天衣無縫了,沒想到還是逃不過皇后的手掌心,若說自己有什么天大你心思,倒是沒有畢竟古代男子為尊,女子登基是極少的概率,她只不過是希望朝中可以安插自己的人,日后立府之后,朝中有人為自己說話罷了。
看來,現在還是抱大腿的辦法最為穩妥,太子東宮地位穩固,對待弟妹也極為友善,倒是她也不會天真的認為,日后出事太子不會對她痛下殺手,可是如今皇后已經發現自己的意愿了,自己只有太子這條路最為穩妥了。
啟楚在回芳菲雨榭的路上,想了很多,而鳳儀宮里,皇后卻并未想太多,皇后自幼與皇帝定親,她學的可不僅僅是約束后宮的法子,就連帝王之術,她也學過,皇帝與她是少年夫妻感情深重,她的聰明可從來不局限于后宮,前朝的事情,她也是知道的,雖說后宮不得干政,但是皇帝并不認同這一點,對她十分信任,朝臣上的奏折她都能批閱,女兒有野心是好事,況且還不愚蠢,她自然愿意培養,就當是給太子培養出一個得力的政臣。
夜里,啟楚坐在自己院子里的書房冥想,忽然就想到皇后今日對自己的態度,她一開始就只知道,皇后手眼通天,可沒想到真這么厲害,她以為周密,沒想到還是被發現了,但是皇后為什么愿意為她剔除痕跡呢,難道只是因為是她的女兒嗎?
啟楚睜開眼睛,看到書案上放的戰國策,正巧書頁翻到《觸龍說趙太后》那一章,上面寫到: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
啟楚反復看著那兩行字,想到若說皇后最愛的孩子無疑是長公主和太子了,其他孩子,例如:二皇子看似溫和,其實手段殘忍,為人極有智慧,可是這樣的人,卻沒有多大野心,甚至或許清心寡欲了,其他養在皇后身邊皇子都是如此,反倒是皇后養的公主們,各個有野心,但是這些都是沒有繼承權的女兒啊。
可那些皇子呢?說是現在沒有野心,可不代表兒時沒有過野心啊,就她知道的,五皇子曾經就極有野心,甚至在為立府時,就開始拉攏外臣,可是年歲慢慢大了以后呢,反而沒了動靜,一心搗鼓起愛好來了。
反觀太子,身體康健,于朝野政務極有見解,朝中眾人極為臣服,就連幾位立府娶妻的皇子的正妃母家都投靠到太子身邊,而其余的公主們呢,駙馬的家族也是太子陣營中的,榮國公府,周國公府,還有那個附屬國的王君,幾乎都是以帝后和太子馬首是瞻的。
啟楚越細想越覺得明白,皇帝默認了皇后的行為,把除太子以外的皇子們培養成了忠臣,用女兒給太子鋪一條順遂不已的君主路,真是好心機好算計啊!
若是她沒猜錯,下一個被鋪上去的人,就會是自己了,其實從一開始她就已經開始成為鋪路石中的一位了,忠勤伯是武將出身,林丞相(原本的林尚書)現如今是文官之首,榮安伯是世襲罔替,在京中權貴中也有一席之地,如今她們的女兒都在自己身邊做伴讀,韶霜嫁給了文臣的周國公,而竹苓嫁的是權貴,到她這里,再嫁絕不可能是文臣和權貴了,只可能是武將了,那么現如今軍中頗有威信的,只有現在在邊關打仗的忠勤伯,聽父皇曾經說過,這次若是軍隊乘勝而歸,忠勤伯就是進位為侯,官職進從一品驃騎大將軍,門第剛剛合適。
啟楚想到這里,就覺得毛骨悚然,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可真是太可怕了,她從一開始就只是個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