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吳潛
- 救宋
- 嘒星小風
- 2106字
- 2023-03-16 21:16:31
在吳潛的別院里,吳潛卻顯得格外平靜清閑,他甚至叫兩個家仆給自己在院子里搬來一個不大的幾案,又擱了把椅子,吳潛只坐在那里,在大樹之下成蔭納涼,一邊品著茶。
另一邊,謝方叔倒是慌了神,吳潛這么莽撞,犯了這樣的大事,會直接丟掉烏紗帽的。現在找官家肯定是沒用了,實際上現在找誰都沒用,除非吳潛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親自向官家認錯。
謝方叔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規勸吳潛的法子。吳潛就是頭倔驢,他在官家面前都勸了吳潛幾次,一點用處都沒有,如今自己再去勸又能有什么用呢?謝方叔想著想著,忽然想起吳潛的大哥吳淵,或許可以找他幫忙。
俗話說是長兄為父,吳淵出面,應當能夠規勸吳潛。
吳潛、吳淵乃是親兄弟,二人乃是吳柔勝之子,因為是寧國人,所以后世將三人并稱為“寧國三杰”,倒是有些類似于蘇洵蘇轍蘇軾三父子了。而此時的吳淵,正任職京湖安撫制置大使,且拜觀文殿學士。
謝方叔立馬去找吳淵,并將事情一一告知了吳淵。顯然吳淵是毫不知情,聽后既是驚訝,又是氣憤,他實則與弟弟吳潛的意思相同,那就是立賢者為太子,可他也不愿弟弟的大好前途就此被毀,畢竟,吳潛的官位比吳淵還要高。
吳淵道:“多謝德方前來告知,不然我還蒙在鼓里呢!德方可愿與我同去?”
“這是自然,我來此,就是想叫你跟我一塊過去。道父兄定是知曉毅夫的脾氣的,我是想勸也勸不住啊!今日只能尋你幫忙了!”
二人說罷,速速備馬趕往吳潛家中去。
而此時的吳潛,卻是極為悠閑,他好久沒想這般坐在樹下,好好享受生活了。
這是自由,這是解脫。
朝堂之爭,只會有兩種結果,那就是勝與敗。勝了,卻不代表以后就不用爭斗,極可能只是另一場斗爭的開始;可敗了,徹頭徹尾的敗了,敗到乞骸骨,敗到被彈劾罷黜,那就再不用斗了。可不斗呢,心里又覺得寂寞,并非他天生好斗,只是他擔心自己這么一退職,雖然自己輕松了,可朝堂不會輕松,百姓們更不會輕松。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吳潛感慨道,看著翠綠的葉子,卻也在落下,就好似自己的頭發一般,忽地,他有了些感想。
吳潛對家仆道:“把筆墨紙硯拿來。”
家仆立刻擺好筆墨紙硯,撤走了茶具,接著又為吳潛研墨。
吳潛只是在紙上寫下一首滿江紅:
細閱浮生,為甚底、區區碌碌。算只是、信緣隨分,早尋歸宿。造物小兒忺簸弄,翻云覆雨難擐觸。謾一堆、歲月鬢邊來,跳丸速。田二頃,非無粟。官四品,非無祿。更不知足后,待何時足。恰好園池原自有,近來新創三椽屋。且饑時、吃飯困時眠,平為福。
吳潛酷愛寫詞,其風格與辛棄疾相似,卻未有辛棄疾那般出名。
吳潛剛寫下日期,謝方叔同吳淵便到了。
“毅夫,你好生糊涂啊!”吳淵道。
吳潛只是一怔,哪里想到自己的大哥會來:“大哥……”
“我不反對你的主張,可你知道直言傷己啊!官家不是李世民,你也不是魏征!你想想你直言進諫,又落得擱什么結果呢?還不是群臣齊攻你!毅夫,你可得好好想想,不能這般糊涂了!”
“自古忠臣皆是如此,因為直言進諫被罷黜甚至被殺頭的也不在少數,可他們都是為國家好,到底還是留下了美名,我吳潛不愿做阿諛奉承的小人,只想做個直言進諫的忠臣。”
“我知你意!我豈能不知你意!可此時不是直言進諫的時候,忠王乃是官家的親侄子,官家把他立為皇子,又從永嘉郡王封為忠王,只不過四個月的時間!官家的意思你還不明白嗎?官家要立忠王為太子!并且一定會如此!你如今阻止官家,只會遭到官家的厭棄,乃至罷黜你的丞相之職!”
“我當然知道,可你們也該知道,忠王的情況吧!說白了,忠王,忠王就是個傻子!一個傻子如何做得一國之君!”
“天子不需要賢能,只要天子能夠用賢能之人便可了。如今,朝堂雖然混亂,可賢臣仍然不少,你又有何擔心的呢?況且,我聽說忠王已有極大的變化,不似從前了!興許,那次落水后,忠王離奇好了過來也是說不定的!”吳淵回答道。
吳潛只是笑道:“這些話大哥你還信嗎?興許,興許那落水都只是幌子罷了,然后再教忠王,說些明智之言,以叫人相信忠王變得聰慧了,可我看,只是騙人的把戲。”
吳淵嘆道:“毅夫,你的疑心太重了!難道你真執意如此嗎?”
“執意如此,這是我身為大宋臣子的本分,直言進諫,那是太祖皇帝立下的祖訓。”
吳潛這般說,吳淵知道自己也勸不了了,只是嘆道:“如此,你定會被罷黜官職的。”
“那就罷黜吧!賦閑在家也不是不好,也可以花時間研究詩詞。”
~~
而吳潛遭到群臣彈劾一事也立馬傳到了趙孟啟的耳中,趙孟啟顯然是震驚的。但真正令他震驚的還在后面。
趙孟啟向自己的兩位老師請問吳潛到底為何會遭到彈劾。于是葉夢鼎、楊棟二人將這事仔細與趙孟啟說了。
趙孟啟聽后才知曉,原來吳潛被彈劾還是因為自己,他不支持自己為太子。而吳潛為什么不支持自己做太子,他還有些奇怪,自己畢竟是官家的親侄子,又是官家的欽定人選,吳潛為何要反對自己呢?
不過,他知道吳潛是個忠臣,他這么做,定是有自己的理由的,于是,他又問了自己的兩個老師。而這個問題,讓葉夢鼎與楊棟二人難以回答,畢竟也不能當面就說是因為趙孟啟傻所以才反對他當太子。
葉夢鼎只是支支吾吾,換著方式解釋,可趙孟啟早忘了自己原先是個傻子的事情,所以聽不明白葉夢鼎的話。
楊棟見葉夢鼎這般支支吾吾,也不是個頭,便直截了當對趙孟啟說道:“吳潛是覺得你天資愚笨,不適宜做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