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年味漸濃
- 重回90:這一世,慢慢活
- 碎葉攬月
- 2089字
- 2023-02-19 13:17:32
日子是真的好了。
蘋果,香蕉,梨,這些上一年買來過年,時下城市家庭都不能經常吃的東西,眼下已經成為家庭飲食中再尋常不過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因為搬到城里,喝牛奶方便了,老酸奶也成了經常吃的食物。
于是乎做法就慢慢發生了改變,早些時候在鄉下都是純牛奶,加蜂蜜,加果粒,現在變成了酸奶加牛奶加果粒。
徐麗蘭并不知道這叫什么。
她只是知道,這樣做出來似乎更加美味,孩子喜歡,她自己也喜歡。
許巖也沒客氣,一碗沙拉,吃一口,喂一口,完事,保溫桶把廚房剩下的一裝,拎上,娘仨出門。
“出門啊?”
“是啊!”
“孩子真可愛。”
“誒,也就看著好,其實啊,皮著呢!”
“……”
老式的住宅樓,條件跟筒子樓差不多。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樣吧,雖然是在城市,可時下的鄰里關系并沒有那么的生疏冷漠。
碰面都是會點頭打招呼的。
偶爾也串門。
孩子們經常一起玩耍,有什么好東西,往往也會給鄰居家的孩子拿點。
就像許巖一家,進來時有人幫忙,時不時有人拿吃的送過來,作為回報,家里的東西也會分出去一些。
等出了小區,便不再有這份熱絡了,可話又說回來,眼下車馬慢,人們普遍沒那么焦慮,不像后來那樣行色匆匆。
相對狹小固定的生活圈子,也使得身邊的熟人很多,走在路上,往往可以遇到熟人,一聊就是半天。
走在這樣的環境里,固然不如鄉下那樣天高地遠自然輕松,總的來說,卻也比呆在房間里舒服。
一路步行來到公司。
很忙。
一車一車的蓮藕,光卸下來就不輕松,完事要粗洗,精洗,去皮,最后才進入生產工序。
每天這樣的工作,現在要干到夜里九點多,日處理蓮藕達七十噸以上。
但干勁卻很足,因為包吃包住,有福利,工資確實高。
說白了,其實不是怕吃苦,不是不勤勞,就怕吃了苦,勤勞,卻什么都得不到。
“你們怎么來了?”
公司最重的體力活,在于蓮藕裝卸,搬運。
除此以外其實都好弄,大部分工作都是女性來完成。
許長鳴,身為老板,身先士卒,只要沒別的事,一般都是在這邊。
徐麗蘭笑著說道:“沒事干啊,在家的時候還有超市,這里,大多就只能干坐著了。”
說完又道:“做了點酸奶蜂蜜水果,保溫桶裝著,給你放辦公室了,空了吃。”
“嗯。”
“行了,去吧,這里人多,車來車往的,都在忙,你們這跑來跑去的人家看著也不好。”
“悶了就出去走走,反正也快過年了,看看都要買點什么,可以早點買的就早點買。”
“不過要小心點,注意安全,別把人給弄丟了。”
許長鳴點頭,抱了抱小丫頭,很快又加入到忙碌的隊伍中。
許巖望著,片刻,扭頭問徐麗蘭:“媽媽,爸爸不是老板么,為什么還要這么賣力的做事?”
“不然他做什么呢?”
“這可是咱們家的事業,要是咱們自己都不賣力,誰還愿意賣力?”
徐麗蘭笑著說道,聽起來也有那么一點點道理。
許巖想了想,也沒說什么,笑道:“那咱們現在去哪里,都那么忙,咱們閑著無聊在這里走來走去好像是不太好。”
“看你啊,你想去哪?
你要是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那咱們就逛商場去,看看都有些什么要買的。”
“嗯……
要不去書店看看吧,可以的話,再去賣樂器的地方轉一轉,媽媽你覺得呢?”
“可是我想去公園,我想去公園劃船。”忽然小丫頭一本正經說道。
徐麗蘭莞爾:“好,那就先去書店,再去公園,不過劃船不行,劃船要等爸爸在的時候。”
“為什么?”
“因為媽媽不會游泳啊,萬一掉下去怎么辦?”
“……”
就這么說著,出來攔了輛車,娘仨來到新華書店。
這是許巖第二次來,拿書,還是以歷史向為主,也有周樹人。
這是真正要讀的,想讀的。
就這些,加上家里的,少說也夠嚼個三五年。
完事,又找了點諸如計算機基礎知識,現代企業管理,名人傳記,國外暢銷小說,之類之類。
這些大多是不會看的,純裝點門面。
不然就太被動了,很多事情不好開口,真要想做點什么也放不開手腳。
徐麗蘭本來沒想要的,翻著翻著,還拿了一本菜譜,想想,又拿了一本格林童話。
小丫頭則要了幾本精裝彩印的連環畫。
完事出來,逛樂器店,本來許巖只是想看看,沒打算買的,結果還買了三支笛子,一人一支,花了一百多。
附贈一本入門書籍。
接下來便是逛公園了。
書籍,笛子,拿回家放好,抱著相機,買門票,娘仨到公園玩耍。
差不多就是這樣。
固然因為時代和年齡的原因,即便是城市,也沒那么多新鮮的,好玩的。
但總的來說也還過得去。
接下來的日子,讀書,寫字,實在無聊了,就出來走走。
買了很多東西。
有時下南方地區,尤其鄉下地區,幾乎都沒聽過的羽絨服。
大人小孩有,外公外婆有,沒在一起生活的奶奶也有。
不過看起來略顯臃腫,當下普遍稱之為面包服。
貴。
鵝絨的,一件兩百多,頂一月工資。
有自行車,山地的,不是因為他需要,而是因為媽媽覺得他需要。
在此之外,褲子,鞋子,往年都是自己做,今年幾乎都是買。
而且都是挑最好的買。
還有一張古琴。
七弦琴,紫檀木的,花了八百多,是真不會,但也是真的喜歡。
不用擺著看都舒服。
此時過年的氛圍也漸漸濃郁起來。
鄉下不知道,一直沒回,但不出意外,麻花,糍粑,已經開始了。
魚塘應該干了,年豬也應該殺了,關于這事,外公還特意打來了電話。
但城市里,是肉眼可見的熱鬧起來。
眼下經濟狀況還好。
至少表面看上去很好。
盡管還沒放假,但這會,大大小小的單位企業,都在忙著發福利。
什么米啊,油啊,還有豬肉,魚,等等。
好一些的,則干脆大卡車從遠方拉來了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