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默契與平衡
- 開局擁兵百萬,你讓我去勤王?
- 三川觀海
- 2482字
- 2023-01-19 09:34:51
東潼關,西街。
一個可以說是拉低了整個東潼關GDP的存在。
具體有多窮呢,老鼠進了西街的人家,都待被活生生的餓死。
生活在這里的百姓可謂是貧病交迫、衣弊履穿、更無長物、繩樞甕牖、掛席為門、室徒四壁。
即使劉伯溫這樣心智如鐵的人走進這人間地獄,也不由的面露不忍。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百姓俱歡顏。
福伯,去府上把項王賜我的三千兩白銀悉數取來。”
“是,老爺。”
“等等。”
劉伯溫想了想,“將白銀換成米面被褥再送來。”
隨后劉伯溫就挨家挨戶的拜訪了起來,別人不搭理他,他也不在意,只是送上米面就趕往下一家。
有時走的累了,就一屁股坐在地上,跟角落里裹著席子的乞丐閑聊。
聊的也都是些家長里短,什么你家里人去哪了?朝廷發的耕田呢?平時都吃什么?吃的東西多少錢?
然后邊聽對方回答邊思考,有時想到了什么,還不忘拿過管家手里的竹簡記下來。
可謂是雞毛蒜皮之事無巨細也。
等眾人趕到西街時,劉伯溫已經徹底的融入了這里。
眾人一時間根本沒辦法從街口望到劉伯溫的身影。
眾人相視皆苦笑,得,這三位爺,就沒一個正常人。
大家走進西街,黑漆漆黏糊糊的地面,讓他們渾身的細胞都寫滿了抗拒。
周圍貧民那麻木死寂的注視,更是讓他們想落荒而逃。
可走到這一步的他們心里十分清楚,他們沒有回頭路可以選了。
終于有人受不了,他叫來隨從。
“去,雇些人來,把這里打掃一下。”
“是極,是極,陳兄好辦法。”
“陳兄高義,吾等佩服。”
陳忠眼睛轉了轉,‘這也不能光我一人慷慨解囊呀,不行,我待拉他們下水。’
“咳咳,不知各位可曾想過劉軍師來這的用意?”
眾人都是人精,紛紛慷慨解囊。
“去,買些燈籠來掛上,這眼看都要天黑了,還不知道找到什么時候呢。”
“馬兄說的有理,那蠟燭就由我來負責。”
“那我負責柴米油鹽。”
“那我負責衣裳吧。”
隨著一條條命令的下達,一件件物資也源源不斷的涌入西街。
等眾人找到劉伯溫時,整個西街已有了明顯的變化,百姓們的眼里也多了幾分希望。
劉伯溫看到眾人前來,笑著行了一禮。
“伯溫見過諸位,不知諸位前來所為何事?”
“劉軍師,客氣了,我們來找你,主要是項王的第三道命令讓大家都有些摸不著頭腦,所以特來請教。”
眾人經歷了賈詡那個坑貨,也不敢玩花活了,說的要多直白就有多直白。
劉伯溫笑著指了指西街。
“我這不正在給項王做餅嗎?”
眾人煥然大悟,確實三天時間改變東潼關的民生問題,別說他們了,神仙來了也做不……也不一定。
可要是大家齊心協力,三天時間改變一條街,應該還是可以辦到的。
一時間,眾人熱血沸騰,終于找到方向了。
劉伯溫看著興奮的眾人,心里暗暗想著:
‘項王肯定會高興的,我這也不算騙人吧,不算吧,不算吧。’
三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眾人再一次齊聚議事廳。
項昆侖看著階下的眾人眼里閃過一絲詫異。
因為這和上次開會有了明顯的不同。
上一次,大家排排坐,吃果果。
而這一次,站在最前面的還是范增、賈詡、劉伯溫三人。
可其余的官員則是涇渭分明的站在三人身后,形成了鮮明的三足鼎立之勢。
項昆侖看著最前面的三人摸了摸下巴。
‘這三個家伙,搞什么鬼?’
“咳咳,不知道大家的餅都準備的怎么樣了?”
“回項王,臣等已準備好了。”
項昆侖大手一揮,“那就呈上來吧。”
“是,項王。”
只見范增舉著個精美的食盒放在項昆侖的面前。
項昆侖劍眉一挑,伸手打開食盒,隨后他目光呆滯了。
‘你他喵的還真的給我做了個燒餅!’
“讓亞父費心了。”
項昆侖嘴角微微抽搐,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
“項王喜歡就好。”
隨后范增身后的官員們一個個上前,不一會,食盒就堆滿了整個桌子。
‘我套你個猴子,這他喵吃到什么時候去。’
項昆侖招了招手,陸炳秒懂,他帶著兩個侍衛上前將桌子上的食盒搬走了。
“文和呢?不知你準備了什么餅?”
賈詡行了一禮,然后遞上一張紙。
“這就是臣為項王做的餅。”
項昆侖拿起來定睛一看,好家伙,上面寫著這三天里貪污受賄官員的名字和金額。
‘真有你的賈詡。’
可項昆侖也非吳下阿蒙了。
他面無表情的敲了敲桌子。
“陸炳。”
“臣在!”
“去查查。”
陸炳接過紙張,然后默默的退回原位。
賈詡眼里精光一閃,他先是看了看陸炳,又抬頭看了看項昆侖,唯獨忘了看一看身后的官員們。
跟在他身后的官員們臉都白了,他們這三天可是該吃吃該喝喝,什么也沒做呀。
好在項昆侖只是看了他們一眼,沒有多說什么。
“不知伯溫先生,給本將軍準備了什么餅?”
劉伯溫行了一禮,也遞上了一張紙。
項昆侖大驚。
‘不是吧,這么多人貪污腐敗嗎?
而且你劉伯溫還是頭一個,整整三千兩白銀!
等等,三千兩,好像哪里不對勁。’
“伯溫呀,你這張紙上寫的什么?本將軍有些看不明白。”
劉伯溫拱手解釋道:“回項王,紙上記錄著官員在西街捐贈的白銀數目。”
項昆侖來了興趣,“哦,詳細說說。”
接著劉伯溫先是講了以前的西街是什么鬼樣子,然后又講了經過大家的努力后,西街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尤其是現在的西街已經正式改名為山海街了。
項昆侖喜出望外,萬萬沒想到劉伯溫竟然給自己準備了這么大的一個驚喜。
大手一揮,就要獎勵紙上的官員們三千兩白銀。
反正匈奴人給的多,不心疼。
可這時候,賈詡跳出來阻止了。
“項王,臣以為此事不妥,此乃捐贈,如果項王再給封賞,那不就等于是項王自己捐贈了嗎,那官員的捐贈又有何意義呢。”
這時候賈詡身后的官員們齊齊行禮。
“臣等附議。”
劉伯溫身后的官員們當然不愿意了。
兩波人馬就在議事廳唇槍舌劍的PK了起來。
當然文人們是不可能罵街的,都是引經據典、互曝其短。
直到范增開口。
“項王,老臣以為可以封賞,但不可重賞也。”
于是三方人馬就賞多少的問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爭論。
項昆侖一開始只覺得他們吵鬧,后來看得是津津有味,尤其是邊吃水果邊看戲,別提有多爽了。
直到看見最前面的三人皆是一言不發。
他才慢慢品出些味來。
以前的議事廳是一灘死水,不管他說什么,除了三人,其余官員都保持著統一戰線。
因為派系問題是無法避免的。
這就導致項昆侖自己一派,范增、賈詡、劉伯溫一派,但三人其實政治主張也不同,再加上其余文臣一派。
在這三股派系中,項昆侖最大可也最小。
而現在,三人默契的將文臣進行了拆分,不僅增加了自身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平衡了局勢。
由三方勢力角逐,項昆侖只用負責當好裁判就行。
‘難怪所有皇帝都要玩平衡,這是真好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