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何來偷盜之說?
- 佛系種田,從覺醒商城開始
- 玉兒乖乖不鬧氣
- 1931字
- 2023-03-07 16:02:48
王夫人見狀也不哭鬧了,立刻從地上爬了起來,叉腰怒吼道:“看吧,我說沒有,你們非要查,現在就給我滾出去。”
縣令自知理虧,也不好再說什么,只能為難了看向戚寶蘇。
戚寶蘇眉頭緊鎖,不明白銀子明明就在這里,為什么沒有找到。
倒是一旁的殷穗禾面無表情的拉著他出了員外府,中途一句話也沒說。
縣令和殷山海見狀,便連忙跟了上去。
好不容易回到了縣衙,王小五一把拉住殷穗禾的袖子,大聲喊道:“銀子真的在那里,我沒有騙你,我不想死,我不想被砍頭。”
急的他都快要哭出來了。
殷穗禾有些好笑的揉了揉他的腦袋,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你個傻孩子,我也沒說不相信你啊。”
王小五不解的揚起掛滿了淚珠的小臉,疑惑的看向她。
廖穗禾便直接解釋道:“既然各位官差大哥都沒有找到,說明他一定藏在了隱蔽的地方。”
戚寶蘇點頭,覺得她說的在理,但還是提出了疑問,“可是這樣大張旗鼓的找,都沒找到的話,怎么樣才能找到呢?”
“嗯。”殷穗禾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戚寶蘇,說道:“接下來就要靠你了。”
“靠我?”戚寶蘇不是很明白她的意思。
殷穗禾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反問他,“如果你回家的時候,發現家里被翻的亂七八糟的,你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我會先看一下家里重要的東西有沒有丟。”縣令搶先答到。
“對。”殷穗禾點頭。
戚寶蘇恍然大悟,“所以你是想讓我,現在偷偷回去觀察王夫人的去向,好找到他們藏銀子的位置。”
“沒錯。”殷穗禾拍了拍他的肩膀,“就麻煩你了,戚公子,我們就在這等你,加油。”
戚寶蘇點頭,轉身快步離開,然后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差不多過了一柱香的時間,戚寶蘇便回到了縣衙之中。
他滿臉興奮的看向殷穗禾,“找到了銀子,就藏在他們房里的暗格之中。”
“好,咱們現在就出發。”縣令大手一揮,帶著眾人氣勢洶洶的來到了王員外家門口。
管家見他們去而復返,十分疑惑,趕忙讓人去后院叫王夫人。
自己則是擋在門口,想要阻撓他們進來。
卻被領頭的官差一把推開,然后大家一擁而入,跟著戚寶蘇來到了王員外的臥室之中。
“就在這里。”戚寶蘇一把掀開了暗格上面的隔板,露出下面黑漆漆的洞穴。
“快去拿火把來,本縣令要親自下去查看。”
縣令見狀,立刻讓人去找火把。
“不用了。”戚寶蘇擺了擺手,直接跳進了暗格,片刻之后,他便拎著一個大麻袋走了上來。
砰!
他重重的將麻袋砸在了地板上,這沉重的分量讓在場所有人都心下一驚。
殷山海見狀,立刻激動的撲了上去,打開麻袋,露出了里面亮閃閃的銀子。
然后他便抱著麻袋痛哭流涕了起來,“對。這就是我們的銀子,這就是我們的銀子。”
殷穗禾則是淡定了很多,她疑惑的看向身旁的戚寶蘇,“只有一袋銀子么?剩下的不在下面?”
戚寶蘇搖頭,我剛剛跟他進來的時候。就發現里面只有一袋銀子,估計另一袋已經被他們拿去花掉了。
而此時,王夫人才姍姍來遲,看見大開的暗格大門,她瞬間跌坐在了地上,嚇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縣令見王夫人來了,便立刻上前,指著地上的銀子質問道:“你不是說銀子不在你家嗎?那你看那是什么?”
“我,我…”王夫人被嚇得說不出話來,只能一個勁的結巴著。
殷穗禾見狀,一把揪住她的領子,厲聲問道:“另一袋銀子呢?”
王夫人被她的眼神嚇得直發抖,趕忙哭著哀求道,“姑娘饒命啊,那袋銀子我們花掉了。只剩這么多了。”
氣的殷穗禾忍不住想給她兩個巴掌,但最后還是忍住了。
這種惡人自有官府會判,她現在在乎的只有自己的銀子。
殷穗禾目光掃過四周,最后來到縣令身邊,朝他鞠了個躬,“縣太爺,我想請各位官差兄弟幫個忙,幫我把這里值錢的東西都給我搬到當鋪,好換成銀子好,賠付我的另一袋銀子。事成之后,我愿意拿出十兩銀子,給各位兄弟當辛苦費。”
周圍的官差聽見還有銀子可以拿,瞬間眼前一亮,滿臉期許的看向縣太爺。
殷穗禾是戚寶蘇的朋友,縣令想和戚寶蘇搞好關系,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便點頭說道:“那你們就留下來幫戚姑娘個忙,我和師爺就先回去了。”
說完,他便帶著師爺先行離去了。
殷穗禾直接大手一揮,讓官差們直接將府里所有東西都拿上,不管值不值錢,一律搬走。
王夫人見狀,拼命的想要阻攔,卻被殷穗禾一腳踹在了地上。
她惡狠狠的盯著王夫人說道:“王夫人,這都是你們欠我的,而且不只是銀子,我還要讓你和王員外坐牢。”
說曹操,曹操到,王員外此時剛好從外面回來,看見家里的一地狼藉,瞬間怒從中來。
他上前攔住想要動手的官差,大聲呵斥道:“你們這是要干嘛?私闖民宅嗎?”
剛想離開的縣令被他吸引了視線,見這夫妻倆一模一樣的做派,不禁眉頭緊皺。
她不想再過多的和他們糾纏,便直接讓師爺拿出之前的供詞,舉到王員外面前,讓他仔細看清楚。
然后又指著殷山海身旁的麻袋,大聲質問道:“王員外,那是不是你偷來的贓物?”
王員外畢竟在商場上沉浮多年,心理素質還是很強的,他立刻矢口否認,“胡說,這銀子本來就是我們家的,何來偷盜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