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易小川設計,調虎離山!
- 三國:剛要稱霸,易小川讓我收手
- 余事
- 3191字
- 2023-01-19 12:00:00
“易先生?”
眼看著易小川陷入深思走神,袁紹再次喊了一聲。
易小川驚醒過來,但面不改色,搖頭道:“此事不可能是趙王劉羽出手,估計很難找到讓他身敗名裂的證據......”
經過易小川簡單解釋后,袁紹等人恍然大悟,聽起來反倒還真的是這么一回事。
“那既然不是趙王劉羽,又是何人?”袁紹皺眉深思,一臉狐疑:“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么做肯定有所圖謀的!”
許攸道:“明公,除了趙王劉羽,此事收益最大的,莫過于荊州劉表、徐州陶謙、淮南袁術。長安西涼諸將混戰、涼州馬騰韓遂混戰,無暇顧及。其他反倒沒有太大利益關聯。”
“不可能是劉表!”
袁紹搖頭否定了這個想法:“劉景升與吾是盟友,當初孟德在兗州,劉景升在荊州,前后夾攻南陽袁術,不可能這么快撕破臉面的。”
“明公,既然不是劉景升,那么只剩下徐州陶謙和淮南袁術了。”許攸幽幽道:“他們傻了不成?故意殺了孟德父親曹嵩,以此激怒孟德進攻徐州?”
“也有可能是他們認為,他們可以劫掠曹嵩財富,充沛軍資,提升軍力,以此反抗曹操呢?”
“據說當初曹嵩輜重上百輛,金銀財寶在黑夜中照耀天空,宛如白晝。此等財富,任誰都會眼紅吧?”
郭圖、逢紀紛紛發表看法。
眼看著眾謀臣又再次熱議起來,袁紹打斷道:
“不管這件事情是不是趙王劉羽做的,都要想方設法推到趙王劉羽身上,我等不要直接出手,在幕后操弄輿論即可,萬一可以打擊到趙王劉羽的名望,于我等有利無弊!”
“屬下遵命!~~”
眾謀臣頷首領命。
袁紹再次望向易小川問道:
“易先生,孟德發兵徐州,開辟徐州戰場,短時間怕是無暇他顧,吾等僅僅依靠黑山軍張燕和幽州公孫瓚,很難對冀州趙王形成威懾,下一步該當如何?”
易小川深思熟慮后,這才分析道:
“觀公孫瓚從弟公孫范、張燕手下大將孫輕言行,他們是不見兔子不撒鷹,至少肯定不會像曹操那樣,全心全意協防袁將軍,這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乃是大忌!
稍有不慎,反而會被趙王劉羽部將利用!屆時這些人就不是盟友,反而是扯后腿的絆腳石了!”
袁紹等人頷首贊同。
公孫范和孫輕那一副獅子大開口的樣子,一看就不是誠心結盟!盟友之間這么互相算計?還有什么誠心可言?人和人之間為什么就不能真誠一點、坦誠相見呢?
至于袁紹一開始獅子大開口販賣青鹽配方,人都是雙標嘛,袁紹覺得自己沒錯,他堂堂四世三公出身,可以如此禮賢下士,已經給足了他們面子。而他們不識抬舉,那就是有錯了!
回想起方才許諾的資源,袁紹的心在痛。好在他也沒有立下盟約,不過是口頭約定,如此就算反復無常變卦,也沒有證據說他失信于人!
這種算計,萬一真的發生生死存亡的危機,幽州公孫瓚、黑山軍張燕會不惜一切代價救援?說實話,袁營上下沒有人會相信,包括袁紹本人!
比起黑山軍張燕和幽州公孫瓚,袁紹更加相信易小川的出謀劃策,因此急問道:
“那不知易先生有何妙計?”
易小川又想了想后,步步為營,腦海構思模擬,這才繼續道:
“只有想辦法將公孫瓚和張燕,拖到與趙王劉羽的完全對立面,激化他們的矛盾,樹立直接沖突,將他們拖入這個戰場才行!”
公孫瓚是北平太守,雖然勢力遍布漁陽郡,但真正與他接壤的是冀州渤海郡。而渤海郡如今還在袁紹手中。
所以說,公孫瓚與趙王劉羽的勢力,根本沒有直接沖突。而是當初公孫瓚和袁紹謀奪冀州時,被趙王劉羽黃雀在后奪走,懷恨在心引起的怨恨。
公孫瓚和趙王劉羽,這個矛盾并非完全不可調和,并非是完全激化了!他們還留有余地!
如果想要讓公孫瓚真心誠意、全心全意的與袁紹聯手對抗趙王劉羽,那么就必須將他拖往正面沖突、直接沖突才行!
袁紹頷首,想了想后道:
“如今幽州牧乃是劉虞,有他壓制公孫瓚,怎么才能將公孫瓚拖下水?難不成真的幫助公孫瓚奪下幽州牧之位?
“若是如此大費周章,最后公孫瓚失信于人,或者我等已經承受不住趙王劉羽兵鋒討伐敗退,豈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白白便宜了公孫瓚?”
“自然不是!”
易小川搖頭,開門見山、單刀直入道:“但若是調虎離山,將劉虞調離幽州,或者斬殺劉虞。
“你說趙王劉羽會眼睜睜看著幽州被公孫瓚吞并?還是說公孫瓚可以眼睜睜放任幽州偌大土地被趙王劉羽吞并?
“趙王劉羽必將不會坐視不管,派兵北上圖謀幽州土地,在公孫瓚穩定幽州之前,往幽州撕開一道裂口,避免讓公孫瓚將幽州勢力統合起來,未來成為心腹大敵。
“不管趙王劉羽能否成功,分兵之下,趙王的部將兵馬將被分散,我等無疑有了喘息的機會,甚至是反攻的機會。
“而此舉,也能引得趙王劉羽和公孫瓚形成直接沖突,兩虎相爭,二虎競食,必有死傷,袁將軍或可坐收漁翁之利。”
“這......”
袁紹有些心動了,心臟跳動如同擂鼓,讓他雙頰都有些泛紅起來,這是情緒激動,心潮澎湃的證明。
此舉甚至都不需要他大出血收買公孫瓚和張燕為其出兵,直接就能讓趙王劉羽與他們形成正面沖突,一山容不得二虎,二虎相爭,必有死傷。他就有機可乘了。
不過調任劉虞,此事有些難度。反倒是殺掉劉虞看起來更容易一些。
但劉虞在幽州的威望很高,稍有不慎,引火燒身,反倒自己可能身敗名裂了。萬一被人知道自己出此下策,哪怕有四世三公的名望,都將一朝蕩盡!
袁紹望向易小川問道:“易先生,不管是調離幽州牧劉虞,還是殺掉劉虞,都絕非易事!”
“如今正好有一個機會!”
易小川對劉虞也不陌生,這位政績卓著,名望極高,因為為政寬仁、愛戴百姓,深得人心。
易小川甚至記得,劉虞這兩年應該會率兵攻打公孫瓚,最后被公孫瓚反殺了。這才讓公孫瓚吞并幽州。
不過因為趙王劉羽的干涉,易小川估計劉虞身側一定有趙王的人,不會輕易出現這種巨大變故,以至于幽州落入公孫瓚之手。
至少在趙王劉羽擊敗渤海袁紹,統合整個冀州之前,幽州牧劉虞不能死,幽州不能亂!
以袁紹如今的實力,除非易小川親自充當殺手暗殺,不然想要殺死劉虞,那也是癡心妄想。可如今趙王劉羽已經陳兵渤海邊境,易小川無法遠離袁紹,避免發生意外!
既然殺死劉虞這一計行不通,只能調任劉虞了。正好這段時間,也有一個天賜良機!
易小川望向一臉期待的袁紹,直截了當道:
“長安軍閥混戰,漢帝朝不保夕,不如袁將軍利用人脈關系,發詔調任幽州牧劉虞入京,甚至可以直接借機任命公孫瓚暫代為幽州牧。
“一來引劉虞入京,穩定京師動蕩。以袁將軍的家世背景和人脈關系,此舉于將軍有利。
“二來可以給公孫瓚名份,趙王劉羽若是強攻,師出無名,必將被口誅筆伐,名望受損。可若是坐看公孫瓚完全統合幽州,成為自己的心腹大患,趙王劉羽也絕不會甘心。”
袁紹上下為之震動!
他們竟然沒有想過這個辦法,調任劉虞離開幽州。
按照常理不可能,但如今長安軍閥混戰,漢帝顛沛流離,朝不保夕,以劉虞的忠君愛國,若是矯詔讓他入京,劉虞必會聽從。
這幽州牧劉虞一走,幽州再也無人可以鉗制公孫瓚。幽州不就陷入公孫瓚和趙王劉羽的角逐了嗎?畢竟冀州趙王的勢力,正好與幽州數郡接壤啊!
兩虎相爭,二虎競食,他們漁翁得利!
甚至若是趙王劉羽分兵幽州,對渤海郡的壓力無疑會減弱,甚至拱衛大本營的兵力也會減弱,這無疑讓他們有機可乘!甚至是......反客為主啊!
妙計!!!
這是調虎離山,二虎競食的妙計啊!!!
并且還是陽謀!!!
以趙王劉羽的狼子野心,會坐看幽州落入公孫瓚之手?開什么玩笑!怕是會直接發兵謀奪!
就算明知道其中有詐,也不得不分兵出手!
這分兵之下,他們渤海郡無疑有了更多斡旋的余地了!
易先生簡直就是神機妙算!!!
袁紹、眾將士謀臣望著易小川,此時真的有種高山仰止,宛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的崇拜之情彌漫出來。
其實還有一點他們不知道——
易小川之所以調任劉虞入京,因為未來曹操會迎奉天子,未來會挾天子以令諸侯。
可如今穿越者趙王劉羽攪動風雨,歷史發生巨大變動,易小川必須要未雨綢繆,避免曹操勢力太過膨脹,最后脫離袁紹的掌控了。
至少曹操和袁紹必須聯盟,干掉趙王劉羽之后,易小川才能想方設法引導歷史回歸正途。
而劉虞入京之后,不管是現在輔佐漢帝劉協,還是未來曹操迎奉天子,都將有這位漢室宗親的插手干涉。
這是一箭三雕!
當然袁紹等人沒有想到這一步,畢竟這是未來歷史。不過就算如此,已經讓他們無比崇拜易小川的智謀了。